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河西四縣,劉季:彼其娘之

四個縣城,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地方好選,他帶著墨家矩子禽和隨軍的墨家弟子,根據後世歷史的記載,親自勘察過地形之後,就圈定了縣城的治所。

雖然說是縣治,但修築的時候,按照的卻是邊關要塞的規格。

馮去疾得了始皇帝的旨意,也不質疑,趙郢怎麼規劃,怎麼吩咐,他怎麼帶著人配合,有幾十萬月氏人當勞動力,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

依據山勢,因地制宜。

在墨家這群專業人士指揮下,四個縣城已經開始破土動工。

不過在考慮四縣官員人選的時候,卻有些踟躕。

要說起來,如今他的手下,倒也不能算缺乏人才,無論是陳平、張良、蕭何、曹參這些智謀之士,又或是李信、韓信、章邯、蒙瞻、王離、陳勝、徒這些武將,甚至是那位一直苟在軍中的劉大亭長,隨便拎出來一個,其才智應該都足以獨當一面。

但問題是,李信正坐鎮匈奴。

遫濮、且末、當闐和屠各四部,位於冷龍嶺下和烏鞘嶺下,水草豐美,石羊河的幾條主要的支流,都從這四個部落穿過,守住此處,就等於是掐住了匈奴的咽喉,而且與隴西,九原和上郡互為犄角,形成一個有力的閉環。

而且隨時能得到河西走廊的兵力支援,等於是把大秦的邊防徹底推到了長城以外,把主動權徹底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一旦匈奴有所異動,將面臨大秦的兩面夾擊。

所以,李信不能動!

如今他手下雖然人才濟濟,但無論是論資歷,論能力,論聲望,還是論對付匈奴的經驗,都沒有誰比李信更適合坐鎮此處。

蕭何和曹參雖然能力足夠,但閱歷和功勞都不足以服眾,留在李信身邊,做個幕僚足夠,出來獨擋一面還稍有不足。

不過,他也不準備把這兩個人都扔給李信,他已經派人去通知蕭何。

蕭何的長處,不在於謀略,而在於內政,河西走廊才是他最佳的鍛鍊場所。王離出身王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大秦忠心耿耿的老臣,又是自己的大舅哥,忠誠度毋庸置疑。

這一次跟著自己出征,表現的也可圈可點,功勞也足以負重,所以,他準備把武威交到王離的手上。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門戶所在,一旦所選非人,河西走廊將再次成為一塊獨立於大秦之外的飛地。對於趙郢來講,此處是河西四郡當中最為重要的所在。

遍數自己手下的那些人才,好多都是前世歷史上的反抗大秦的急先鋒,雖然如今看不出絲毫端倪,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人心這個東西誰能說得准?

大秦若能一直強大鼎盛,這些人或許都是大秦的有用之才,又或者只是鄉野之間多了一個鬱郁而不得志的凡夫俗子。

但若真是事有不協,自己也擋不住歷史強大的慣性,誰有敢保證,如今自己手下這些乖寶寶似的手下,有幾個會稱王稱侯,又有幾個會毫不猶豫地繼續站在自己身後?

也只有把武威交給王離,他才能夠真正的安心。

唯一有些不足的是,王離太過年輕,也不擅長處理內政,不過有曾擔任過沛縣主吏掾的蕭何在旁輔佐,應該足以應付。

而且有了這一份履歷,自己以後想要大用,也不顯得過於突兀。

敦煌是大秦溝通西域的橋頭堡,是大秦的西大門,非大將不足以鎮守。

然而,環境真的很惡劣。

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北面則是荒涼蒼茫渺無人煙的戈壁,氣候乾燥,常年風沙,而且晝夜溫差極大。

鎮守此處是個苦差事。

此人必須對大秦足夠忠誠,也必須有足夠的資歷和能力,遍數自己手下,似乎也只有章邯能符合這些要求。

斟酌再三,趙郢讓人叫來了章邯。

「見過將軍,不知道將軍喚末將來,有何吩咐——」

正背負雙手,低著頭仔細審視大帳內那副剛剛根據實地勘察,重新修訂繪製的河西走廊地勢圖的趙郢,這才轉過身來,笑著擺了擺手。

「都是自己人,章將軍無須客氣——」

說著,頗為自然地沖章邯招了招手。

「章將軍,你過來看看——」

章邯聞言,猶豫了一下,還是依言走了過去,站到趙郢身邊,看向趙郢手指頭摁著的方向。

「敦煌?」

趙郢笑著點了點頭,笑呵呵地道。

「若是讓將軍鎮守此處,不知道將軍準備如何做……」

章邯聞言,心中一動,知道這恐怕就是皇長孫殿下對自己的考核,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讓皇長孫滿意,恐怕將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前程。

所以,他下意識地湊到地圖跟前,仔細地看著這幅剛剛繪製不久的河西地勢圖。

地圖上已經用硃筆鮮明地標出了四個圓圈,備註上了四個極為顯眼的名字,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而此時,趙郢所指的方向,正是河西走廊的西大門。

敦煌的治所。

他仔細地打量著敦煌周圍的地勢環境,沉思良久,這才緩緩地在地圖上點了兩點。

「末將,將會派人在這兩處地方,各派駐一支精兵,據險而守,與敦煌互為犄角……」

聽到這裡,趙郢不由眼前一亮,一臉讚許地微微點了點頭。

因為此時,章邯所指的兩處地方,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兩處關口,陽關和玉門關。這是他繪製地圖的時候,特意留下的空白。

這個章邯,怪不得能成為後世大秦最後的柱石,眼光確實不凡。

得到了趙郢的肯定,章邯的思路不由越發清晰通暢起來,一邊指著地圖,一邊侃侃而談。

「此地山川險要,地處要衝,然而土地貧瘠荒涼,不宜耕種,故而,若末將鎮守此處,將首重兵事,對內,將學習皇長孫之治理匈奴之策,穩定後方,對外,則以精兵銳卒震懾西域,收攏西域諸國……」

說到這裡,章邯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才斟酌著言語道。

「昔日常聽殿下說,西域之地,物產豐富,遍地黃金,故而若是末將鎮守此處的話,將學習管仲之法,利用敦煌勾連兩地的優勢,鼓勵商賈……」

話未說完,趙郢不由哈哈大笑。

「章將軍之言,深得我心!」

說到這裡,趙郢拍了拍章邯的肩膀。

「此地乃我大秦與西域之門戶,也是本將軍之後背,意義重大,非才智超拔,竭誠忠義之士不可守之。今日,我欲把此處交付於將軍鎮守——」

說到這裡,趙郢目光灼灼地看著面前的章邯。

「不知,我可以信任將軍嗎?」

章邯聞言,心中頓時一暖,衝著趙郢深施一禮。

「誠蒙主公看重,末將敢不竭盡忠誠,以效死命!」

趙郢頓時大喜過望,上前親手扶起章邯,笑著道。

「我得將軍,如虎添翼也!」

敦煌終於有了合適的人選,這讓趙郢不由長舒了一口氣,當即兩個人又詳細地商討了一些以後治理敦煌以及處理西域諸國的細節,一直到傍晚,趙郢又親自留飯,喊來張良陳平作陪,幾個人邊吃邊聊,到了半夜時分,才意猶未盡地告辭離開。

而章邯也得到了自己可以挑選人手的許諾。

這還是章邯第一次得到獨自鎮守一方的機會,雖然說敦煌的規制只是個縣,但是他卻知道,這個縣的地位,與內地比起來,恐怕不遜於尋常一郡之地。

這是真正的主政一方,可以一言而決的那種。

有了這份資歷,哪怕以後回去,都能登堂入室,平步青雲。

回到自己大帳,心中的興奮,久久無法平息,想了半晌,他決定找個朋友好好的交流交流,也順便問問朋友的意思。

於是,他邁步走向相鄰不遠一處依然亮著燭火的帳篷,遠遠地就招呼道。

「劉兄,劉兄——可曾睡下……」

帳篷裡面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過後,很快傳來劉季那熟悉的嗓音。

「不曾——章兄且進來吧——」

說話間,章邯已經走到帳篷門口,直接挑開門帘大步走了進去,但旋即就腳步一頓,頗為尷尬地卡在了帳篷門口。

大帳之內,篝火熊熊,到處瀰漫著一股子石楠花的味道。

他的劉季兄床上正躺著一位金髮碧眼,眉眼深刻,一臉潮紅的月氏女子,而他的劉季兄自己也衣衫凌亂——他自然明白,自己這恐怕是攪和了自家這位兄弟的好事。

「哈哈——自家兄弟,無妨——」

說完,頗為隨意地拍了拍一旁月氏女人的挺翹豐潤的屁股。

「你且出去——」

床榻上的女人,一手護著胸襟,一手拎著自己的衣袍,一臉幽怨地走了。

劉季就跟沒看到似的,一臉笑意地看著章邯。

「章兄弟,我看你滿臉喜色,渾身酒氣,可是有了什麼好事,想要提攜兄弟一把……」

章邯一怔,旋即笑道。

「就知道瞞不過劉兄——不錯,幸蒙主公看重,我得到了主政一方的機會……」

聽著章邯口中對趙郢的稱呼,劉季當即就明白了怎麼回事,看樣子,自家剛認識的這位小兄弟,終於還是想明白了啊。

早這麼干,不早就發達了嘛!

雖然心中對章邯這位愚蠢小弟腹誹不已,但臉上卻露出驚喜的神色。

「恭喜章兄,賀喜章兄,以章兄之才,主政一方,自然是綽綽有餘——章兄這是要飛黃騰達了啊,真是讓人好生羨慕……」

章邯笑著打斷了劉季的吹捧,一臉認真地道。

「我性情孤僻,在軍中少有朋友,卻跟劉兄一見如故,知道劉兄雖然不拘小節,但做事通透,身懷大才,故而特意前來請示劉兄,不知道劉兄可願意留下助我一臂之力……」

劉季一聽頓時大樂。

「好兄弟自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劉季別的優點沒有,就是做人講義氣,在沛縣的時候,誰不知道我劉季最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我跟章兄弟情投意合,相交莫逆,你的事,自然就是我劉季的事,義不容辭,你這個忙,我幫了——」

正愁自己跟著受了這麼大罪,卻沒立多少功勞,沒辦法混一個富貴呢。

你看,這不就來了嘛!

劉季覺得,這一次,自己血賺——

得到劉季的正式認可,章邯不由大喜過望。

「有劉兄幫忙,我心裡就安穩多了——」

重新坐下,剛剛得到喜訊的劉大亭長,親自給自己的好兄弟倒上了一杯茶水,這才故作隨意地問道。

「章兄這次立了大功,又得皇長孫殿下器重,不知道這一次分到了哪裡——若是還沒有定下來,兄弟我建議,不如去泗——」

話沒說完,就見章邯一臉喜色地放下手中的茶碗。

「已有去處——」

「哪裡?」

劉大亭長一臉期待。

「敦煌!」

劉大亭長:……

彼其娘之,章邯,狗東西,坑我——

笑容慢慢僵硬在臉上。

「劉兄,劉兄——你怎麼了,莫非是高興的傻了……」

劉季有些艱難地呵呵兩聲。

你傻了老子都傻不了!

也不知道這狗東西心裡是怎麼想的,被下放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竟然還一臉喜色,跟撿了一個什麼大便宜似的。

真是日了狗了!

但羞刀難入鞘,一時間倒也不好改口,只能有些生硬地點了點頭。

「為兄實在是太高興了啊——啊——」

劉大亭長想哭。

我想我那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老子要是留在這裡,那賊婆娘,怕不是要背著老子找賊漢子,不行,老子回頭得找個辦法,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

章邯並不知道,此時自己這個剛剛還喊著要為自己兩肋插刀的好兄弟,已經滿是想要推脫逃離的心思了。

章邯真的很積極。

第二天,就拉著自己的好兄弟,心急火燎地帶著人馬,趕赴敦煌縣治的所在地,親自督促修建的進度了。

而也就在這一天,蕭何也終於風塵僕僕地趕到了焉支山下,得到了趙郢的接見。

得知趙郢把自己特意叫來,竟然是想讓自己配合王離,鎮守剛剛劃出來的武威縣,蕭何不由有些意外地睜大了眼睛。

跟劉季不同,他自然知道鎮守此地,到底意味著什麼。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