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全軍到漢城過年

方逢時和潘晟皆看向了張居正。

兩人皆是張居正親信,自然是唯張居正命是從的。

而張居正本就是支持天子雜用霸道以安國立邦的,也就先拱手道:「啟奏陛下,臣認為,此舉合乎情理,宗主國自然有問罪藩邦之權,猶如父問子也,間雜以棍棒教之,也是望其成器。」

「好一個父問子!」

「先生說的極對!」

朱翊鈞笑著點首,然後道:「就這麼擬旨!對子邦雜以棍棒教之!」

「臣遵旨!」

張居正這時回了一句。

但接著,等到次日一早,張居正就因為昨日議軍機之事,而在文華殿西室對朱翊鈞道:

「啟奏陛下,現在樞密院分掌軍機票擬,故對軍機之事擬旨,再由內閣擬旨不甚合適,而易泄露軍機;」

「故臣請陛下乾脆將制敕房另設在一官衙,而選翰林詞章俱佳者,專於御前負責承命擬旨。」

「聖命不必再由內閣擬旨,內閣只票擬非軍機之政,且承接聖旨而安排六部執行即可。」

朱翊鈞聽後點首:「那就設侍御司於乾清宮西側內,由侍御司負責擬旨,先生仍舊以中極殿大學士為侍御司首席大臣,掌侍御司,以後內閣首輔皆領班侍御司;」

「樞密使同知侍御司,參議庶政;」

「再分任命一翰林侍讀或侍講學士任侍御司承旨大臣,專門負責擬旨,所擬聖旨交由先生與樞密使審定後,再交司禮監批紅,然後由文書房交由侍御司,且下發內閣或樞密院。」

「另再選若干翰林進士與武勛子弟到侍御司,以中書舍人身份觀政歷練和以備諮詢,如此,使將來文治武功皆能後繼有賢臣能將,以成帝業。」

張居正拱手稱是。

朱翊鈞這樣做,算是集中了大權於自己身上,但又沒太削弱首輔的職權,首輔雖然不能再票擬軍機方面的事,但依舊可以在侍御司以首席大臣的身份參議軍機,而便於將來有首輔想替皇帝改制時,還能繼續改制,而皇帝如果羸弱又想改制,也依舊可以依託首輔實現改制。

只是因為首輔只有參議的權力,所以皇帝一旦強勢,不聽首輔的,依舊能乾綱獨斷。

「再設一政事堂在乾清宮西側書房,相當於兩個官衙一個班子,政事堂專門作為朕與公卿大臣坐而論政的地方。」

「公卿大臣常設坐席之椅於御前,而學士和舍人則站立,首輔與樞密使分坐朕左右兩首席,且鋪軟墊,以示體恤執政首臣之禮。」

朱翊鈞可不想再通過廷議的方式來決策政務。

因為廷議是要御史和六科言官以及各部院堂官、乃至國子監祭酒、大理寺正卿這些官員都要出席,決議政務。

結果造成決策容易泄密不說,還容易造成許久都訂不了國策,甚至因為廷議的人太多而造成一直都有分歧,而使得許多政策最後都以不了了之。

其他不說,且說泄密這快,明朝後期很多對金戰爭都出現了朝廷這邊剛剛議定軍事計劃,努爾哈赤這些人就知道了計劃,最後造成作戰失敗的情況。

所以,朱翊鈞才不會再決策歸之於眾人,而設政事堂,只允許幾個重要的大臣與皇帝一起議定政策,減少泄密的可能性,也提高執政效率。

張居正沒有異議,他也知道廷議的弊端,也就繼續口稱遵旨。

至此,朱翊鈞的萬曆朝算是對中樞進行了一次大的改制。

侍御司的出現,是利於他將來直接通過控制幾個中樞近臣來掌控朝局的。

而在朱翊鈞決定讓李成梁問罪朝鮮,且改制中樞機構兩個月後的萬曆七年十月。

遼東,鐵嶺衛清陽堡。

大雪初停,天藍地白,晴光朗照。

而總旗張國忠,這時則著一身嶄新的靛藍色布面甲,右手扛著一把三眼銃在肩上,左手牽著一匹滿載物資的駱駝,朝自己面前的一眾普通衛所軍戶兵所住屋舍走來。

張國忠且在這時對一著破棉襖而瑟瑟發抖蹲在屋裡炕邊,向窗外探頭張望,還朝他露齒咧嘴而笑的壯年男子嚷了起來:「鍾老哥,帶弟兄們出來領糧和胖襖棉鞋與軍械!」

這本名叫鍾長東的男子聽後忙應了一聲,沒多久就帶著十個衣衫襤褸的男子出來,幫著張國忠卸下駱駝上的胖襖棉鞋軍械和糧食,只是在卸的時候,抖得積雪紛紛而落,不多時,就把張國忠的新棉鞋染成了白色。

張國忠正抖腳去雪,就聽得鍾老三說:「國忠,沒想到現在上頭會發下這麼多糧,胖襖也比往年厚實不少,這李總爺對我們真好啊!」

「這不是李總爺好,是皇上好,別搞錯了!」

「小心讓巡按老爺聽見了,又要告總爺黑狀!」

「總爺也會不高興,讓人覺得他不讓遼東軍戶知道大明天子一樣,你要是成了官,若說這話被總爺聽見,仔細他會讓人打你板子。」

張國忠忙提醒道。

「哎!我記住了,是皇上的恩德。」

這鐘長東應了一聲,且說了起來,然後就道:「當官就不敢想了,如今回來,能過日子就行,在外面流亡也不是人過的。」

張國忠則道:「你們當時要是不逃走,還待在鐵嶺衛,沒準現在也是跟我一樣當個總旗官,沒準伱鍾老哥還會比我強,畢竟騎馬都是你教我的。」

「這誰能想到軍戶的日子能好過起來呢!」

鍾長東嘆了一口氣,就道:「以前是窮的婆娘都娶不到不說,吃了上頓還沒下頓,想殺韃子立功,都沒力氣,也沒把像樣的刀和馬鞍,也就想著還不如去遼陽那邊給大戶養馬都比當軍戶好些。」

「但凡當時能過得下去,別說有沒有女人,只要不挨餓,有力氣在韃子來時護住老娘和一畝三分地,誰也不想離了這土生土長的地兒。」

「聽他們說,天子大婚沒多久,正是少壯之時,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呢,慢慢來吧,老哥遲早還是會當上官的。」

張國忠安慰起鍾長東來,又道:「不過,你們要是早回來三個月,就能趕上跟著李總爺去對戰土蠻四萬騎的大戰了,早就能立上功;以你的本事,沒準還能得塊蟒玉,天子有詔,得蟒玉者,以國士待之,見撫院大老爺都不用跪拜的。」

鍾長東只是咧嘴笑笑。

而待軍服軍械和糧食卸完後,張國忠就拿出名冊來,道:「開始領各自的餉和胖襖棉鞋吧,把舊襖都取下來,拿沸水煮一煮,這是上面要求的,說是殺看不見的蟲子。」

因遼東商業還不發達,軍戶們又分布比較分散,所以直接發餉銀不方便普通軍戶購糧,基本上也就都是衛所集中在商家手裡拿餉銀換糧,然後分發糧食出去。

只是有時候也會直接發銀,主要是看有沒有糧商運糧來。

沒多久,鍾長東等就換上了新的胖襖和棉鞋,也拿到了新的軍械,一下子仿佛就正規了不少。

而這時,把總馬世龍帶著一隊被綁著手腕的蒙古女孩走了來,對張國忠道:

「這是總爺分下來的,讓發給新回來的軍戶們過日子,用抓鬮的方式分,不管美醜,誰與誰配,就看上天的安排!」

「配好後就登入冊子,再等著明年開春,領新到的番糧墾荒播種。」

「是!」

張國忠拱手應了一聲。

鍾長東等聽後不由得笑嘻嘻起來,開始把目光往被押過來的蒙古女孩身上瞅。

只是這些女孩都蓬頭垢面的、面有菜色,有的還抱著髒兮兮的羊羔,也就看不清模樣。

但鍾長東還是忍不住笑著嘀咕道:「以前都是胡人搶我們的女人去,現在卻是我們搶了他們的。」

噠噠!

「總爺有令!各堡抽丁一半去都司集結!」

這時,李成梁的一家丁持令旗載雪而來。

馬世龍見此忙大聲問著這家丁:「李如彘(努爾哈赤),是又有大戰要打嗎?!」

李如彘忙下馬跪在馬世龍面前道:「回把總老爺,總爺說,奉旨集結大軍問罪朝鮮,全軍今年在漢城過年!」

大明遼東邊軍要在漢城過年,不知諸位在哪兒過年呢?無論如何,祝大家新年快樂!把上周加班加點存的兩章一起更了,然後作者也去過除夕了,容我放個半天假哈。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