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安安靜靜的。

大家都以為周寬最開始要談的是連他們事先都不知情的激勵制度。

沒想到周寬一開口就是『調整』。

連肖柯都怔住了:『新年第一次會議就這麼大動作?我……我們辦事令周總如此不滿意啊?』

「……我主抓一點新聞、秀直播。」

「樂團購、輕彈視頻的相關事情直接向譚總彙報,不必再另告訴我。」

周寬還沒說完,本來正襟危坐的眾人臉色各異。

按照一般情形,這是辦公室鬥爭。

肖柯幾次嘴唇輕動,都沒說出來話。

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樣子,周寬哪能不明白這是什麼情況,眉頭一皺,語氣泠然:「別把一些外來的習性帶來鴻鵠,沒你們想的那麼複雜!」

周寬頻著申飭的強調,連肖柯都感覺到了壓力。

然後才聽周寬緩和語氣往下說:「我跟譚總都不只有鴻鵠這麼一家公司,事情很多,每周只能抽出一定時間過來,確權是為了便於項目迅速推進,免得事情卡在我們之間來來回回,浪費時間。」

會議室氣氛逐漸恢復正常。

周寬這才把剛才沒說完的安排說完:「鴻鵠-白華是單獨成立的子公司,原則上暫時不與總公司產生直接關聯,內部具體運營。」

「『知乎』項目由肖總單獨負責,除重大事項外,肖總可自行隨機應變。」

「相關調整工作從即時起施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在,不另行通知,有意見、有問題現在就說。」

迎著周寬的目光,眾人或搖頭或點頭表示沒問題。

當然沒問題。

不涉及組織架構調整,也不涉及人員變動。

只是彙報對象、處理事情的權限略有變動,這點小事情,大家當然很容易適應。

「……」

見大家沒有意見,周寬著重說到了今年規划上的重點安排。

基本上都是從項目調整上引發出來的。

也不複雜。

「……總結起來也只有一句話,今年對鴻鵠很重要,是打基礎的一年,要穩紮穩打,不要急躁。」

最後,周寬望向正對面的譚曉蔓,做了個手勢:「請譚總補充。」

譚曉蔓並無意外,順勢接過話頭,一如往常的清冷:「經過去年的發展,公司實力已有所不同,清晰架構、責權是為了更好的順暢項目推進效率……」

「……」

「公司仍在草創期,我們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找到適合公司重點發展的主打產產品,爭取在今年內落實一主多輔的發展模式……」

「……」

譚曉蔓也只是簡單說了幾句,大體算得上是車軲轆話。

主要是因為周寬跟譚曉蔓如出一轍的憊懶,鴻鵠成立以來集中召開的管理會議少得可憐。

公曆元旦之後根本就沒有針對『面向2010年』的會議。

所以,難得有一次大匯總形式的會議,周寬、譚曉蔓就不免會多講幾句有的沒的。

反正無非是定調子。

\b無論周寬還是譚曉蔓,都沒有給與會的任何管理人員定目標。

更是完全沒提到說今年公司要做到多少多少營收。

也絕口不提什麼理想、夢想的。

目標也好、營收也罷,還是夢想,在目前的鴻鵠,那都是周寬跟譚曉蔓兩個人的事情。

他們之間也早就有了默契。

最少最少也要等到肖柯等人創造了足夠價值可以分享股份時,才有可能談到這些東西。

其實大體上也在周寬跟譚曉蔓的話里體現了出來。

2010年,鴻鵠不是要掙多少多少錢,而是要把主營產品的盤子搞出來,搞穩定。

而以周寬依託於信息差對鴻鵠的布局,能到那一步,鴻鵠這家公司的自有資產總值必然就好幾億了……

周寬跟譚曉蔓分別說完之後,也不用特地點名,肖柯便主動接過話茬,順著會議的主題和基調,發表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主要是新一年應該怎麼怎麼做。

身為執行副總,肖柯的權限很大,在鴻鵠是兩人之下所有人之上,跟各部門經理並非平級。

周寬跟譚曉蔓只負責大方向,肖柯就必須將執行層面的事情細化下去。

肖柯細化之後,各個部門經理也是順著基調發表各人意見。

也很簡單:

1、能幹還是不能幹。

2、不能幹的原因是什麼。

3、有哪些需要協調的事情。

這個階段,周寬跟譚曉蔓基本不開口,傾聽居多。

做到心裡有數就行。

周寬沒什麼管理經驗,他能走到周一億這個地步,一半是有運氣碰上了譚富婆這麼有資源的人把各種雜七八事情給扛住了;另一半是靠著重生的信息差福利。

就好比說草台連正式員工都沒有。

額外的,鴻鵠現在的營收比草台差很大一截。

所以,在肖柯他們一種管理人員發表各式意見的過程中,周總偶爾會在身前攤開的小本本上寫寫畫畫。

能看到上面已經有不少簡單的文字,只是比較散亂,看起來也像是不同時期寫的。

還有一些擦寫痕跡。

倒是說不同內容之間分類清晰。

仔細看看能發現每頁紙上的開頭都一兩個文字,這倒只要稍微留意就剛好能跟在座眾人對上號。

除了沒有周寬自己,還不包括譚曉蔓。

內容基本上是對應著各人不同時候的不同表現。

肖柯在上面筆墨最多。

最早是:自我定位不清。

最新的是:協調能力尚可,大局觀略差。

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這算是周寬知道自己管理上面欠缺,所以乾脆對各人外在表現進行記錄,然後思考、並針對性提點,或者調整自己的態度。

像是個日記本一樣。

一點不是正經人該乾的事情。

…………

『調整』相關事情細化安排下去後,肖柯他們幾個也不猶豫,簡略的彙報了目前鴻鵠各個項目的大方向進展。

「……一點新聞只是勉強達到上線門檻,相關研發工作還有許許多多,才能達到可以正式上線的地步。」

「網頁端早就完成了,因為框架上是現成的。

周總強調要專攻適配安卓系統的app,研發難度十分之大,只有一小部分達標,其實還是老生常談的那個問題:算法馴服;

當然,更主要的問題是,目前國內搭載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選擇餘地很小,使用群體並不大,不是很容易聚集足夠數量的邀請內測環境。」

「……」

周寬搭了句腔:「我看過相關的統計報告,國內智慧型手機用戶群體沒有那麼不可觀,今年3g和智慧型手機是大熱,尤其是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會迎來爆髮式增長,內測環境不是理由。」

「至於研發的事情,還是那句話,算法馴服不是一朝一日能完成的,不要著急。」

「……」

聽周寬這麼一說,肖柯跟幾個部門經理有點面面相覷的樣子。

不過肖柯還是很快接著彙報了下去。

「輕彈視頻、秀直播框架基本穩定了下來,正在醞釀合適的推廣方案。」

「樂團購需要本地商戶的直接支持,尤其是餐飲業。」

「……」

這時譚曉蔓接了話茬:「本地商戶的支持等事情,會議結束後,負責人來找我;當然我只會出面搭個台子,具體事情怎麼搞還得你們自己來。」

「產品本身的推廣、獲客我不會多插手,總之,大方向的基調暫時不更改,肖總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肖柯連連點頭。

他哪能不明白。

『知乎』項目就是這麼過來的。

如果過不來……他肖柯還能不能坐在這裡都是個問題。

再說倘若每個細節上的事情都需要老闆來抓,那還要鴻鵠總公司近200員工幹嘛!

看起來彙報的氛圍不是很和諧,但持續的時間其實很短。

因為就那麼三幾句話的事情。

『知乎』項目進展順利,周寬又提到了隨機應變,肖柯猶豫再三還是沒有特地在會議上再提一遍。

主要拖拖拉拉兩個多月才搞出來點小動靜,實在也不是什麼長臉的事情。

尤其是肖柯在年前給周寬撥了那通電話,心中早已明了,清楚在那之前自己到底丟了多少分。

要知道『知乎』可是早在元旦當天就上線了……

一應匯總、展望、調整等大小事務都確定以後,周寬也合上了身前的小本本,清了清嗓子,目光從在座眾人臉上掃過:「還有最後一件事情。」

話音一落,好幾個人都調整了坐姿,人向前傾,期待、認真皆而有之。

甚至有人心裡念叨:來了。

「討論一下我在辦公區跟大家提到過的激勵制度。」

周寬直言了當。

「去年公司剛成立,相應的福利、績效等激勵制度比較簡單,只是年度13薪,以及簡單的優秀員工獎勵、年終獎等。」

「為了調動包括在座各位在內全體同事的工作效率、工作積極性,將全面更新激勵制度。」

「原則上保持原有福利不變的情況下,大量推出可在五天七小時工作時間內可獲得的額外收入行為等。」

「原則上應該採取科學管理辦法,但不推薦在我看來越來越死板、僵硬的kpi。」

「原則上應該確保額外收入行為最低為:本月工資的50%。」

「涉及到各位的自身利益,希望各位提出有效的意見以形成草案。」

「……」

周寬一口氣說完後,會議室里有點落針可聞的意思。

連肖柯都沒有著急發言。

按照周寬提到的三大原則,這次更新的激勵制度超過了包括肖柯在內的所有管理人員之想像。

甚至連譚曉蔓都有點意外。

要不是早在總經理辦公室聽過周寬的長篇大論,譚曉蔓現在都得傻眼。

但譚曉蔓也是個反應快的。

她只是簡單一想,就明白過來,也就是聽起來誇張,暫時還是比不上股份激勵那麼可觀。

不過只是暫時。

後續一步步完善激勵制度,建立股份激勵制度等等,各項相加,鴻鵠的薪資待遇必然會遠超所有大廠。

如果真到最後有那個條件去探索如何合理的將股份分享給公司內部的全體勞動者,那就……

可能會一朝石破天驚。

這些想法在譚曉蔓腦子裡也只是一瞬而已,她之前壓下的思考也翻湧上來。

憑藉對周寬的了解,譚曉蔓大概明白了周寬在『裝逼』之外的真正想法了……

會議室大約安靜了三分鐘的樣子,肖柯率先開口:「周總,kpi還是比較科學的管理辦法,我個人看法是可以借鑑形成適合我們鴻鵠的績效管理辦法。」

周寬輕輕頷首:「這是自然,除了kpi外,據我所知還有:崗位職責指標(pri)、工作態度指標(wai)、崗位勝任力指標(pci),也不用管這些那些的原理,綜合這些名詞本身意義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我需要強調的是,我不喜歡kpi的原因是容易導致文山會海、層出不窮的ppt等等等等陋習;你們都清楚,我很不喜歡經常開會,天天開會,項目它不會自己完成的。」

聽周寬這麼一補充,肖柯等人頭腦清晰了許多。

本來他們就知道周寬之前跟員工們強調的是在固定工作時間內做出更多成績,而不是犧牲個人業餘時間。

再加上周寬強調不喜歡這樣那樣可能發生的陋習。

於是答案就比較清晰了。

周寬需要的是一幫在公司能幹事、干好事的員工,而且可以理解為周寬這是要搞出一套:即時獎勵制度來。

讓員工們在現有的工作時間裡看到可以拿到更多錢的機會。

於是,接下來的發言就踴躍了許多。

「我是這麼看的,各個部門崗位職責不同,像是財務、人事、行政這幾個部門其實比較難以體現,所以還要重點思考。」

「對,不過我覺得這方面都是能解決的,還是得採用量化體系。」

「具體來說,最好辦的就是研發、商務、銷售等一些部門,量化工作量,以原有工作表現為基準,設置不同額外表現區,再以日、周、月為時間軸係數來進行加乘算法……」

「主要還是得突出一個動態。」

「既然是動態,那麼反而可以一攬子解決人事、行政、財務工作量化難度較大的問題。」

「……」

集思廣益下,基本形成了令周寬滿意的草案。

畢竟現在還能坐在這間會議室的管理人員,各方面素質都是相應標準框架內相對非常不錯的了。

因為不是沒有人失去與會的資格,甚至有人連試用期都沒過。

周寬的小本本不是擺看的,現在剛好是合攏的狀態,細看可以發現其中有紙張被撕掉的痕跡。

所以別看周總來鴻鵠次數不多,但他還真不只是從企業戰略層面安排了事情。

也是入手了人事等各個方面。

這不足為奇。

周寬可不喜歡辦公室政治,更不希望在鴻鵠看到這種現象,在這方面他跟譚曉蔓也有默契,鴻鵠上上下下只需要存在他這一個權威聲音。

可以理解為大事上不被周寬喜歡的,都不是鴻鵠需要的。

錯了?

錯了就錯了!

於是,最後還是周寬一錘定音:「以各位討論的結果形成草案,儘快通過郵件發送全體員工,讓每個員工都提交真實個人意見,最終形成終稿。」

「明白。」章幸不在,應聲的是人事部門經理。

會議就此結束。

轉頭肖柯就走進了周寬的辦公室……

-

破碗求訂閱,求月票,今天更新極其早,滿意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