第三百八十章 要不先練練手(第二更)

說到這裡,九阿哥看了眼舒舒的肚子,神色有些複雜。

「這養兒子挺吃虧的!」

「世人之所以稱頌孝道,就是因為孝順的人少,要是不少的話,贊這個做什麼?」

「這生兒子有什麼用?費心巴力的,連孝順都指望不上!」

「養姑娘也不合算,十六、七歲還要大筆陪嫁預備著,送到旁人家去,賠個底兒掉!」

「這生孩子是不是也沒啥用?」

一句一句的,叭叭個沒完。

舒舒笑了。

這個觀念跟三百年後差不多了。

現在社會壓力大,自己都是苦熬日子。

覺得不合算,就捨棄了生兒育女這一項人生選擇。

不過因這個緣故,少子化也成為全球經濟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困擾。

研究了幾十年,都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舒舒笑著說道:「若是人人都這樣想,懶得生兒育女了,那人口就會越來越少,說不得人類就滅絕了……」

九阿哥搖頭道:「怎麼可能?天下人口只有逐年增的,哪有減的?就算是天災人禍、王朝更替,人口數減少,經過休養生息也會再次增加,汗阿瑪之前還擔心這個……天下土地不變,可是需要吃飯的人口卻增加了幾成,長久以往,吃飯成為最大問題……」

舒舒想著這個時間段。

這是康熙推行玉米、紅薯的原因?

倒是正好解決了人口滋生的問題。

而後這樣滋生的人口,又成了更大的人口基數。

就比如現下,人口不足一個億,再過十來年就會過億。

一百年後,乾隆末年的時候就會翻一番,成了兩個億。

又一百年後就是清末,人口四億。

這個人口上行又過了一百多年才停滯下來。

九阿哥已經湊過來,道:「爺還是好好的調理,你也長大幾歲,咱們還是虧一回,要一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像十五那樣挺可愛的,要是像小九這樣也不錯……」

舒舒聽到夸十五阿哥這一句還沒什麼。

因為十五阿哥確實乖巧。

可是聽到九阿哥說「小九」,她差點笑出來。

這話倒是哥哥的語氣,聽著還以為年歲相差多少的長兄呢,可是九阿哥是八月二十八的生日,九格格是九月二十二,兄妹倆相差不到一個月。

兩人站在一處,九格格可比九阿哥穩重多了,更像是姐姐。

舒舒笑道:「百人百性,哪裡能都一樣?爺就不怕養個十四阿哥那樣的小阿哥?」

十五阿哥與九格格是教養好了,可教養不好的一抓一把,如十四阿哥,還有舒舒不好提的八福晉。

九阿哥挑眉道:「那有什麼,到時候爺是老子,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還能讓他翻了天去?」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生出個念頭來,道:「太子妃能養十五阿哥,那是不是咱們也能把十七阿哥接過來養養?娘娘生產,也沒有時間教養十七阿哥,咱們要不先練練手?」

舒舒忙道:「不用不用,十七阿哥身邊還有生母在,有人看著,跟十五阿哥之前的處境不同……」

十五阿哥當時是因為生母懷孕生子,顧不周全,才被送到毓慶宮。

舒舒要是如此,落在旁人眼中,也是「東施效顰」。

再說了,幫人看孩子,費力不討好,沒必要。

「咱們不是要修園子麼?還有外邊一攤子買賣,也抽不出手來想旁的……」

舒舒道。

*

對面,討源書屋。

這裡說是討源書屋,實際上是一組建築。

位於西花園的正中間的半島上,三面環水,是西花園的主建築。

正殿五間,掛著御筆匾額,上書「討源書屋」。

左邊亦是五間屋子,比正殿略矮,是太子妃起居之處。

右邊則是一組配房,總有幾棟房間。

配房後頭,是三間沒有隔斷的屋子,也是掛著御筆「觀德處」。

現下,左殿次間的窗子開著。

屋子裡已經涼了。

太子妃坐在窗口,正對著的就是荷池四所。

同樣的距離,九阿哥能看清楚這邊的人影。

這邊望過去,自然也將剛才眾人垂釣的情形看了個正著。

看不清楚人臉,可是大致的身形卻是錯不了。

九阿哥夫婦。

九格格。

十五阿哥。

住在園子裡其他的小阿哥應該上課去了。

格格們謹言慎行,也不會像九格格這樣從容自在。

還真是無憂無慮。

太子妃叫人關了窗戶,遮住了眼前風景。

往後毓慶宮的日子怕是越發難了,自己還需要澹然為好。

太子那邊,也要勸回來。

否則露在外頭,就成了心有怨恨。

皇上與太子之間會嫌隙更深。

太子妃有些不敢想。

她到了西次間的佛龕前,上了一炷香,盤腿坐了下來,手中拿著佛珠,動了起來。

不是為了祈求神靈,而是為了讓自己靜下心。

登高而跌重。

如今他們夫妻的地位,一動不如一靜。

剩下的就是等待。

*

京城,正紅旗,都統府。

自打早上太監過來傳話,十五阿哥初七開蒙,明日伴讀先入園子,小六就活躍起來。

今天是大年初五,還在年裡,闔家都在上房這裡吃了團圓飯。

等到飯桌撤下去,小六就忍不住跟哥哥們顯擺:「嘻嘻,明天我就能進御園,就能看到姐姐了!」

過來傳口諭的太監受了厚封,有心示好,提了一嘴九阿哥也在西花園,住處跟十五阿哥挨著。

小六才這樣篤定。

幾個小的臉上都帶了羨慕。

他們也想要看姐姐,可是姐姐成了皇家兒媳婦,想要見上一面並不容易。

福松與珠亮對視一眼。

兩人年長,想的多些。

福松道:「那是御園,規矩跟宮裡都是一樣的,你先頭也學了出入宮廷的規矩,當曉得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個兒,還有姑父與姐姐的臉面。」

珠亮則道:「不許仗著姐姐、姐夫就欺負旁人,那樣丟臉。」

小六挺著小胸脯道:「放心吧,規矩都熟熟的,也不會去欺負旁人;就是旁人欺負,我都不還手,去告訴姐夫去,讓姐夫做主……」

珠亮聽著,覺得這樣也不好,正想著如何說,既能給小六套上韁繩,還能讓他不去麻煩姐姐、姐夫。

福松已經開口道:「你是大孩子了,要學會自己擔事兒,要是占理,你就還手,打疼了對方才會長教訓;要是你不占理,也不許死撐著,該賠禮賠禮,該道歉道歉,做個堂堂正正的小男子漢!」

小六聽得仔細,點了點頭。

珠亮道:「這顯擺的毛病也改改,別開口閉口將姐姐、姐夫掛在嘴上,旁人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炫耀!」

小六撅著嘴巴,有些不樂意。

可姐姐就是姐姐,姐夫就是姐夫啊?

說了就是炫耀了?

齊錫與覺羅氏坐在炕邊,見兩個大的教導小六,也不插手。

等到兩人說完,齊錫才將小六招呼到跟前道:「十五阿哥是皇子,你去做了哈哈珠子,那就是你要侍奉的小主人,你要像對阿瑪一樣尊敬他,像對哥哥似的信賴他,還要像對弟弟似的愛護他。」

小六長在勛貴人家,平日裡往來的小夥伴們也都念叨著世職旗缺什麼的,曉得自己的前程都因這個哈哈珠子身份而來。

旁人找關係、花銀子,擠破腦袋也未必能補上侍衛,自己是因這個伴讀身份,提前預定。

他臉上也帶了認真,道:「阿瑪放心,兒子知道規矩……姐姐說過,端誰的碗服誰的管,在家裡兒子端的是阿瑪與額涅的碗,聽您們的;進宮就是端十五阿哥的碗,聽十五阿哥的。」

齊錫點點頭,沒有再囉嗦。

小兒子是個機靈的,八歲了也是到了懂道理的年紀,沒有必要囉嗦兩遍。

小三、小四這對雙胞胎,因為是雙生子的緣故,身體比兄弟們弱,就打小更重學習,想要考筆帖式。

小三就道:「上書房的老師都是翰林,你也不要耽擱了功課,就算是有了前程,還需自己有本事才能走的更長久。」

小四也道:「越是品級高,文官的缺越多些,比武官從容,如今不少文官都是武官轉的,要是讀不好書,就堵死了這條路。」

小六不由皺眉。

他的功課就是不大開竅。

他苦著臉道:「這個我怕是不行,沒有三哥、四哥聰明……」

小三、小四想想小六連《三字經》都覺得難,也是無法理解。

可是他們也明白自己想多了。

小六不是讀書的材料。

小五與小六排行挨著,年歲也差的少,就道:「讀書你說吃力,那就在騎射上下功夫,總要占一樣長處,要是長大了拉不起五力弓,要被人笑話。」

現下的一力弓是九斤四兩。

武舉騎射三力弓,步射五力弓。

實際上大部分八旗馬甲,都是五力弓到七力弓之間。

小六忙不迭點頭道:「我曉得我曉得,不會落下這個。」

哥哥們說了一圈,就剩下心疼了。

小六是個省心的孩子,不像其他人家幼子那樣驕橫。

可是一個僕人都不讓帶,就自己單身入宮為伴讀,也讓人擔心。

小六還渾然不覺,看了眼福松與珠亮道:「宮裡有皇子伴讀,也有皇孫伴讀,兩位哥哥是不是早點結婚生子,生出大侄子,還能給咱們大外甥做皇孫伴讀?」

珠亮臉色泛紅。

自己明年成丁,清如格格明年及笄。

婚期定在什麼時候?

福松則在想自己的戶冊。

自己三月生辰,就是十六歲,可以分戶。

倒不用擔心那邊攔著,繼母巴不得自己早點掃地出門,好將家產的大頭留給她的兒子。

早點分家就好。

至於成家,還太遙遠。

過些年再說吧,等到自己找到營生,不用姑姑、姐姐操心了再說。

他還不知道,自己紅鸞星動,好姐姐已經找到了人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