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明沒有對張世揚說的事情,是新的坦克裝甲師配額手冊已經正在擬定之中了,而新的裝甲師,額定擁有360輛各種型號的坦克,大明帝國擬定要組建10個這樣的新式裝甲師。

新的裝甲師擬定要裝備300輛新式的2號坦克和2號突擊炮,剩下的坦克由現役的1號坦克作為偵查車輛補充,這也就是說,在未來的一年之內,大明帝國要至少生產3000輛2號坦克,才能夠完成裝甲部隊的組建工作。

同時,還要為這些裝甲師配備能夠跟上作戰的10個裝甲步兵師,預計採購整整3000輛各種型號的裝甲車和摩托,讓裝甲步兵師擁有伴隨坦克部隊作戰,在必要時刻又可以單獨作戰的樣式。

這種新式的裝甲步兵師要裝備45輛,也就是一個營的2號突擊炮,還要儘可能的配備汽車牽引式150毫米口徑火炮,已經150毫米口徑的自行榴彈炮。還有獨立的反坦克炮部隊以及防空部隊,可以與坦克部隊一起向敵軍陣地發起進攻。

為了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計劃,大明帝國的工業部門要開足馬力,在未來的一年之內,生產整整5000輛2號坦克的底盤,還有3000輛其他型號的裝甲車。算上一些雜亂的小項目,大明帝國僅僅裝甲車輛就差不多有一萬輛的缺額,而這一切卻只是一個開端。

因為,大明帝國有整整150個師的常備兵力,將其中20個師變成裝甲師和步兵裝甲師,也只是達到了百分之十三的比例而已。依舊是說,在投入了整整1萬輛裝甲車輛之後,大明帝國也只將自己所有部隊中的十分之一多一些,變成了現代化的機械軍團。

而為了這十分之一的軍隊,大明帝國要付出的代價可謂是金山銀海一般。部隊的裝備,永遠不是一錘子買賣那樣的簡單,這些裝備需要保養和維護,需要更新和換代,更需要淘汰還有補充,所以要想讓大明帝國的裝甲部隊維持在3500輛坦克左右的規模上,需要投入了差不多就是4000輛甚至是4500輛坦克的開銷了。

畢竟有的坦克會因為使用報廢掉,有的發動機或者變速箱會損毀――在遼東戰場上,大明帝國幾次戰役之中,差不多就有500輛各種坦克裝甲車輛損毀報廢,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夠維修並且重返裝備序列。

而在未來,步兵的裝甲師擴建並非是大明帝國唯一投入金錢的項目:海軍戰列艦項目也已經開工,新式的戰列艦也已經建造了超過一半;同時需要改進的,還有大明帝國的空軍裝備。

比起海軍那固定的幾艘戰列艦的投入來說,空軍設備的更新換代才更加讓人絕望,新式的TY-3型發動機的問世,讓大明帝國手裡裝備的破空型戰鬥機一下子全部都過時了,甚至連剛剛試飛沒有多久的破空2型戰鬥機,都同樣變成了雞肋。

在空軍幾個有識之士的推動下,一份報告提交給了大明帝國的京畿安全部門,這份報告論證了新型的高速轟炸機空襲京畿的可能性,因為畢竟安運1型運輸機確實有能力改裝成攜帶炸彈的轟炸機,它的速度也足以甩開大明帝國的破空1型戰鬥機,安全進入到京畿領空。

所以在朱牧還不知道的時候,大明帝國的空軍就提交了一份要求採購更新式戰鬥機的報告,而且兵部還同意了這份報告,支持並且撥款資助了破空2型戰鬥機的重新研製。

這個計劃花銷的金幣可不比陸軍少,甚至遠遠超過了外人的想像。因為新的動力的誕生,原本差不多已經定型的破空2型戰鬥機要重新開始設計,在保留全金屬蒙皮的基礎上,全面加強機體結構承重,還要重新設計飛機的重心還有可操作性。

在沒有計算機,設計飛機也只能依靠設計師們手工繪圖並且人工測量推算飛機結構的時代里,更改一架飛機的重量還有結構,差不多也就是在重新設計一種新式的飛機了。所以大明帝國的航空研究機構一邊罵街,一邊激動的開始了新式飛機的重新設計。

罵街是因為他們之前的設計全部都付諸東流了,連續十幾個月的努力全部化為了泡影。而激動的是,他們新的動力系統,也就是讓他們更改全部設計的那套TY-3動力系統,竟然有足足1100馬力那麼恐怖的動力輸出。

有了這款1100馬力強勁發動機的加盟,新的大明帝國的戰鬥機飛出500公里以上的時速來,可以說是已經確定的事情。而如果飛機設計的合理,甚至達到550公里以上,都不是什麼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帝國的空軍部隊甚至開始幻想起自己獨立作戰的畫面,他們甚至一口氣提出了生產雙發高速轟炸機,轟炸敵國的「空軍戰略計劃」。不過這個計劃很快就被大明帝國的兵部給否決了,理由只有一個非常讓人絕望的詞彙:「沒錢!」

是的,大明帝國確實沒有錢了,即便有資本家們龐大的支持和投入,即便有皇帝全力的支持,可大明帝國在未來兩年內需要生產的軍事武器裝備,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新軍雖然戰鬥力驚人,卻好像是一頭屯金巨獸,每時每刻都在耗費大明帝國的國庫,而海軍空軍也同樣如此,整個軍隊都在颳起申請新式裝備的旋風,而這股旋風的核心無非就是金錢二字罷了。

新軍的訓練,要消耗的彈藥和多發的薪酬,都比傳統的明軍多上一個級別,而同時消耗折舊掉的武器裝備,也是不計其數的。加上許多之前不曾有過的裝備投入,數以百萬計的金幣在一夜之間就被蒸發得一乾二淨。

看上去數百萬金幣確實不少,可聯想到司馬明威給他的新2集團軍裝備了100輛1號改進型坦克,就發現這數百萬金幣其實根本就不經折騰。海軍幾艘戰列艦的建造,同樣是一筆數以億計的巨款。而空軍方面還沒到花錢的時候,等到新式戰鬥機量產,數億金幣被花個一乾二淨,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而遼東方面,賑濟災民的錢糧也是重中之重,朱牧甚至為了這筆款項,暫停了紫禁城乾清宮的修葺工作。可是這依舊杯水車薪,根本無法緩解明年大明帝國入不敷出的實際情況。

經濟形勢太不景氣,也是朱牧現在鬧心的原因之一。戰爭讓大明帝國的經濟出現了波動,甚至影響到了一些地區的投資和發展,現如今大明帝國還在受到各國暗中聯合的抵制和制裁,出口連續兩年呈下降萎縮的趨勢。

經營一個國家,可比打遊戲維持收支平衡艱難複雜多了。基礎建設的投入讓大明帝國嘗到了甜頭,也讓這個國家背負起了一筆巨大的維護費用,比如說公路,它並非是修好了就一勞永逸的項目,每一年還要維護和保養。

同樣的,道路需要錢來支持,電網也需要錢來養護,城市的下水道系統、郵政還有運輸系統、自來水系統……每一樣都是一次性大投入,沒完沒了的小投入。人們已經過慣了方便的現代化生活,哪一個也無法停止下來。

朱牧突然發現,並非是自己英明神武,而自己的父皇或者說皇爺爺們短視昏庸。而是即便在這個國家上做一個小小的改動,都會掀起震動,退到無數塊多米諾骨牌。他妄圖建設新軍並且發展國家軍力,卻最終發現自己掀起了一場革新風暴,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統統都要變革發展。而推動這些東西的發展,無一不需要海量的金錢作為支撐。

「未來一年,在軍隊內進行培養和教育的事情,不能放!絕對不能放……」坐在會議桌前的朱牧收回了自己的思緒,看著首輔王劍鋒,次輔馬斯元,還有黃堯,葛天章,張淮,白飛這六個內閣大臣,開口說道:「這筆經費又不多,內閣就認下來吧?」

「陛下!」葛天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開口緩緩的勸諫道:「這一筆開銷雖然不多,可也是少數幾個臣下們認為可以延後執行的新政了。其他幾個項目陛下也說動不得,那就只好將培訓延緩一年的時間了。」

朱牧擺手否決道:「這如何可能?新軍之所以稱為新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制度為新,裝備為新!如果新軍士兵不進行額外的培訓強化,如何掌握新式設備?這豈不是讓朕的新軍打了折扣?」

「陛下!這也不能打折扣,那也不能打折扣,這明年的軍費已經超標了整整一倍,一方面是對國家壓力太過,另一方面,我們也很難向其他國家解釋,我們這麼做,究竟想要幹什麼啊。」王劍鋒原本就是一個主內政而非主軍事的閣臣,他想的並非是軍事上的事情,而是經費增加對整個國家的影響。(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