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

中平二年七月下旬,劉儉的軍隊開始在魏郡各縣巡狩演武,五千精銳在劉儉的親自帶領下,由程普指揮,趙雲和夏侯蘭等人隨軍指揮,在各縣之中往來交錯行軍,盡顯其鋒芒銳氣。

這支軍隊雖然是剛剛招募,但也並不是初戰之師。

按照夏侯蘭的諫言,冀州軍這幾個月與黑山軍中的小股勢力多有交鋒,一則也是保境安民,二則也是為了鍛鍊軍隊。

幾番鏖戰下來,冀州軍的兵卒的整體戰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冀州軍的雛形算是形成了。

五千精銳在魏郡各縣巡演,給魏郡各縣家族黎民增加了不少的士氣。

而後,在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軍行至陰安,隨後又在當地立營演武。

陰安縣西南十里,五千冀州軍整軍操練,聲勢震天,即使是相隔甚遠的陰安縣,若是站在縣城的城頭,也不免能夠隱隱的聽到不遠處陰安縣中的操練之聲。

在陰安縣南面那一片廣袤的土地上,坐落著一處大鄔堡,這裡待著的人就是整個魏郡,整體勢力和名望都很高的一個家族,這個家族就是審氏家族。

而在陰安縣,能夠達到魏郡最高級別的望族水準的家族就有三個,在整個魏郡的占比極大,除了審氏家族之外,尚有孫氏、張氏。

其中,張氏家族則是與河間的劉淑家族有姻親關係,劉淑昔日位列三君,在士族中的聲望頗高,張氏家族在河北士林中,亦屬靠前。

至於孫氏家族現任家公孫起,曾為太尉陳蕃故吏,雖遭黨錮牽連,但歷代家主在士林之中,一直也被稱為國之貞士。

相比於這兩個家族的底蘊,審配家族反倒是在某些方面比他們弱了一頭。

聽聞劉儉的大軍在陰安外演武,審配急忙找孫起、張義兩位家公前來商議。

兩個人到了審家鄔堡之後,審配也不耽誤,單刀直入的對他們道:

「二位,實話實說,先前咱們三人牽頭,號召冀州諸望不予荒田於牧署用於屯田,我一直就多少覺得有些不妥,畢竟這是那位劉使君自到冀州之後,所定下的第一條政策,而且我這幾日也曾細細思之,發現這屯田之策對於抑制黑山,抵禦太行流寇確有極大益處,」

「劉使君此舉,於冀州諸民,諸族,諸士都有莫大的好處,我們一味號召諸族相抵,未免有些不妥吧?如此抗命,對我們並無好處,而且也苦了冀州萬千黎庶,頗有些不妥。」

孫起笑呵呵的道:「正南老弟所言,我二人心中也是清楚的,只是有些事情不可讓步!冀州之地,不同於旁州,自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伊始,冀州之地歷來就是以本地上族為尊的,就算是新任牧守,有什麼事也需徵求諸家的意見才是,咱們這次,不過是給劉使君立個規矩,大家彼此明白各自的底線,今後也就是好辦事了。」

張義在旁邊響應道:「正是如此,正南,你是代表我們諸族的人物,切不可先示之以弱,這冀州不同於別處,別說是劉儉了,便是汝南袁氏中人來此為長,也當敬我等三分。」

審配皺起了眉,略作思索之後,搖頭道:「可我總覺得此事不妥,畢竟連田元皓與沮公與也已經靠向劉使君,此二人皆為高瞻遠矚,見識高遠的智者,他們既能偏向劉使君,想來也是有其道理的。」

「唉,上次這兩人來說,我當著你們的面不好與其詳談,直接回絕了他們,如今想來,此舉多少有些不智了,若能仔細與他們相商,或許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你看那劉使君將兵馬陳列於陰安,莫不是來示威的?」

張義哈哈大笑道:「來示威的又如何?咱們三人皆是當今名士,他還能直接派兵攻殺我們不成?他若真是不講道理,直接派兵攻我等鄔堡,那他真就是自絕與天下士人!」

孫起亦道:「正南多慮了,一個二十歲的小子,不過是靠著牧守的權力,招募些兵將來向我等示威而已,還能真有什麼動作?他如此倒是還好,有州牧兵馬在此演武,黑山軍短時間內,估計還不能過來騷擾了。」

張義道:「不錯,我一會回族中,就讓家人大開鄔堡之門,徒戶奴民,該種地種地,該行腳的行腳,什麼也不耽誤,我看看這位劉使君,到底敢不敢把我們怎麼樣!」

審配聽了這話,不由輕嘆口氣。

這兩個人的想法這般執拗,還有那些冀州本土士族,皆還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士族為先的態度……

雖然這一次,代表冀州諸家反對屯田的人是審配,但事實上,審家只是一個代表,實際在背後攛掇審配的人,乃是張義和孫起二人。

審配是個精細之人,他知曉了朝廷准許諸侯王在地方開府。

而冀州附近的諸侯王最多,如常山王、趙王、甘陵王、河間王等等。

雖然這些諸侯王全部開府,但諸侯王百年來都是倍受壓制,縱然有資格開府建勢,但若想能夠持續發展,非得公立一人為尊不可。

審配現在有一個感覺,論及近年來的聲威和名望,劉儉在劉氏宗親中,已是頭部之人。

地方的諸侯王雖然開府了,但大部分都不能成事,此番劉儉如果在冀州屯田成功,那必將聲威大振,聲名再度響徹河北。

到時候河北以及河南的諸侯王恐都會爭相靠攏劉儉,以其為尊,若果真是那樣,以劉儉為中心的劉氏宗親勢力在河北成了氣候,到那時候己方這些望族還真就容易被對方找個理由處置了。

別看天下郡望在太平時節能夠得勢,但若是到了亂世,指不定會怎麼樣。

但眼下,以張義和孫起為首的一眾人牽扯著審配,讓他辦事束手束腳,也頗讓他無奈。

……

當天晚上,審配躺在床榻之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直到天都要蒙蒙亮的時刻,他才依稀有了一些困意,逐漸睡了過去。

但突然之間,房間外隱隱的傳來一陣喊殺之聲。

審配一開始還沒有什麼反應,隨後他突然精神一醒,猛然起身。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門外響起了一陣匆匆的腳步聲。

一名家僕上氣不接下氣的對著門內的審配喊道:「家公!大事不好,黑山軍前來劫掠鄔堡!」

中平二年八月十八日清晨,就在冀州軍在陰安演武巡狩的三日之後,黑山軍突然派兵強攻審家,孫家,張氏三家望族的主鄔,而且此番攻擊的勢頭與往日黑山軍在魏郡為禍的勢頭相比,截然不同。

這一次負責指揮黑山軍的主帥,就是黑山軍中勢力最大,聲望最高的渠帥張牛角。

由張牛角親自帶隊,那黑山軍所出動的兵力,相比於原先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都是一些沒有裝備的普通底層之民,武器也是好的壞的、各式各樣的都有,但勝在其人多。

按道理來說,冀州官軍剛剛巡狩過陰安,應該會對賊寇形成一段的時間震懾,短時間內,黑山軍的主要戰力根本不可能再來陰安,畢竟黑山軍也不是傻子,剛剛被冀州軍巡狩過的地方,他們若是來了,無異於會與冀州軍開戰,這對黑山軍來說,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畢竟,現在的黑山軍,還屬於初級階段,屬於原始資本的積累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一般是不想和冀州本地的正式官軍發生太大衝突的。

和地方豪強的徒附私士作戰,可以充實黑山軍的糧草輜重,甚至還可以招募兵源,但跟官軍交手,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好處。

……

審配親自帶人衝到鄔堡前,他登高望遠,看著鄔堡外如山似海的黑山軍賊眾,心中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冷意。

雖然他知道,近年來湧入太行山中的賊寇數目極多,但審配從來沒有想到,賊寇的人數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個規模。

而且很顯然,展現在自己面前的不過是太行山中賊寇的冰山一角。

在這些如同蝗蟲一般的賊寇身後,不知還有多少人作為黑山軍的人員後盾。

「家公你看!」

隨著一道驚恐的喊叫聲響起,審配順著那侍從手指的方向看去。

卻見西面遠方的天空,遠遠的似乎有滾滾黑煙正在升向半空中。

審配心中大為驚駭,因為那個方向,正是孫氏一族的鄔堡之所在。

也就是說,黑山軍此番出動的人數,不但將自己的鄔堡覆蓋,甚至還完全有能力去強攻與他同樣等級的望族鄔堡!

其數目是何等的驚人!

「孫起,張義誤我!」

審配用力的一拳打在了旁邊的高台木樁上,滿面悔恨之情。

直到現在,他似乎才反應過來,黃巾之亂的後遺症,對於他們這些當地的望族來說,其實才是最為致命的存在。

相反的,劉儉所要施行的屯田之策,雖然有利於牧署,但在更大的程度上,卻是對他們更為有利。

「家公,鄔堡形勢堪危,我們在鄔堡之內的徒人要守不住了!」

審配眯起了眼睛,在高處觀望遠方。

看著鄔堡外密密麻麻的黑山軍,審配咬牙切齒的道:「有什麼守不住的!我審氏鄔堡歷經四代而建,在陰安最是堅固!太行山的賊寇人數再多,又能耐我何?」

審配手下的人急道:「家公,不是您想的那般容易!咱們在鄔堡之外的徒隸,大部分都已經倒戈相向,融入到了黑山軍中,鄔堡何處薄弱,內有多少人守備,那些人都是一清二楚,有他們作為嚮導,鄔堡中人實在是防守不住啊!」

「家公,你可仔細聽聽外面的喊聲!」

審配側耳傾聽,便聽鄔堡之外,伴隨著黑山軍的喊殺之聲,還有一些不同於那些喊殺的呼喊。

卻是黑山軍一邊攻殺,一邊再喊口號。

「天補均平!」

「天補均平!」

那聲音一聲接著一聲,一道接著一道,既震撼著審氏族中那些私奴的心,同時也在撥弄著審配本人的心弦。

數不清的人的奮聲高呼,即使是在遠處也如同雷霆一般響亮。

正如審配手下人所言,鄔堡外的審家私奴,常年被審氏家族壓榨,在黑山軍的呼喊中,越來越多的人高舉著手臂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反倒是擁有兵器和鄔堡作為屏障的審氏徒戶,士氣低落。

不知有多少人被這狂熱的氣氛所感染,一如當初,黃巾剛剛起勢一般。

「噗!」

審配一口鮮血噴出,隨後跌跌撞撞的向著後方蹲坐而去,差點沒跌下高樓。

幸好有家奴從旁扶住他。

「家公!」

審配伸手擋住了那家僕的話頭,虛弱的吩咐道:「我錯了,我錯了,大錯特錯,趕快……快彙集家中所有的猛士,配以雄壯馬匹,讓所有鄔中之人,掩護他們衝突賊陣,突圍……突圍!」

家僕忙道:「突圍去哪?讓他們去孫氏和張氏家族求救?」

審配搖了搖頭,嘆息道:「他們如今,各個都自身難保,焉能顧忌我們?讓所有人,往西走,去向州牧劉使君求救,他們剛剛離開陰安沒多久,想來還未走遠!應該能追得上!」

「是,是,我這就去安排人!」

「多派精騎突圍,少了怕是沖不出去!告訴他們,誰若是能衝出去!見了劉使君,告訴他……審某錯了!審某大錯特錯!審某願以使君為先,陰安審家,願替使君說合所有衣冠之士,從今往後,皆以使君為先!」

東南兩面,審氏鄔堡的大門緩緩打開,一眾手持刀矛,騎著快馬的猛士,從審氏鄔堡中驟然沖了出來,而他們的身後的土牆上,鄔堡中的弓手不斷的向著賊軍的隊伍中快速射箭,用來壓制對方的攻勢,為這些突圍的騎士爭取到一絲奔逃而出的良機。

但是黑山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雖然被箭雨一時間射退,但他們很快便又組成陣勢,再次蜂擁了上來。

審家鄔堡之中,派出了數十名的騎士,但很快就被蜂擁而上的黑山軍如同潮水一般的淹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