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處死言官(這周很關鍵,求追讀)

「臣聞進言者,皆望陛下以堯、舜,而不聞責輔臣以皋、夔。何者?」

「陛下有納諫之明,而輔臣無容言之量也。」

「高皇帝鑒前代之失,不設丞相,事歸部院,勢不相攝,而職易稱。」

「文皇帝始置內閣,參預機務。其時官階未峻,無專肆之萌。」

「二百年來,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

「乃大學士張居正偃然以相自處,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諫官因事論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請即以祖宗法正之!」

張居正在內閣值房內,正雙手顫抖地再次念著司禮監送來的關於劉台彈劾他的初本。

這時,文書房太監走了來:「有旨意,宣元輔張先生覲見!」

張居正聽後自然知道是朱翊鈞是因何事要突然宣他,沒待念完劉台的奏疏,就拿著劉台的初本和自己已經擬好的一道辭官奏本,去了乾清宮。

「先生已經準備辭官了?」

朱翊鈞問道。

張居正先遞上了自己的辭官奏疏:「陛下聖明!國朝二百餘年,並未有門生排陷師長,而今有之。臣豈敢不守臣節,投杼而以身俯誹?故只能請辭。」

張居正說後,張宏就從張居正手裡接過了辭官奏疏,且遞給了朱翊鈞。

朱翊鈞展開後,直接翻到最後面,且執其硃筆,在後面的奏疏上親自寫下了「不准」兩個漂亮紅色大字,且直接將丟在了張居正面前:「不准!」

接著,朱翊鈞就道:「內閣聽旨,原河南道試御史傅以禎不必再審,以欺君之罪,斬立決!遼東巡按御史劉台亂制,有涉干預兵權而謀不軌之嫌,著錦衣衛立即押回京,斬立決!」

「另外,其父族、母族、妻族三代以內不准科舉!」

朱翊鈞說到這裡便道:「朕說過,他們個人或沒那麼壞,但不代表他們背後的黨羽就不壞,所以朕不以酷刑處死其本人,只棄市即可。」

「但其背後黨羽不能不有所懲戒!雖無法查清其黨羽有誰,但其背後族親姻親不能不問其過,而朕也不牽連無辜婦孺,只革其三代舉業之資格,以防其不正之家風影響世風!」

「立即擬成聖旨,下達有司!」

朱翊鈞也懶得再去問張居正是不是失算了,是不是該承認自己這個皇帝學生才說得對?是不是就不該對官僚集團這個整體抱有幻想,認為只要震懾住一個,其餘人就不敢說什麼了?結果呢,這次直接是你自己的門生開始對你發難了,接下來,是不是還有同年同鄉也向你發難?

畢竟現在無論他這個少年天子做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最終都會被認為是張居正的主意,都是張居正背鍋。

所以,朱翊鈞不會讓張居正難堪,也就直接下達了旨意,乾綱獨斷地要將傅以禎、劉台處死。

朱翊鈞在這之前沒有直接處死傅以禎,還給張居正面子,也是因為此。

「臣遵旨!」

張居正也沒以言官不當殺的理由來勸朱翊鈞。

因為他知道朱翊鈞為何這樣做,也知道這一切是為了改製成功。

而且是他自己賭輸了,低估了官僚集團這個整體群體的反動性,人家就是瞅准你不敢殺來壞你事的,不砍幾顆人頭,就只能功虧一簣,也不會因為沒砍人家人頭,人家就會感念你,將來不罵你,對你開恩。

所以,張居正也直接應了下來,且在回內閣後就擬起這樣的旨來。

張四維這時也在內閣見此問:「叔大,聖上召見你可是有旨意要宣布?」

「仆已請得旨意將傅以禎、劉台斬立決,三族三代之內不得科舉,以懲其黨!」

張居正說後,張四維怔在了原地。

沒多久,聖旨就到了六科,很快就到了刑部和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

傅以禎和劉台被判斬立決、三族三代不得科舉的旨意也在這一過程中,為滿朝京官們知道,自然也引起輿論大嘩,尤其是科道言官們。

「鉗制言路且不提,擅作威褔也不提,如今更是要直接殺言官,牽連進言者三族,江陵如此跋扈,置君父於何地?!」、

「大丈夫當仗節死義,豈能坐視江陵亂政!」

湖廣道御史朱南雍這時就在都察院因此事說了起來。

福建道御史景嵩聽後問道:「公以為當如何?」

朱南雍直接言道:「唯有去會極門伏闕,為傅、劉二公求情!讓兩宮太后知道此事,雖天子年少,被江陵夥同內閹蒙蔽挾持,但不代表兩宮太后也能被江陵蒙蔽挾持,只要我們上本伏闕求見天子和兩宮太后,則必能讓兩宮太后和天子知道江陵之罪!」

廣西道御史胡涍聽後點首:「有理!兩宮太后素來慈愛明惠,且守禮敦厚,而嚴教天子做仁德之君,豈會坐視陛下為江陵蒙蔽,而壞君德!」

「我去聯絡其他同僚,尤其是六科同僚,以使同去伏闕者更多,讓兩宮太后知道,外朝並非皆是他江陵一黨,甚至外朝諍臣早已不恥他江陵遠甚!」

朱南雍說道。

「好!我們先去東華門等著。」

胡涍附和道。

朱南雍說著就先出了都察院。

但朱南雍在離開都察院後並沒有直接去六科廊,而是先來了他自己之前來過的深宅大院內,見到了他之前見到的閣臣,且笑道:「閣老,如您所料,在下官倡議後,都察院這邊已有許多御史決定去會極門伏闕!」

「這就好!六科廊和翰林院也有人來回過了!現在就只等兩宮太后這股東風,你去告訴他們,你會去告知許駙馬和侯駙馬,讓他們先進宮求見太后,使太后知道他們伏闕的事,所以讓他們放心太后不會不出來干預此事,而不必擔心廷杖時無人會來救他們。」

這閣臣聽後說了起來。

「是!」

……

在文官們往會極門來伏闕時,已是這日下午。

天漸漸陰沉,越發的冷,彤雲密布,且不久就卷下漫天的鵝毛大雪來。

乃至宮裡點燈的小內宦剛出去一小會兒,就滿載了一身的碎瓊亂玉回來。

而此時乾清宮內,爐火正旺。

朱翊鈞正在張居正和譚綸的陪同下,給戚昌國、李如松、陳璘、麻貴、劉綎親自頒發著朱翊鈞之前要求兵部製作的軍功章。

軍功章以蟒玉為質,通過外表鑲金銀或黃銅來區分軍功大小。

而因這五人去年表現都很好,所領的軍功章也就都是鑲金蟒玉。

朱翊鈞將軍功章一一發到了他們手裡,且還給每人賜了一把繡春刀。

繡春刀在真實的大明朝,並不是每個錦衣衛,都會擁有的,事實上是高階錦衣武官才有的。

飛魚服也是一樣。

朱翊鈞親自授予這些人蟒玉軍功章和繡春刀,自然算是賜予其榮譽,以收被授予者之心。

「謝陛下!臣等定當盡忠王事,不敢懈怠!」

而在這幾名被獎掖的武將正北對著殿外紛紛揚揚大雪,佩玉持刀地,向立於殿中戴翼善冠著袞繡圓領曳撒且披著團龍大氅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行大禮時,張鯨這時疾步從殿外走了來,如一雪人一般匍匐在朱翊鈞面前,顫聲道:「皇爺!會極門外來了許多朝臣伏闕,說是為傅、劉二人求情,要面見皇爺,要揭露權臣嘴臉!」

咳咳!

站在朱翊鈞身後的譚綸因此忍不住咳嗽起來,且詫異地看了張居正一眼。

他今天一天都在忙著準備帶京衛武學的有功者進宮受領軍功章,也就還不知道朱翊鈞下旨處死兩御史的事。

「去看看!」

「都平身跟著朕去看看!」

朱翊鈞說後就先走了出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