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為兄替你打發了他們

不久之後,已經成為了冠軍侯的劉儉抵達了鄴城。

這一次,劉儉回到了鄴城還帶上了他的父親、母親,以及同胞弟弟劉康。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終於相聚在了鄴城。

鄭慈當年嫁入了劉家之後,並沒有對劉父劉母盡孝幾日,很快就隨同劉儉入京了。

如今與其公婆再見面,當年初為人婦的女子如今已經成為了兩個孩子的母親。

再加上卞玉兒的兩個孩子,總計兩男兩女四個孩子,只把劉周和胡氏樂的夠嗆。

老兩口幾乎天天圍著四個孩子打轉,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哄哄那個,真的是極樂逍遙,盡享天倫之樂。

而劉備見劉儉一家如此之親,也提議將他的妻兒送到鄴城,跟母親相聚。

這點倒是大大出乎劉儉的預料。

「嫂嫂在青州照顧兄長,為何還要讓她和孩子回鄴城來?」

劉備從桌案上的果盤裡拿了一個水靈靈的蜜桃,放在嘴中用力的咬了一口。

「咔嚓咔嚓。」

「說實在話,青州還是有些臨近前線,讓妻兒跟我一起在那裡,我不放心!把他們安置在冀州腹地,可謂是層層壁壘防護,日後縱然是我在前線有事,也犯不上擔心自家無後,再說了,老母和從叔嬸娘都在此處,還能多些家人照顧不是?」

說罷,劉備又快速的啃了幾口,將那蜜桃啃了個乾乾淨淨。

「男人嘛,想要在外面建立大功業,非得有個穩固的後方不是?」

劉儉笑道:「你這話說的,倒是真讓我感動……別把桃核亂放行不?」

劉備一邊吃,一邊看著那玫被自己扔在桌案上的桃核,奇道:「那放哪?」

「垃圾桶。」

劉儉伸手指了指劉備旁邊的一個圓柱形的小銅盂。

「真新奇……」

劉備一邊伸手將桃核扔在垃圾桶里,一邊笑道:「這有了礦之後,確實不一樣了,敢拿銅做這個,換成原先,叔父豈不打折你的腿?」

「少廢話。」劉儉翻了個白眼:「趕緊回青州去,將妻兒送過來!」

「你別著急催我啊,這剛到鄴城幾天,你不得容我跟母親相聚幾日,這就又攆我走……」

劉儉嘆道:「主要你在這確實是不務正業,一天什麼事都不幹,光是滿大街的瞎轉悠……聽說你昨天又買了許多家具?」

「嗨!」

說到這,劉備重重的一拍桌案,道:「說實話,也不知你小子到底哪裡來的那麼多的主意,這冀州的工坊巧匠,不但是能造房,修路,造橋,還能造花樣的家具,嗨!光是這躺椅,我這次就在鄴城的家具店弄了三把帶回去,輪著番的搖晃,搖晃十年想來也足夠晃蕩了。」

劉儉嘆息道:「你還真是……奢靡之風不減啊。」

劉備不服氣:「你還好意思說我,你從小就在涿縣的院裡天天在躺椅上搖晃,搖了七八年,現在反說我奢靡?」

「哈哈哈哈!」

劉儉哈哈大笑:「你想要,跟我直說啊,別說是躺椅了,什麼桌子,凳子,馬札,衣櫃,椅子的,我能送你一大套!」

劉備還挺傲嬌:「不用了,俺現在也是州牧了,不缺錢使。」

「我前番派人送到青州的織布機樣本,劉伯安可看了?」

「自然是看了!效率非常啊,如今已經在青州普及了,青州錦的產量比起去年增加了近五成!而且依舊搶手,特別是往徐州和淮地輸送的最多,如今東海糜氏已經與咱們搭上了線,他們在南境的渠道甚廣,只需通過他們一家,就足夠銷賣青州六成的青錦!」

「東海糜家?」

劉儉慢悠悠地嘀咕道:「我聽說過,富可敵國,大家大業的,在徐州很有名的豪右之家啊。」

「正是,不過糜家的胃口太大,雖然我們的青州錦如今產量倍增,但多出來的卷帛,大部分還是被糜家收購了,劉伯安的意思是,若要青州錦廣布於世,不可單一渠道,來年還得減少糜家的份額,多拓展其他的下家才是。」

「哈哈哈哈!」

聽了劉備的話,劉儉樂的不行:「不想,劉伯安的眼光居然這般長遠,我看這州牧不適合他,若是讓他經商,不出二十年,他必能成為天下第一巨富也!」

劉備感慨道:「劉伯安確實是此道中的高手。」

「不過,煩勞兄長給我帶個話給劉伯安,還請他能夠暫時不要封了東海糜氏採購青州錦的數量,至少最近兩年不要減,雖然這多少違背一些商貿規則。」

劉備聞言奇道:「為何如此?」

劉儉有事也不瞞著劉備,隨即對他解釋道:「兄長可知我為何要成立以牧署為主導的河北商貿協會?」

「為何?」

「就是要將轄境內的重要資源和產業掌握在以官署為主導的國家手中,例如幽州的礦產,還有青州錦以及印刷業。」

「不是我自私偏狹,不願意讓利於民,只是有些關鍵性的產業,一旦流於民間,也不會使大多的黎庶受益,到頭來還是會被少數人壟斷,而一旦少數人壟斷了關乎民生國運的行業,那這些人就可以凌駕於國家之上,他們就可以憑藉他們手中稀缺的資源,來要挾國家為其更改政令,設置新規,使平民黎庶手中的資源更多的向他們手中集中,最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身為朝廷中人,身為地方之長,我不可使任何一個家族壟斷了事關國運民生的行業。」

劉備略有所悟,但他突然又想到了什麼。

「如今青州錦在徐州與江南大行其道,為士人追捧,其價值甚至超越五銖之幣,不久之後,青州錦必然成為東南各州民間的硬通之物!」

「這硬通貨,在咱河北境內,是由官署統一主導運作,但是在河北之外,卻可使某一家族頃刻間龐大,似徐州之地,陶謙年老,若使糜氏坐大……」

「嗯哼!」

劉儉輕輕地咳了一聲。

「兄長,你的心咋這麼黑?我可從來沒這般說過。」

劉備聞言氣的臉發紅。

乃公的……這怎麼成了我心黑了?

就在這個當口,卻見一名侍衛匆匆向著劉儉走來。

「主公,前線探子回報,有兩波使者,一從西來,一從南來,已經抵達冀南最近的義舍,並已經向當地縣署遞送了浮傳。」

劉儉問道:「是哪兩路的人?」

「長安使者秦怡一路。據說射聲校尉馬日磾隨行,另外還有從荊州來的宋忠。」

劉儉聞言有點頭疼。

他揮了揮手,讓那使者先行下去,隨口長嘆口氣。

劉備又拿起桌案上的一個桃子,問道:「德然,怎麼了?」

「又是奔著陳留王來的,定然是袁紹和長安那邊的楊彪通了氣,磨破嘴皮子也要勸我擁立陳留王。」

「你怕什麼,攆他們走就是了!難道還非得要見?」

劉儉嘆道:「要見的,眼下不能跟他們撕破臉,至少要讓他們覺得,擁立陳留王這事在我這可行,但我偏偏又不能立……」

「活的好累。」劉備一邊吃桃,一邊很誠實的道出一句。

「謝謝。」劉儉乾巴巴的回了一句。

隨後,他站起身,來到劉備面前,也拿起一個大桃,用力的咬了一口。

哥倆一塊在廳內「咔哧咔哧」的啃。

「這一次他們都是上了心的,楊彪那邊也不知用的什麼手段,竟能說服馬日磾隨行,同時還不能引起天子和董卓的疑心,那馬日磾乃是盧師師門中人,算是你我的師叔伯輩,不好落人家面子。」

「還有那個宋忠,乃是南陽章陵的大儒,聽聞其人著《太玄經注》九卷,《周易注》十卷,《法言注》十三卷。」

劉備揚了揚眉,道:「那又如何?」

劉儉嘆道:「關鍵,他也是一名古文經與今文經皆通的大儒!與我岳父一般,聽聞他平日教學授業之時,曾多有將今古文同體列於官學的倡議,乃是一名少有的古今文皆通的儒士,其人聲名雖不及我岳父,但世人也多有將他二人並列之舉,常言北鄭玄,南宋忠。」

「如今我岳父的鄭學融匯古今文之學,盛於兩方儒林,我身為鄭門女婿,也因此多遭士林中人推崇,我若冷待於宋忠,傳出去,容易被有心之人傳為我鄭學子弟不能容物,多少有些不妥。」

劉備「嘖嘖」嘆道:「你活的真累。」

「那怎麼辦?你幫我想個不累的辦法?」

劉備將桃核扔到了垃圾桶里,道:「簡單!你裝病,我和牽招代你接見他們,替你打發了,如何?」

「裝病?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料他們此來必攜重禮……」

劉備不耐煩地道:「哎,無所謂!我自行斟酌,到時候我幫你看看,都是些什麼禮物,是否要留下便是了,這點事你還信不過我?」

劉儉略一尋思,遂道:「如此也好。」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