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斬奸祭旗,戰艦啟航

吳惟忠這麼說後,柳希霖就沉吟了片刻,隨即道:「也罷!我朝鮮縉紳接下來嚴管一下各自府里的家奴,把逃奴懲罰的嚴一些,再加上宣撫減少了待遇,倒也可以避免大量家奴逃匿於釜山了。」

柳希霖說著就對吳惟忠執禮道謝。

於是,對朝鮮民夫工錢和待遇減半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吳惟忠和宋應昌在來到戚繼光這裡後,吳惟忠就把他的決定告知給了戚繼光。

戚繼光聽後點首道:「如此也好,有朝鮮官府幫著徵募民夫,就可以徵集到更多民夫了,以利於接下來征倭。」

吳惟忠和宋應昌點了點首。

接著,戚繼光就道:「根據錦衣衛提供的近些年來的這一帶海域情況,和俞老將軍那邊從寧波那邊帶來的消息,本帥決定,於五日後渡海,登陸平戶!」

戚繼光說著就看向吳惟忠:「你立即把命令傳達下去,吩咐第一批登陸的官兵做好準備!」

吳惟忠當即拱手稱是。

宋應昌也因此不由得神色激昂起來,看向戚繼光,道:「經略,請讓下官也隨第一批將士去平戶。」

戚繼光看向宋應昌:「給諫去做什麼,就不怕萬一真遇到神風?」

「經略不是說,這次渡海是根據錦衣衛提供的海域情況確定了的嗎,怎麼會有神風?」

宋應昌問道。

戚繼光笑道:「話雖這麼說,但海上氣象素來是變幻萬千,誰也說不準會不會突然出現這種妖風大起的情況。」

「如此,下官更得同去了!」

「因為下官帶來了一位極厲害的張神仙,能施法驅除海上邪風,讓他同下官一同去,自然能順利到達平戶。」

宋應昌說道。

戚繼光若有所思的瞅了宋應昌一眼:「這張神仙真能驅邪風?」

而宋應昌則道:「經略請細想想,昔日元朝十四萬大軍征倭敗於神風傳了多少年,就算您不信,底下的將士會不信有此神風嗎?這個時候,不應該讓下官帶這張神仙去穩穩軍心嗎?」

「你說的很是!出征之日,先請張神仙登船做場法事。」

戚繼光說道。

雖然這不過是方術,但對於當時的大多數人而言,卻是真的很有權威,不然邪教也不會那麼猖獗。

所以,戚繼光即便不信,也選擇了相信。

五日後,釜山一帶正是晴天,只見萬里碧空如洗,茫茫無涯的大海全是水。

而大明聚集於此的大量戰船此時皆在這時準備啟航。

而作為哨探性質的開浪船,更是已提前啟航,往水天相接處,行駛而去。

將帶著第一批官兵去平戶的吳惟忠,也在這時登上了自己的旗艦,一艘裝有三十二門大炮的雙層甲板大鳥船。

自朱翊鈞讓戚昌國等研製出相當於歷史上紅夷大炮類型的兩千四百斤重炮後,就讓水師也比照西夷改進了戰船,使得如今大明已在開浪船基礎上,造出了雙層甲板的大鳥船,且已讓這種船成為了大明的主力戰船。

因為這種船船頭尖細,且速度快,在海上行駛如飛鳥,所以被稱作鳥船。

當然,朱翊鈞也沒只滿足於讓自己大明的海上巨艦隻到裝有三十多門的雙層大鳥船地步,他的目標自然是要在將來造更大宏偉的戰船。

只是現在可采的木料有限,和技術人員有限,以及現實環境有限,朱翊鈞也就還沒讓兵部沒有斥巨資造更大規模的巨艦,如三層甲板裝百門巨炮之類的巨艦。

畢竟現在在亞洲,能對大明水師形成挑戰的也就遠道而來的只有西夷,但西夷正因為是遠道而來,所帶來的船隻基本上以商船為主,自然所帶來的主力戰船噸位也就不怎麼大,最大的也不過是雙層甲板。

所以,以大明現在的戰船實力,用雙層甲板而可載二三十門兩千斤以上重炮的大鳥船做主力戰船,在亞洲壓制西夷且橫行霸道還是能做到的,何況大明還是主場,數量上也能足以壓制西夷。

因而,朱翊鈞也就還沒到把戰船直接升級到十七世紀中葉那種載百門重炮的一級風帆戰列巨艦。

畢竟,搞巨艦也很費錢啊。

儘管現在是張居正等重視武備的改革派文官當國執政,沒有和朱翊鈞反著來,但也不代表他們真的願意讓皇帝好大喜功到把大量銀子用在打造實際意義不大的超級戰艦上。

而對於目前主要作戰的敵人,即倭寇水軍,大鳥船就更是足以應付了。

因為現在的倭寇水軍連火炮都很少,大部分還在用弓箭,所謂被倭國大名大量使用的鐵炮也不過是從葡萄牙人那裡引進的重型火繩槍。

所以,大明現在在水上是不用擔心倭寇的,唯一可能在水上需要擔憂的麻煩就是遇到颱風。

話轉回來。

此時與吳惟忠一起登船的就有宋應昌和那張神仙。

「押上來!」

吳惟忠在登船後,先下達了處決姦細的命令。

因大明有不少權貴豪紳在暗地裡與倭國走私貿易,所以對於大明徵倭這麼大的動作,倭國是不可能不會提前警覺到的,甚至早就已經有不想讓朝廷贏進而讓他們失去獨占對日貿易的國內權貴豪紳們,讓倭國大名提前知道了大明可能要征討他們的事。

再加上,倭國目前正處於戰國時代,倭國的許多貴族即大名作戰經驗豐富,也知道用情報戰,不少大名如島津家的許多大名更是用情報戰的高手。

另外,在這個年代,漢人的民族意識還沒完全建立起來,還是家天下的時代,許多漢人自然也已經投靠了倭國,也願意為這些倭國大名做間諜的,只要倭國大名給他們足夠多的好處。

所以,倭國自然也早就安插了許多朝鮮姦細、漢人姦細來釜山打探大明徵倭官軍的底細。

只是戚繼光、吳惟忠這些大明帝國名將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錦衣衛也不是吃素的,都知道情報戰,都在認真地反間諜,也就抓到了不少姦細。

按照戚繼光的鈞令,這些被抓到的姦細是要在出征時被用來祭旗的。

因而,吳惟忠這時也就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沒多久,一干漢奸、朝奸就被帶了上來,且被勒令跪在了甲板上。

「斬!」

吳惟忠喝令了一聲。

唰!

唰!

唰!

頓時,一道道刀影朝天劈下,大量人頭落地。

這些被發現間諜盡皆身首異處,血水頓時塗抹滿整個甲板。

登船的所謂張神仙,則在這時開始按照計劃做起法來。

一時,船上就頓起了大量黑煙。

把四周船上官兵看得一呆,隨即都高興的喝起彩來。

「風順,風緩!」

張神仙念了幾句後,一時就對吳惟忠說道:「可以啟航了。」

吳惟忠聽後點首,就當即命道:「升帆起錨!」

頓時,桅杆吊斗上的哨兵就舉起了令旗,打起了升帆啟航的旗語。

「升帆起錨!」

「升帆起錨!」

不多時,其他各帆船上都傳起了明軍水師軍官的命令聲。

於是,宋應昌在這時就看見許多船上的己方士兵頓時在跑到甲板上,盡皆精神振奮,似乎真的相信了張神仙的法術,認為不會遇到颱風,而都認真地做著自己負責的事。

然後,宋應昌就見已有好幾個人把車關棒轉動了起來,而使得木滾發出了嘎嘎刺耳的聲響,且多久,一艘艘戰船邊就有一根根鐵鏈也就從水裡冒了出來,如一條條黑色小龍出水一般。

沒多久,船隻就開始慢慢離開港口,然後朝著微明的魚肚白天際而來。

彼時月掛於西,山影倒映于海,一張張巨帆遮住雲翳,海鳥徜徉其間,不時傳出幾聲鳴叫聲。

而第一次來釜山勞軍的朝鮮官員柳希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巨艦,也就站在岸上,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些巨艦離開:「幸我殿下甘願為天朝走犬也!」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