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郢覺得,那三千新兵,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自己以後保命的力量,可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只能苦著臉點了點頭。

那不情不願的德性,氣得始皇帝又給了他一腳。

這狗東西,朕看著就生氣!

至於,趙郢突發奇想,刨了自家後花園,想要在大冬天種菜的事,他反而沒怎麼搭理。這孩子整天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想法,隨他折騰去唄。

種出來種不出來,有什麼關係?

朕的孫子,喜歡折騰著玩怎麼了!

始皇帝拍拍屁股走了,留著趙郢欲哭無淚。

不是他持寵而驕,不知道繼續蹭始皇帝好感度的重要性,也不是不知道,跟著始皇帝,學著處理政務是一種多難得的機會。

而是,時間。

如果讓他選擇,他願意把最後這一年半的所有時間,都投到大秦的軍中。用最快的時間,讓自己在大秦的軍中紮下根,把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第一優先目標。

把始皇帝東巡時候的那一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無法阻止始皇帝的東巡,那就做東巡路上的隨行人,始皇帝的貼身保護者,就算是始皇帝真的要死在東巡的路上,那也必須把局勢控制在自己手中。

要想做到這一點。

當然是要練兵啊,練兵!

把自己那隻新兵儘快地練出來,隨行!不然自己孤家寡人的跟著東巡,局勢就真的很危險了。

可現在……

趙郢深吸了一口氣,心中的急迫感更深了。

送走了始皇帝,趙郢便直奔新兵大營。

掃盲和練兵必須同步進行!

去的時候,王離正興致勃勃地盯著所有的新兵在那裡,操練隊列,每做一個動作,便大聲地誦讀一句《軍爵律》。

趙郢:……

他都對王離這騷操作給驚著了。

不過,這也是個辦法!

人家都能讓學生一邊跑操一邊背書了,自己讓這些新兵,一邊訓練一邊學習怎麼了?

這就很合理!

「不錯!」

趙郢大為滿意,當即表示,先給自己這個副將先記上一功。王離頓時開心地找不到眼了,趙郢此時說記一功,那就是真的記一功了。

雖然是新兵營,但趙郢那是正兒八經的主將!

大秦的軍功,還是很值錢的。

有一說一,這群新兵,雖然說是新兵,但祖上都是大秦軍中精銳,打小就錘鍊出來的底子,軍事素養真的很不錯。

除了面龐還有些稚嫩,一舉一動,已經有了幾分軍伍老卒的影子。

但這種傳統的練兵模式,跟趙郢設想的並不相同。

其實,對於這種古代的戰爭,後世的練兵方式,顯然更加實用。

整齊換一,不動如山!

一旦走向戰場,顯然能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而且最讓趙郢心動的是,後世的這種訓練,可以最大速度的完成複製式擴張。

到時候,自己這三千人,就可以三千隨時可用的基層軍官。

只要能訓練到坐臥行走,行動如一,哪怕一人一根長矛,都可以組上一個大秦版本的馬其諾方陣!

而且是人人裝備大秦長弓硬弩,佩劍長刀的馬奇諾方陣。

到時候,其爆發的戰鬥力,絕對是原版馬其諾方陣的數倍不止。

再搭配上,大秦的騎兵——

一想到騎兵,趙郢這才想起來,這個時代,中原的騎兵作戰,大多還都是配合著車兵和步兵在作戰。

這種作戰模式,在對付戰馬缺乏的其他中原六國的時候,擁有自己養馬場所的大秦,自然是優勢明顯,但一旦對上匈奴這種戰馬充足,從小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的時候,機動性不足的弊端,立馬就現出來了。

因為兵車,雖然很有殺傷力,但是靈活性就不如匈奴騎兵了。

要想打得過人家,你起碼得先追得上。

你幾匹戰馬,拉著車,怎麼可能跑得過人家?

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強大的秦朝,面對匈奴的時候,也不得不修建長城,採取守勢了。這種被動的局勢,一直發展到漢武帝時期。

經過漢朝,多年來的養精蓄銳,大力發展馬政,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經擁有了40萬匹戰馬,足以裝備出十萬多的騎兵部隊,再加上漢朝先進的武器,才使漢朝的騎兵,擁有了超越匈奴的力量。

這才使北擊匈奴成為了可能。

但這個問題,顯然不是自己現在能改變的,除非自己,現在就能帶著人打下河西走廊,徹底解決戰馬不足的問題。

不過,雖然如此,自己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比如戰馬的三件套。

高橋馬鞍、馬鐙、馬蹄鐵!

這樣,自己的新兵,就可以從一開始就拜託兵車的束縛,直接適應新式騎兵的作戰模式。

但這都是後話。

現在的第一目標,就是在掃盲的同時,訓練大家的紀律性,強化到哪怕是刀山火海,一聲令下,也能前仆後繼,毫不猶豫的地步!

於是,一刻鐘後,所有人新兵,包括趙郢王離在內,都站起了軍姿!

剛開始,大家還有些不以為意,但很快大家就體會到了站軍姿的不易,身體發僵,脖子發硬,渾身跟長了小毛毛蟲似的,老是想動手去撓一下。

但身為主將的皇長孫趙郢,自己站在隊伍的最前面,一動不動!

周圍,熊和驚帶著的督察隊,虎視眈眈,誰敢偷懶放鬆,跟著就是劈頭蓋臉重重的一鞭子!

趙郢可沒心思也沒時間跟大家講什麼人性管理。

這是軍隊!

不服從命令者,死!

自己的目的,就是以最快速度,形成自己想要的戰鬥力。

王離有幾次,都快忍不住了,可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前面的趙郢,又想了想,自家祖父扯著自己耳朵的再三叮囑,又暗暗咬牙堅持了下來。

其實,趙郢自己也很難受。

力氣大,體質好,跟站軍姿,是兩碼事。再說,前世他又不是當兵的,只是上學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月的軍訓,哪裡受得了這個?

但一想到,馬上就要到來的始皇帝東巡,他頭上就跟懸了把寶劍似的,一刻也不敢放鬆自己。

現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身先士卒!

其實,任何時代,最能激勵下屬的,都莫過於這四個字。

到了最後,看著汗流浹背,依然不動如山的趙郢,不要說這些新兵和王離等人,就連帶著隊伍督察的熊和驚,都不由露出了幾分欽佩的神色。

小公子的優秀,比自己想像的更甚三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