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滋聽了王國光這話,也沒生氣,只笑道:「閣老說笑了,下僚可沒視公等為賊,而是視公等為君子。」

王國光呵呵冷笑:「既然不視公卿等為賊,為何幢幢官邸皆有防賊的巧思?」

李幼滋則故作不解地說:「不對吧?下僚一直是想著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彰顯君子之坦蕩無私,體現本朝執政公卿之清正廉明來設計官邸的。」

說著,李幼滋說著就指了一下眼前的官邸群,對張居正和諸執政公卿道:

「元輔與諸公請看,這每座官邸是不是都便於讓高牆上護衛諸公的緹騎,能看得見諸公每日如何因忙於政務而在私邸也還會召見屬僚的?而讓天子得以知道公卿兢兢業業之勞?」

「另外,這些官邸皆用高台寬階與高柱,是不是也很足以體現陛下於詔旨中所提的當彰顯我天朝上國大臣之氣派的諭示?」

「大司空沒有言錯,建官邸是今上的恩典,不是猜忌!」

張居正這時倒替李幼滋說了一句,且道:「連錦衣衛都只派在外面與高牆上守衛,不入戶,不立門,可見是願意相信執政公卿的。」

「元輔說的極是!」

張四維這時立即應和了一聲,且突然感慨道:「真正是皇恩浩蕩啊!」

說完,張四維就不由得望北一拜。

接著,張四維就補充道:「這官邸建的很莊重雅致,令人望之便覺澎湃,只是愧疚於心的是,仆並無多少建樹,而屍位於內閣,如今住進官邸,實在是不能當,以後只能兢兢業業以奉上,而或可對得起天子洪恩於萬一。」

張四維這麼一拜且這麼一說後,再加上張居正也先支持了李幼滋的說法,執政公卿們也就只得跟著拜了起來,且只說這是恩典,自己承受不起,只能以接下來更加認真工作的態度,來報答皇帝陛下。

只王國光在拜後瞅了張四維一眼,然後在趁著張四維被李幼滋領著去認次輔的官邸時,對張居正低聲言道:「叔大,蒲州,小人也,謹防將來反噬新政,當去之!」

張居正沒有表態,往前走了過去。

王國光見此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把手一揮,放在後面,瞅了張居正的背影一眼。

一時,參觀完各處官邸,諸公卿也準備回各自官邸時,張居正則突然拿出一道朱翊鈞已准他召集閣臣公卿商議接下來要推行之新政的密揭來:

「奉旨,而請諸公且先去仆之官邸,先議一議接下來要推行的新政,另外徐老先生也有信來給仆,也需大家一起說說,故且都先別回去,將搬家之事交給子弟婢僕們就是。」

除馬自強和申時行外,眾執政公卿聽後皆怔了片刻。

王國光則在這時先開口言道:「叔大!又要推行新政?如今府庫充裕,積銀已可供數年之需,也沒必要再改吧,總要給後來者一些立功立德的機會;且官邸都已設立了,考成法也因海公之功,甚為嚴格而使貪吏庸臣無所遁,故也不是不愁將來無可用之臣;何必由你我將這些事都為了,等清丈田畝的題本一上,也該想著悠遊林下,含飴弄孫了。」

「元輔乃公忠謀國之人,若還有要革除之宿弊,我們自然當為元輔驅使才是,否則何以對得起皇恩?」

張四維這時則也跟著說了一句。

「子維就不急著當國?」

王國光聽後問了一句。

張四維瞅了王國光一眼,急切道:「汝觀此言可笑!仆雖有蕭規曹隨之志,但也自知當國一事,無人能及元輔於萬一,故若能元輔一直當國攝朝事,仆隨時都能放心地辭官離去,而去含飴弄孫!」

「不必再言,是否推行新政,還不能定,今日只是議議。」

張居正這時說了一句。

於是,張四維和王國光皆沒再言,只是互相瞅了對方一眼,然後各自去尋別的公卿說話。

不多時,張居正與諸閣臣公卿就到了內閣首輔官邸的議事公堂坐了下來。

張居正自然是坐在主席,且讓方逢時陪在右側。

而張四維、王國光、馬自強、申時行、劉應節等則坐在了兩側客席上。

張居正先看向馬自強和申時行道:「兩位閣老出京巡視地方歸來,當已有所主張,且提一提,眼下本朝若要繼續推行新政,當行何新政,革何宿弊?」

馬自強先起身道:「既如此,鄙人就拋磚引玉,先提鄙人奉旨巡視地方後所悟。」

說著,馬自強就道:「以吾愚見,得益於天子勤政,元輔輔弼甚善,天下已是海晏河清,耕農不知饑饉,商賈不懼路遠,而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皆崇皇風,而逋賦也已大消,地方藩庫皆積蓄甚厚,常平倉也都谷盈如山,真無需要即刻革除之宿弊。」

「只是耕農雖不知饑饉,但未豐;商賈雖興,但未富;」

「故攤丁入畝,傷農甚重而不利保存耕農;而加征商稅又因富賈巨商多有豪強背景,而小商販卻同農夫一樣並未富足,所以加征也就只能落得個克削小民的後果;」

「思來想去,真要為將來計,再繼續改制,也只有取消優免,令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乃至也在隆慶二年令宗室於賜田外額外購買之田需繳納田賦丁銀外,當令宗室賜田也納田賦丁銀。」

馬自強說後,諸公卿皆沉思起來,既沒有冒然出言反對,也沒有冒然出言說支持,只看向申時行。

申時行也就跟著言道:「鄙人也和馬公一樣的意思,改制當取消優免,而令天下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加征商稅和攤丁入畝皆還不合時宜,攤丁入畝會苦了北地小民,而加征商稅會苦了南地小民,而唯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既不苦北地小民,也不苦南地小民,只苦官紳,或可再苦苦宗室。」

「為什麼要苦官紳,苦宗室,是國帑又沒積蓄,還是小民已難以生存?」

王國光這時說了一句。

申時行這時回道:「自然是為的將來。」

王國光道:「將來的事難道不能將來人為之,為何一定要現在就做,就一定要現在苦官紳,苦宗室?就算讓牛馬乾活,也得讓其歇口氣吧?」

王國光說完就看向在場諸公卿。

結果沒有一個表態,皆都一直盯著張居正。

張居正知道在場諸公卿不表態的原因,也知道王國光反對官紳、宗室一體納糧當差不是真的接受不了官紳、宗室一體納糧當差,所以,也表現出任何不滿的情緒,只道:

「既然兩位閣老巡視地方後都覺得若繼續改制當取消優免,那接下來要繼續改制,或許只可推行此政;」

「不過,陛下現在還不知道兩位閣老所提出的可推行宗室、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之政,仆也並非真的要奏請陛下繼續改制;」

「還是得先聽聽諸位的意思,如果諸位覺得不必推行,這改制就不必再進行,仆也當是時候還政於天子,但如果諸位覺得可以推行,僕少不得與諸公繼續辛苦一二,為陛下為社稷蒼生再苦一苦天下宗室、官紳。」

王國光依舊先說道:「那我不必說了,我已經說了,就看其他人了。」

王國光說著就看向張四維:「公是次輔,不說說話嗎?」

張四維兩眼放火一般地瞅了王國光一眼,道:「鄙人唯元輔之命是從!」

而其他人也因此都站了起來:「唯元輔之命是從!」

張居正:「……」

王國光見此也道:「難不成就我一人沒良心,只知道為宗室士紳說話?」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