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殖民印度開始計算,英國人已經統治這片土地100多年了。

在這100年里,英國從印度帶走了無數的財富。

後世經常會有印度人說,英國人從印度掠奪了10萬億英鎊。

這很可能是真的。

就算沒有那麼多錢,但盎撒人從這片古老土地帶走的財富也是難以計數的。

而他們留下的,除了工業設施,所謂的「優秀制度」,以及「世界語言」之外,還有累累的屍骨。

在英國統治期間,印度共發生大規模饑荒11次。

分別是:

1769年孟加拉大饑荒,死亡約1000萬人

1783年查里薩大饑荒,死亡約1100萬人

1791年「骷髏大饑荒」,死亡約1100萬人

1837年阿格拉大饑荒,死亡約80萬人

1860年上多阿布大饑荒,死亡約200萬人

1866年奧里薩大饑荒,死亡約500萬人

1868年拉吉普塔納大饑荒,死亡約150萬人

1876年印度大饑荒,死亡約1030萬人

1896年印度大饑荒,死亡約1600萬人

1899年印度大饑荒,死亡約1000萬人

1943年孟加拉大饑荒,死亡約300萬人

隨著無降雨天數的持續,英印第八次大饑荒,死亡人數達到千萬(也有統計為700萬人或其他數字,但最小的數字也在550萬人)級別的1876印度大饑荒,終於開始了。

實際上,就在三年前,也就是1873年的時候,在印度比哈爾邦曾經發生過一場規模較小,不納入統計的小饑荒。

當時的孟加拉州督理察·坦普爵士通過從南洋聯合果品公司進口大米避免了嚴重的死亡。

但是做出這一行為的理察·坦普爵士並沒有得到鮮花和讚賞,他被革除了職務趕回英國,並接受倫敦議員們長達兩年的質詢。

正在推動英鎊超發法案的老邱吉爾怒斥了理察·坦普爵士,稱呼他為浪費納稅人稅金的酒囊飯袋,應該被弔死在碼頭上。

所以,當1876年饑荒發生的時候,再也沒有任何一個英國官員有救災的意願了。

嚴重的饑荒首先從馬德拉斯開始,很快就波及到了印度重鎮孟買。

到四月份的時候,邁索爾、海得拉巴等地,也全都出現了成群結隊的饑民。

這場早有預見的饑荒是如此的可怕,整個南亞次大陸,尤其是德干高原一時之間宛如人間煉獄。

超過257000平方英里的土地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覆蓋總人口約一億人。

諷刺的是,就是在這一年,為了支援歐洲戰場英法聯軍收復布魯塞爾的夏季攻勢,以及支援南非遏制明人僕從國的發展,英印總督約翰·邱吉爾從南非下達命令,要求印度加大小麥的出口。

加爾各答臨時負責人羅伯特·布爾沃-利頓勳爵從災情影響較小的恆河平原展開了敲骨吸髓的搜刮。

最終,他成功向英國本土和南非輸出了創紀錄的三十二萬噸小麥。

同時,利頓勳爵以及其他英國貴族官僚在加爾各答依然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以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印度女皇為為藉口,他還如期舉辦了有6萬人參與的盛大宴會。

並且,英國方面也拒絕了一些土邦將蔗糖田改種糧食作物的請求,表示白糖是英國紳士喝下午茶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以上均為歷史事實,無任何誇張)

這樣的倒行逆施甚至就連韃宋都看不下去了。

趙杏貞撫摸著自己剛剛入手的印度祖母綠大戒指,驚訝道:「這英國人居然這般殘暴,維多利亞就不怕印度人里出個李闖,出個洪揚嗎?」

沒有人能回答趙杏貞的困惑。

確實,她若是和維多利亞互換身體,究竟誰才更王八羔子猶未可知。

4月4日,愚人節這一天,老天也仿佛開了一個黑色幽默的玩笑。

韃宋朝廷開倉放糧了。

索特那王爺舉著馬刀,對婆羅門莊園挨家挨戶拷糧。

與其說是救災,不如說是搜刮。

畢竟韃宋與婆羅門僧侶們還沒有形成高度利益共同體。

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崇禎到死也收不上來的江南大儒的稅錢,滿清輕而易舉就收走了。

而且還是該收的,不該收的,全都統統收走了。

江南大儒屁都不敢放一個。

最多就是和錢謙益那樣,痛定思痛之下,又念起大明的好,重新開始支持抗清運動了。

這說明,收稅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只要有錢,就會有稅。

關鍵是看你的屁股究竟坐在哪兒。

清初可以收江南士紳的稅,但到了清末,其實也慢慢收不動了。

不是刀子鈍了,而是兩邊的屁股慢慢坐在一塊了。

而如今,新來的韃宋正好趁著災情的藉口,對婆羅門、剎帝利的大地主們進行一番明搶。

當然,韃宋的傳統藝能——層層剋扣也是少不了的。

大地主的錢最終有幾個子能到災民的口袋裡,這恐怕索特那和趙杏貞自己都搞不明白。

但即便最終所謂的賑災只是一個藉口,最終施捨給那些印度泥腿子的粥比恆河水還干清澈,但至少,韃宋的姿態是有的。

在印度,這樣的行為可以被稱作上上善。

對此,遠在倫敦的老邱吉爾以傲慢的口吻說道。「這是韃靼人對於自由和人權的褻瀆,饑荒是上帝對懶惰民族的審判!」(此話為1876年英國官方表述,非作者杜撰)

從普吉拉特到西孟加拉,數以百萬、千萬計的,骨瘦如柴的印度人如同秋風中卑賤的野草,倒斃在路邊和田間。

他們至死都沒有勇氣喊出那句:「盎撒白皮,寧有種乎?」

他們中的的大部分人,或許對這個世界有過痛恨,對英國人有過痛恨,但最終,他們選擇「和平」地死去,以求來世可以投胎進入好人家,可以成為英國人的朋友,反過來奴役別人。

也有極少數人,他們覺得這個世界不應該這樣,但是應該怎樣,他們又不得而知。

但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

5月27日。

一艘滿載著【濕婆之鞭】的貨船在加沃利靠岸。

加沃利一聲汽笛響,終於給印度帶來了印度教特色朱-濕婆-富貴主義!

很快,一個古老的幽靈,開始在安得拉邦,這個極度貧窮,但是被後世證明了擁有最好群眾基礎的地方上空盤旋。

天——

怒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