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只有這麼大,所以當一些國家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出過剩的產品之後,滯銷的商品就會督促這些國家,想辦法將投入的成本回收過來,以形成更良好的循環和發展。所以向生產力不足的地區傾銷自己的商品,就成了先發達起來的地區或者國家,為自己造血或者叫掠奪的重要環節。

而如果這個世界上發達起來的國家越來越多的時候,有些人就會發現,競爭已經從各個領域開始,產品變得不再那麼容易脫手,而消化過剩產能的地區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間,矛盾也就隨著產生。

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比較克制,希望通過正常的途徑和商討談判來解決問題,不過很快這種平和的手段就會被人唾棄,因為無休無止的妥協會磨平每一個人的耐心。於是另一個更直接更古老的方法進入了人們的選項,從蠻荒時代就是人類解決爭端重要手段的「武力」!

當一個國家做著戰爭的準備的時候,其他國家為了自保只能被迫一起做戰爭準備。然後大家恐嚇自己的對手,互相展示自己的力量,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最終因為想要在武力方面取得優勢,以保證自己在恐嚇別人的時候更得心應手,或者在應對別人的恐嚇的時候底氣更足,大家都會投入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繼續做好戰爭準備。

故事的結尾,或者說另一個故事的開篇――平衡會在下一秒鐘被打破,總會有一個國家自認為自己做好了戰爭的一切準備,於是戰爭爆發,一場資本推動的戰爭拉開序幕,人類的文明陷入一個低谷……或者說,進入另一個高峰。

最先發現自己需要一場戰爭的,是曾經用戰爭解決過問題,現如今又發現自己有能力用戰爭解決問題的大明帝國資本家們。他們為傾銷自己的物資發愁,認定了一場戰爭可以消耗掉他們的物資,並且讓這些物資變現成可觀的風險投資收入!

不要嘲笑資本的冷血,也不要去指責資本的無情,因為無論如何對資本來說,戰爭絕對是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一場生意!是的!一場生意,僅此而已!血腥殘酷到讓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去死的戰爭,僅僅只是一場遊戲而已。

在戰爭的準備階段,不論是國家投資還是借款,國內大部分被生產出來的物資,事實上就已經被消化乾淨了。所以從籌備戰爭開始,資本就在賺錢,而且是大賺特賺。

緊接著戰爭爆發,物價飛漲物資短缺,大家能做的事情無非是開足了馬力生產,在戰爭時期即便是平日裡不起眼的東西,也都能賣出黃金的價格來!而同時,戰爭消耗掉的東西都有國家來買單,資本是穩賺不賠的。

接下來,戰爭分出勝負,無論是輸掉的一方還是贏了的一方,都需要撫平戰爭帶來的創傷,走出戰爭留下的陰影,這一切當然還需要資本去投資去運作。勝利國家的資本在生產消耗再生產的節奏里不斷壯大,能依靠勝利的影響迅速占領更多的市場。

即便是輸掉戰爭的國家,其內部的資本依舊存在,在一片廢墟上崛起,生意也更好做一些!只要生產的商品物資有人消費,擁有比戰前更多資金和技術積累的資產當然會迅速崛起,為下一場雪恥的戰爭繼續做準備。

看,整個流程,資本本身都是不斷壯大的,一場戰爭能夠清空積壓重建市場,讓整個資本都格式化回檔並且重新發展。唯一的損失,只不過是無數生命罷了……在人類進步資本壯大還有統治階層的慾壑難填面前,人命這種東西,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我們應該和大英帝國聯手!他們應該知道,大明帝國如果一旦西進,脆弱的歐洲沒有我們作為屏障,一定會再一次被大明帝國占領……而這一次,大明帝國可沒有那麼容易被趕走了!」莫斯科公國的首都,莫斯科城的皇宮內,莫斯科大公的首席大臣布羅斯?扎伊采夫對弗拉基米爾七世勸諫道:「僅僅依靠我們,是不足以抗衡大明帝國的西進的,我們要拉上能夠拉上的所有人!」

弗拉基米爾這個稱號,是莫斯科公國在成立的時候,追溯自己歷史淵源的時候,對莫斯科大公國的一種「繼承」。所以莫斯科公國的皇帝自稱弗拉基米爾,從開國皇帝一世,一直傳承到了今天的七世。

弗拉基米爾七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對自己首席大臣的意見非常的贊同,他也知道僅僅憑藉著一國之力,是完全無法應對大明帝國的舉國入侵的。所以他開口吩咐道:「立刻派遣特使,我希望可以同時進行……」

「首先,派遣特使到大明帝國去,我希望可以和大明帝國簽訂一個互不侵犯條約,確保兩國之間的邊境安全!」弗拉基米爾七世是一個中年人,他考慮問題要更全面更穩健一些:「能夠和大明帝國遞交和平條約,至少不是一件壞事。」

說完之後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其次,我們要和德國還有奧匈帝國進行同樣的談判,如果大明帝國執意西進的不利情況發生,至少保證我們的西部邊境安全!」

說完之後,他想了想,又伸出了兩根手指頭來,開口補充道:「將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工廠還有設備,想辦法弄到西部來……我需要確保戰爭狀態下,本國的工業體系保持完整,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讓大明帝國看到我們抗擊的決心!」

「最後一件事,給聯合大英帝國還有法國,錫蘭,甚至是美國和日本,向蠢蠢欲動的德國施壓……讓他們妥協,並且和我們簽訂防務條約。」弗拉基米爾七世安排好了應對措施之後,才開口問自己的大臣布羅斯?扎伊采夫:「在邊境地區的軍隊部署,進行的如何了?」

「我們已經在東部防線上部署了110萬精銳部隊,如果大明帝國開始集結兵力,短時間內我們還可以向那裡增援90萬人……」扎伊采夫聽到自己的皇帝陛下如此問自己,趕緊開口回答道:「我們生產的T-30型坦克之中,有1100輛部署在了東線方向上,另外還有500輛最新型的T-31,那可是足以稱作巨無霸的無敵坦克,我們不會輸掉戰爭的,陛下!」

「以防萬一,再訂購300輛T-31坦克,我也很想看一看,我們莫斯科公國的坦克設計師們,對坦克戰的理解,比起大明帝國的同行們來,是強是弱!」弗拉基米爾七世昂起了下巴,堅定的對自己的首席大臣說道。

為了抵禦大明帝國可能的進攻,莫斯科公國在中西伯利亞修建了一個寬大的正面防禦地帶。因為這裡物資緊缺,所以大部分工事只是由戰壕鐵絲網還有雷區組成,可是在這些防線之中,莫斯科公國還安插了幾個巨型要塞,在這些要塞的附近,集結了用來反擊的裝甲部隊――大明帝國想要撕開這條防線,可能並麼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原本莫斯科公國還想在這條防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無奈這個時候在西線的德意志帝國卻蠢蠢欲動起來。德國皇帝正在歐洲積極遊說奧匈帝國,組成對抗英法聯盟的大歐洲聯合。

在大明帝國擴軍備戰的緊要關頭,傳統的歐洲四強卻兩兩結盟,展開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對立,這讓處於風口浪尖上的莫斯科公國開始擔憂起自己的西線來。因為和傳統的英法聯盟旗幟鮮明的反明態度比較起來,新興歐洲強國德國和奧匈帝國顯然對大明帝國的態度就曖昧得太多太多了。

萬一大明帝國和德國達成了協議,兩翼夾擊莫斯科公國,那對於莫斯科公國來說可就是一場滅頂之災了。所以弗拉基米爾七世決心在戰爭到來之前,給自己拉一個堅實的盟友,至少保證自己在未來的戰爭之中,處於一個單線作戰的有利位置。

顯然,為自己在可能到來的戰爭中尋求一個有利位置的國家並不只有莫斯科公國一個,弗拉基米爾七世派出的特使還沒有動身,來自鄂圖曼帝國的特使就來到了莫斯科城下。盤踞在中東的鄂圖曼帝國也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戰爭,並且為了穩住自己的北方,選擇了和莫斯科公國遞交盟約。

「鄂圖曼帝國?看來他們也在積極的籌划著對中東小國還有蘇伊士運河的戰爭啊……」弗拉基米爾七世眯起眼睛開始盤算起自己的想法來:「我這麼積極的謀劃同大明帝國還有德國的結盟,不就是在給自己南下爭取時間麼?」

在莫斯科公國的戰略計劃里,南面的鄂圖曼帝國,才是他們砧板上那隻待宰的羔羊啊。冷笑了一聲,弗拉基米爾七世打定了主意,才開口安排道:「安排時間,讓鄂圖曼帝國的特使來見我吧……我們兩國之間,當然要簽署一份互不侵犯條約才行!」(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