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歸營,畢竟是一件大事,身為主將的趙郢,一大早就穿戴整齊,親自前往。讓他比較意外的是,王離這個夯貨,竟然比他到的都早。

「將軍——」

王離神色嚴肅地衝著趙郢拱手施禮,別說,這貨嚴肅起來,還頗有幾分將軍的架勢,趙郢從馬背上跳下來,笑著還禮。

「你今日到的倒是挺早,估計新兵還要過一會兒才會出現歸營的高峰……」

趙郢掃了一眼,依然顯得有些空空蕩蕩的營地,笑著說到,誰知他話音未落,王離臉上就已經浮現出一絲古怪的神色。

「將軍,人已經齊了……」

趙郢有些意外地挑起眉頭。

「齊了?」

從眉縣到這裡,足足七八十里路,這些新兵,哪怕是一大早就開始趕路,到了這裡,也應該是在辰時之後了。

如果再考慮到大雪之後,道路難行,以及有些人居住的比較偏僻等因素,其實再晚一些,都在情理之中,所以,今天雖然一大早就過來了,趙郢的本意並不是傳統的擊鼓點卯,而是想看看,放了幾天假之後,自己這些新兵的精神狀態,

他有些錯愕地掃視著依然顯得空空蕩蕩的營地。

「人呢,你怕不是在開玩笑?」

「都在裡面……」

王離神色越發古怪。

趙郢也問了,乾脆走過去,挑開了一個距離自己最近的帳篷。

五個人,整整齊齊,都正坐在自己床鋪上低聲背書。此時猛然見趙郢和王離進來,一個個慌忙起身行禮。

「見過將軍——」

趙郢擺了擺手,有些納悶地看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位新兵。

「我記得你,叫長是吧,告訴我怎麼來這麼早……」

見自家將軍竟然能叫出自己這個小卒的名字,叫長的這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頓時激動地臉色漲紅,昂著頭,大聲回答。

「回將軍,俺阿翁和阿媼,要俺儘快回來,說將軍教我們讀書寫字,學習兵法,是我們的大恩人,剛過年,就把俺攆回來了——我這還是來的晚的,他們幾個,有的大前天就到了……」

趙郢:……

他算了算,大前天也不過是剛剛過年。

瞥了一眼,幾個神色有些不安的新兵,趙郢笑容滿面,心中的感覺卻越發古怪起來。如今的老秦人,投軍入伍都這麼卷的嗎?

年都不過了!

不過,手下的新兵士氣高漲,又得到了他們父輩的支持,自然是一件好事。

從帳篷里出來,得到趙郢到來消息的陳平,已經捧著一卷竹簡快步走了過來。

「啟稟主公,全新新兵,共計三千零一人,已經全部到底,可以隨時開始測試了兵法掌握情況……」

聽著陳平面色如常的稟報,趙郢眉頭微挑,有些意外地看向陳平。

「剛收下這位的時候,還在客客氣氣地叫自己公子,這來新兵營才幾天啊,就忽然改口叫主公了?」

這個時代,稱呼將軍還是主公,區別還是很大的,稱呼將軍,則是承認是伱的手下,稱呼主公,則是表明以後要奉你為主,若是有朝一日,想要改換門庭,就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不過陳平喊的自然,趙郢也非常自然地點了點頭。

王離:……

聽著陳平的稱呼,王離頓時瞪大了眼睛。

怪不得昨天小公子還囑咐我,讓我找這個狗東西商量,感情這個狗東西已經偷偷地投入到了小公子的麾下,並且奉小公子為主公了!

王離承認,自己有點酸了。

但他必須承認,這個叫陳平的傢伙,真的很有點能力,整個的兵法考核,組織的井然有序,讓他和趙郢兩人格外的輕鬆。

考核的題目,其實很基礎,就是給出幾種具體的環境和限制條件,考察這些人安營紮寨,以及排兵布陣的安排。比如,第三題,我方有三千騎兵,一人雙馬,深入敵軍境內十日,須攜帶多少糧草。

諸如此類,都是考察一個人帶兵作戰的基本能力。

一個時辰之後,考試結束。

趙郢和王離親自負責批閱試卷,陳平則負責謄抄成績,三個人忙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才圈定出全部的成績。

看著成績的排名,王離不由目瞪口呆。

他平日最為看好的少年徒,位居第二,陳勝位居第三,位居第一的,竟然是一個他從未聽說過的名字——章邯!

「這個章邯是誰,我怎麼覺得有點眼熟……」

王離有些納悶地看著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傢伙,納悶地不行。那些問題雖然簡單,只要認真讀書,就基本上能答得七七八八,中規中矩,但要想出彩,卻是不容易。

比如小公子親自出的那個,帶著三千騎兵,深入敵軍腹地的那個問題,其實就很考驗一個人的心智和眼光。

章邯就是憑藉著這個問題,穩壓徒和陳勝一頭,拔得了頭籌。

他不僅提出就食於敵,還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圍點打援,分而殲之的詳細建議,其建議大膽細緻,有極強的操作性,哪怕是他都不得不承認,這個章邯,真的很有點東西。

「哦,我前幾天,剛從御馬監要過來的監丞……」

趙郢心情也不錯,這個章邯,看樣子,如今已經有了幾分後世率領一群刑徒,打得各路起義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氣象。

趙郢也不猶豫,當即大筆一揮,根據成績,當場圈出了三十個人作為這次新兵營的代理百夫長。

之所以是代理,是因為趙郢提出,半個月後,要進行第二次的全面考核,到時候,不僅要考兵法,還要考《鑄軍魂》,結合兩次的考核成績,確定百夫長的最終人選。

一個月後,舉行軍中比武,排名倒數前十的,不僅要最後吃飯,而且要負責全營的衛生打掃,並為猶勝的小隊全體成員清洗衣物。

這個決定一公布,整個新兵大營,頓時又掀起了一陣內卷狂潮。

就差點上演頭懸樑錐刺股的戲碼了。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但凡訓練的空隙,就會有人湊在一起,研討兵法,模擬作戰,又或者是一群人爭論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築馳道,修建長城,實行郡縣,監管農桑,嚴明律法等等一系列朝廷政令的目的和好處,以及怎麼才能更好地實行這些政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當天傍晚,圈定出成績之後,趙郢就回了扶蘇府。

然而,還不等他落腳,就有下人快步走了過來。

「啟稟小公子,有墨家巨子禽,前來求見,已經在府上等了整整兩個時辰……」

趙郢一聽,頓時心中瞭然,神色淡然地點了點頭。

「知道了,先請他客廳奉茶吧,我吃點東西,隨後就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