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殷通:那我們就有機會了!

趙郢有些意外地怔了一下,旋即笑著點了點頭。

在他的記憶中,扶蘇對他和趙起兩個人要求一直非常嚴格,平時別說主動和他一起喝酒,就算是自己偷偷地喝一點,都會被罰。

今天,顯然是正在把自己當成了成年人對待了。

雖然扶蘇主動提出喝酒,但兩個人喝得也不多,都是簡單地意思了一下,就算拉倒了,不過父子兩個倒是因此放下了不少心結。

兩個人都很默契地沒有提什麼政事,而是隨意地說著一些家長里短,又或者是上郡這邊的風土人情,都是撿一些輕鬆愉快的事情,所以,父子兩個這頓飯吃得很是輕鬆融洽。

「今天就先到這裡吧,不用在這裡陪我,你們這幾天急行軍,路上辛苦了,且先回去歇息吧……」

吃完飯,扶蘇沒有多留,主動開口。

趙郢也沒有客套,非常乾脆地起身告退。

今天會面的結果,遠遠地超出了他的預期,他還真怕這位長公子拿出當爹的架子,給他來一通教育,現在來看,還不錯。

也許,在上郡這段時間的磨礪,讓他也改變了許多。

看著趙郢大步離開的背影,扶蘇目光沉凝,久久不語。

以前,自己沒有做好這個阿翁,忽視了這個孩子,如今,既然這孩子有了出息,自己阿翁又願意栽培他,那麼從現在開始,自己也應該學著為這個孩子做點什麼了!

但扶蘇能做的不多。

他本來就已經被始皇帝逐出了咸陽這個權力中心,現在始皇帝那邊還沒有明確表態,他也無法明確地讓那些至今依然在等著自己回歸的勢力,去投效自己的兒子。

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個兒子,在始皇帝給選定的道路上,走得更穩一些。

比如,這次兵力的調動!

他身為監軍,就大有可為。

站在院子裡發了一會兒呆,他默默地收回自己的目光,神色淡然地背負雙手,走出門外。

「隨我去見王賁將軍和延郡守……」

……

翌日一早。

趙郢就起了床,經過一晚上的休整,感覺頭腦都清爽了不少,一路急行軍下來,哪怕是他如今的體格誇張,肉體上沒覺得多少疲憊,但精神多少還是有些緊張。

此次,趙郢出征匈奴,沒帶多少人馬,只帶了自己的三千新兵,以及始皇帝給安排的三千輔兵,剩下的人馬,需要從上郡調撥。

他需要在輔兵趕來之前,儘快完成這項任務,並完成兵力的初步整合。

所以,他也沒多少耽誤,吃過早飯,就帶著虎符,與李信和王離一起去了軍中,找王賁正式交接去了。

如今,上郡的主將是他老丈人王賁,監軍是他親爹扶蘇,他又拿著自己大父親手給的虎符,所以,整個的過程,極為順暢。

王賁和扶蘇當場驗證虎符,準確無誤,然後,極為配合地放手,敞開了,任由他們在軍中挑人。

調撥和挑選,其實是兩個概念。

但王賁和扶蘇,都頗為默契地忽視了這一點。

大家兒子都在呢,若不是怕違反政策,兩個人恨不得直接把最精銳的部隊都塞到他們手中。

「多謝將軍成全——」

趙郢真心實意地給自家老爹和扶蘇行了一禮。

然後讓人叫來了等在外面的章邯、韓信等人,開始在上郡這五十萬大軍中挑選人手。

「十八歲以下不要,三十歲以上不要,家中獨子者不要,身體不強健者不要,不會騎射者不要!」

在趙郢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包括章邯和韓信在內,百將以上的所有人全體出動,加班加點,忙活了整整三天,才從五十萬大軍之中選出了三萬精兵。

這些,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每一個人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

不過,上郡原本的那些中下層將官,趙郢一個沒要!

他把這些人,全部打散,然後分配到了章邯、韓信和蒙瞻等人手中,從上到下,所有的中下層軍官,都是自己從新兵大營帶來的真正嫡系。

他要的不僅僅是一支精銳大軍,他要的還是一支絕對服從自己命令和指揮的大軍。

以新兵,帶老兵,原本算是大忌。

但奈何王賁親自鎮場子,長公子扶蘇更是一改常態,不離左右,而趙郢本身又身份顯貴,李信更是威望極高的軍中老將,所以過渡的還算平穩。

成軍之後,除了斥候營在陳勝、徒和熊的帶領下,直接動身趕赴九原郡,前去為大軍打前站之外,所有的人,馬上就進入到了大軍的磨合訓練當中。

原本上郡的這些軍中老卒,對這些看上去一臉稚氣的年輕人,心中還頗有些看不上。

但很快就端正了自己的態度。

因為這些年輕人,真的極為優秀。不僅弓馬嫻熟,紀律森嚴,最可怕的是,竟然每個人都通兵法!可以說,除了沒上過戰場,沒沾過血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短板。

都是戰場上打生打死,從死人堆里爬出來過的老卒,自然知道,這樣的一支軍隊到底能有多麼可怕,這些現在看起來還有些稚嫩的年輕人成長空間到底能有多高。

只要經歷過兩次血戰不死,這些年輕人就會脫胎換骨,成長為真正的軍中精銳,合格的軍中將官。

所以,有了這種認知,大部分人心中的不服便慢慢淡了下去,訓練的時候也明顯配合了許多。唯一讓他們有些不適應的是,跟原來相比,這裡更加注重《鑄軍魂》的學習!

不僅要學習,還得講心得體會!

可把這群糙老爺們給難為壞了——

好在,有趙郢帶來的那三千新兵的幫襯,他們好歹得沒有出醜,但每天晚上的學習,還是讓他們叫苦不迭。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經過十幾天的磨合,大家也終於算是熟悉了自己的手下,而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也從這些老卒身上,學到了許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細節。

整體戰鬥力,肉眼可見地提高。

趙郢和李信等人,自然是極為欣慰,但郡守延和主將王賁就有些頭疼了。

他忽然覺得,前幾天答應長公子的事,答應的有點草率了——

說是三萬精兵,其實帶走了接近十萬精兵的裝備不說,這段時日,光這些人的伙食開支,就讓他們有些頭疼,所有人,不僅一天三頓管飽,中午和晚上還必須有肉!

這哪裡是養了三萬精兵啊,這是養了三萬祖宗……

上郡的府庫,肉眼可見地癟了下去。

那待遇,讓一些未被選上的老卒都忍不住有些眼紅了。

好在,這種日子並不算太長,就在趙郢等人抵達上郡之後的第十五天,在後面負責輔兵的陳平和蒙策,也終於抵達了上郡。

他們的到來,意味著趙郢等人在上郡的日子,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果然,在陳平和蒙策抵達上郡之後的第三天,趙郢下令,大軍開拔,這讓郡守延和主將王賁,不由偷偷鬆了一口氣。

再待下去,府庫真有些吃不住勁兒了。

大軍離開,扶蘇、王賁和郡守延,親自出城,為趙郢等人送行。

「我等在此,恭候殿下大軍凱旋——」

郡守延神色肅穆,拱手為禮。

趙郢也一臉認真地回禮。

「承郡守吉言!」

然後,又衝著扶蘇和王賁拱手告別。

當初蒙恬,從匈奴手中奪取了河套平原,大秦隨即設置九原郡,蒙恬沿著河套地區,一口氣防設立了四十四個城池,形成抵禦匈奴的防禦鏈條。

所以,真正與匈奴接壤的,是九原郡。

進入九原郡地界之後,趙郢馬上加大了偵查的範圍,不斷地反覆掃蕩。但他也知道,在這種與匈奴接壤的地方,想要徹底杜絕匈奴的探查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與李信、章邯、韓信、張良、蕭何、陳平等人商議之後,他們果斷地放緩了行軍的速度,然後開始大張旗鼓,沿途令人多張旗幟,並增設灶台,把氣勢做了個十足。

若是不湊近觀察,你就算說是有十萬大軍,也不會有人生疑。

然而,沒人發現,在進入九原郡不久,就有前後有幾支隊伍,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大軍的路線,一人三騎兵,趁著夜色消失在了九原郡的茫茫荒野中。

數日之後,章邯、韓信和趙郢共計兩萬大軍,在九原郡外悄然碰頭。

從一開始,趙郢就沒準備和匈奴打一場持久戰。

他準備效仿當年的霍去病,利用高橋馬鞍,馬鐙和馬鐵蹄的優勢,開一場閃電戰。

所以,在所有人都以為,他還在九原郡的時候,他就化整為零,帶著一萬五千大軍,深入到了匈奴草原。

「將軍,下面我們怎麼走——」

看著眼前的地圖,韓信目光閃動。雖然這次的出兵計劃,他們早已經私下裡推演過無數次,他依然還是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

沒辦法,這個機會,太大膽,也太瘋狂了。

讓他腎上腺激素都有些上涌。

「遫濮部——」

趙郢伸出大手,繞了一圈,重重地按在了烏鞘嶺山腳下的一處綠地上。

這裡盤桓著匈奴的一個上萬人的中等部落遫濮部。遫濮部與匈奴本部一直有聯姻關係,也是單于和右賢王戰馬的重要來源基地。

此次,趙郢盯上的便是此處。

……

就在趙郢等人偷偷渡過黃河,準備繞行烏鞘嶺,對遫濮部發動突襲的時候,大秦內部,也咸陽城裡的一項政令,陷入了巨大的爭執之中。

科舉制度。

在朝堂有意的推動之下,各地方的讀書人紛紛加入到這場盛大的辯論之中,考什麼,怎麼考,什麼人可以考,人人都可以向朝廷獻言獻策。

六國貴族,有些麻了。

因為,他們發現,局勢似乎有些失控,這根本不是推廣《鑄軍魂》的問題,也不是大秦說書郎的問題,甚至都不是朝廷廉價提供書籍的問題,而是科舉來了!

朝廷竟然允許,所有人參加科舉考試!

重新打通了讀書人的上升通道。

這一手,直接打亂了他們的陣腳,不少人心思不知不覺就變了。

能崛起,為什麼要造反啊!

邯鄲郡。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左車,不由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看向坐在自己書房的趙頓,苦笑道。

「沒辦法——若是朝廷真的允許各家子弟參加科舉,你能控制住家中子弟不參與嗎?伱就算是能控制得住家中子弟,你能控制得住地方上那些讀書人嗎……」

趙頓默然不語。

「沒用的,主動應變吧——」

李左車看著神色依然有些猶豫的趙頓,直接蓋棺定論。

「除非我們現在就揭竿而起,否則只有先主動參與,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會稽郡。

殷通、項梁和項羽齊聚一堂。

「項將軍,如今之計,我們該怎麼辦……」

跟邯鄲郡的那些六國貴族不同,他們在這裡可是經營已久,不僅掌握了地方上的軍隊,還在大澤鄉布置了不少人馬。

糧草,盔甲,隊伍,三者齊備。

已經沒有辦法回頭了——

項梁也不由眉頭緊皺。

「始皇帝不是對我們六國子弟頗不信任嗎?怎麼忽然就轉了風向——」

殷通默然。

他雖然是一郡之守,但遠離咸陽這種權力中心,根本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我看,不如直接起兵算了——」

項羽忍不住眉頭一蹙,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當斷不斷,必受其害,若是再發展下去,我看我們處境會更加艱難——不說別的,單說府庫里的那些書籍,我們還能壓多久……」

殷通和項梁默然許久。

「再等一等,跟大秦相比,我們的實力太弱了——怎麼也得等到始皇帝沒了,我們才能有一線機會……」

項梁看了一眼兀自有些不甘的侄子。

「而且,如今那位皇長孫趙郢已經帶兵前往九原郡,要去攻打匈奴——匈奴如今實力不弱,就憑那位皇長孫……」

項梁笑了笑。

「有那李信跟著,就算是不至於慘敗,也必然難以速勝,若是因此徹底激怒了匈奴——把大秦徹底拖入戰爭的泥潭……」

殷通不由眼睛一亮。

「那我們就有機會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