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科隆納公爵夫人

今天先發一章防盜,電腦壞了,明早提去修,不是大問題我就爭取在下午一兩點的時候更替,要是有問題,我去網吧更新就要慢點,晚間八點前再更替,抱歉啦。

中世紀的鎧甲體現了無休止的戰爭。很多畫作中亞瑟王全身頂盔置甲,威武非常。實際上,直到1550年前後歐洲才出現全身防護的鎧甲。亞瑟王是反抗羅馬統治的鬥士,約為公元6世紀的人物。威爾斯人所稱的巨龍之王尤瑟,不列顛之夫也是他了。在那時充其量穿的是皮甲,或者環狀甲。鏈甲和胸甲其時連羅馬人都沒有,哪裡輪得到哈德良長牆外放羊的蠻族。據典籍記載,529那年天呈異相,彗星襲月,火山隆隆,黑暗時代隨著亞瑟的死而開始。早期的鎧甲由主婦製作,硝制過的皮革為底,棉織材料為里。除非不得已,沒人願意平時穿著鎧甲,因其夏熱冬涼,極不舒適。

皮甲:製作較簡單,將獸皮晾乾,上油鍋煮;再晾乾,揉軟,縫紉即成。基本不具備防護力,穿著難受,容易擦破皮膚,多數裝備弓箭手與工兵。

環狀甲:將數圈鐵箍套在皮甲外,即是環狀甲。一定程度上可防備刀劍的砍劈,但當胸溯來就無能為力,亦不可當弓箭與矛刺甲塊釘在皮革上,可以防護從上方及前方來的打擊,如果穿過板甲的接縫或從下方捅刺還是可以造成傷害。歐洲很少,所常見的是日本,足輕騎兵穿的都是這個,原哲夫的作品中較多,看起來烏光錚亮是因為刷了一層漆。

鎖子甲: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但弱點是其柔軟。用打擊武器猛劈力砸,穿著鎖子甲一樣難以倖免。製作相當複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鱗甲:可被視作板狀甲的改進,原先裝甲塊為皮製,現改鋼片;原先關節處內襯為亞麻,現改鎖網。總是過渡產品,所見甚少,頗像三國連環畫中的裝束。

胸甲:名為胸甲實則遮蓋的範圍更廣,軀幹、四肢都用整塊厚重的鋼鎧包裹,關節仍用鎖子裝具。防護亦極為完善,大多數武器再難構成威脅。

全身甲:鎧的發展終於到達頂點。這種為每名騎士量身定製的裝具連人帶馬都裹在鋼甲中,關節處亦是極為複雜的鋼套與螺栓。每套鎧甲都有主人所取的愛名,一如騎士的坐騎與佩劍。從長弓或弩中射出的穿甲箭在遠距離上也只能鑿出小孔,別的武器更如隔靴搔癢。分量反比鎖子甲為輕,穿著更舒適,因為重量由軀幹與四肢分擔,不再單單壓在肩膀。缺點還是其重量,全重50公斤以上,不包括馬鎧的分量。三四個訓練有素的侍從為騎士套上鎧甲要三個小時,自己在戰場上想鬆開根本不可能,接合處都用螺絲上緊。順便提下,螺絲起子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應運而生。阿金庫爾戰役是重裝騎兵的噩夢,那裡連續下過兩周的暴雨。當騎兵從兩翼包抄時陷入了泥沼,戰馬紛紛被英國的長弓射倒。泥濘中掙扎的騎士無法自己站起身來,而被對方的匕首輕易的解決。

蠻人鎧甲:由野蠻人在他們的聖地發現的特殊金屬(隕鐵)打制而成,特大的的型號也只有野蠻人可以穿得上。特殊效果:對於普通攻擊免疫,有禦寒效果。頭盔:從維京海盜的牛角盔到法國步兵套在頭上的鐵鍋,頭盔的式樣千奇百怪不一而足。總的功用是為頭部提供防護,有頂部的主體,兩側及後面的護翼。環狀甲的肩膀以上有一圈鐵皮保護頸部,與頭盔相連。歐洲的盔上修飾成分不多,羅馬人青銅盔上高高的頂飾較為別致,但青銅盔重達10-20公斤。後期重騎兵的頭盔用鋼片拼合,就輕巧許多。盔上開一條細縫,可以從中張望,這時期的頭盔尤其注意對咽喉、兩翼和眼部的保護。縫越小,防護性越好,但視角顯然受更多限制,要求不同,務求平衡。盾:厚木板製成的簡單護具。講究的外麵包鐵,形狀各異。一般左臂持盾,右手持武器。中等大小的盾即可抵擋幾個對手的攻擊,也能有效的擋住普通的弓箭。

巨盾:亦稱塔盾,出現多在早期。羅馬的軍團靠它組成烏龜陣,斯巴達戰士與祖魯人也多有使用,特洛伊戰爭雙方都用這種一人高的盾。背面有條皮帶,挎在肩上,整個人都能躲在其後。這種盾如此巨大,以至於影響自己移動,若在撤退時就要將之丟棄。斯巴達人的豪語是:「帶著我的盾凱旋,或者躺在上面歸來。「

小圓盾:騎兵使用這種盾的較多,因其背面有扣,可套在臂上不影響行動。提供最低限度的防護,可抵禦劍或釘錘等近戰兵器。

手套:複雜精巧的防具。鋼製的指套用皮革與鎖網相連,可以用來握住對手的兵刃而手指不被割傷。騎士的禮儀中,扔出手套表示要求決鬥。這樣的傳統被後來的劍客保持下來,他們在決鬥前交換自己的白手套,意思是:「擦亮你的劍。「

馬鎧:戰馬常要求與主人相同甚至更高的防護,騎士的本事全在馬上。為坐騎製作馬鎧是件艱苦的工作,胸口脖頸的部位用鋼甲,後胯等處用鎖甲,還要加上各種飾帶。但坐騎還是最容易成為對方弓箭手的目標,長弓或十字弓的利箭未必能直接貫穿騎士的重鎧,射坐騎卻綽綽有餘。更有甚者,條頓武士用力擲出的雙手斧可將騎士砸下馬,或直接折斷坐騎的脖子。

弓弩篇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弓者,揉木而弦之以發矢。最簡單的曲射武器,常用於射程較短,精度要求高的場合。弓非到用時,不可輕開,否則弓弦會失去張力。一般也不能遇水,下雨天要將弦取下。合成弓除外,水會使得弓體易折,弓弦變松。對於身披鎧甲的對手而言,弓箭構不成大的威脅,除非長弓或十字弓。平時弓箭只是用於射獵,戰時常由為數眾多的弓箭手齊射方能成為戰鬥力。克雷西戰役後有個名詞被廣泛的使用,「冰雹般的箭雨「(Hailofarrows)。弓箭手通常身著輕裝,沒有盾,但有簡易的自衛武器,如匕首或者短劍。弓箭手常列成橫隊,陣地前埋設木樁,用以阻止騎兵的突擊。當箭射完,他們就撤退。弓常有以下幾種:

普通弓:侵徹力與射程一般的弓,最常被使用。射程常在50-80米左右,弓體用紫杉木或岑木彎曲烘製。輕裝的弓箭手較多使用這種弓,因為成本低廉。射箭時朝天開火,等箭自然落下。因為正面多有盾牌的防護,從天而降的箭雨不易躲過,且落體中增加了速度。箭保存在箭壺中,戰鬥後撿回。每壺弓箭通常是12支,一般的戰鬥齊射3、4輪後騎步就開始突擊,基本不會有箭射完這種情況出現。長弓:用的同樣是紫杉木或者岑木,但弓體常達1.8-2.2米。使用者要求相當的身高,1279年要成為長弓手的要求是身高175公分以上;還要較強的臂力,開弓時的張力高達170磅。長弓的箭亦是特製,箭頭鐵鑄,可以輕易貫穿騎兵的胸甲。當然,更常用的戰術是射擊坐騎,掉下馬的騎兵基本不能再發揮作用。長弓的射程高達300米以上,但弓箭手平時要保持更多的訓練以保證在遠距離上的射擊精度。從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到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英國的長弓導致了重騎兵與十字弓的淘汰。最優秀的長弓手來自蘇格蘭,他們最早使用這種武器射擊野狼保護自己的牲畜。

合成弓:顧名思義有多種材料製成,通常核心還是岑木等柔韌性好的材料,也有用角質;外面捆綁較硬的木片如椐木,用荊棘的內層粘合;最外包以牛筋。製作工藝要求極高,工序複雜。筋腱和角質具有正反兩面相等的彈性,故製成的弓柔韌性極好,不易折斷,兩端可以彎到一處。這種弓有兩種型號尺寸:一是尺寸較小,張弓後寬度只有50公分左右,弓弦繃得極緊,配用的箭約45公分,稱為斯基泰弓。7世紀的匈奴、12世紀的蒙古遊騎兵使用這種武器。射出的箭在近距離內能穿透一頭野牛,煞是驚人。有效射程為60-80米,最遠處可達200米;另一種尺寸較大,張弓後約寬1米,弓弦繃緊程度稍次,配用的箭長70公分,11世紀亞述人的弓和波斯人的弓屬這類。值得一提的是,亞述與波斯的騎兵都善於在高速疾馳的坐騎上回身返射,給對手來個措手不及。

竹弓:聽上去比較簡陋,確實也是。日本的武士使用過,箭頭鐵制或者角制。從高速奔馳的戰馬上射出,射程可達30英尺左右(遜呀遜)。

十字弓:通常分兩種,便於攜帶的被稱為輕型十字弓;重型十字弓裝置在城樓上,分量可達70磅,如亞歷山大的攻城弩,中國的床弩。輕型十字弓彌補了普通弓箭殺傷力與射程的不足,可達350米。不需要什麼訓練,隨便一個躲在灌木從中的農民就可以結果一個貴族,所以在15世紀,十字弓在歐洲是禁用的。「最低賤卑怯的手可以奪走最英勇高貴的生命。「重型十字弓弦則由彈簧鋼製成,要用絞盤上緊。中國的床弩上有個機匣,可以安放七八支弩箭,自動上膛,類似於冷兵器中的機槍,但射速低,不利於攜帶。

箭:最後來說說箭,箭分兩種,一種是Quarrel,就是通常所說的弓箭,另一種叫Bolt,打暗黑的朋友會很疑惑,為什麼鐵匠那裡賣兩種箭。區別在於,Arrow的箭頭方形或三角形,Bolt的箭頭為圓形。前者的精度高,後者加工簡易。箭頭的材質最早為砍削打磨過的燧石或黑曜石,後為鑄鐵,也有少量的鋼製。箭頭狹長尖利者,用於穿甲;扁平帶側鋒者,用於射獵。

其他遠程武器:

矛:最基本簡易的投擲刺擊兵器,通常1.8-2.5米長。是人類最早學會使用的武器。一般來講,使用矛直接刺擊投矛對手的場合極少,多為對方已受傷,再上去補一傢伙。如西班牙鬥牛士上場前先要給牛放血,就用矛遠遠的刺。標槍:製作時更要注意平衡性,務求符合空氣動力學。阿客流斯與赫克托耳在特羅伊城下用標槍互擲決鬥(致敬),實際上,希臘人的時代過去後這種武器基本不再使用。造成的傷害與矛類似,但投擲時更加精確,有時還在後部加上尾羽以幫助飛行平穩筆直。

短標槍:這種投擲武器杆體較短,但末端有一球狀把手,用於維持在空中的重心平衡。比較難使用,準確性也差。使用的例子僅在弓箭發明以前,部落中的武士才用這種粗陋的裝備。

投石器:可以很方便的將圓石甩出較遠的距離,通常100-200米。結構簡單:兩條相同長度的皮帶中間系一皮囊,囊中放置投石。抓住皮帶末端在頭頂飛速揮舞旋轉,第四五圈時當速度達到最大時,放開一條帶子,皮囊中的石塊就順著切線的方向投出。這種裝備被用作武器時,作用亦不明顯,除非是上百人規模的齊射。使用的投石也經過加工,打磨光滑,蓋圓的石塊飛行路線更筆直穩定。最後在實戰中出現是羅馬共和國早期(參見《高盧戰記》),但最初只是羅馬貴族們的遊戲,他們在圍獵中使用投石器射擊小型野獸。

重投石器:構造原理與投石器基本相同,用粗皮索代替皮帶,使用時將石塊從肩後甩出,而不是在頭頂回旋加速。亦為羅馬軍的裝備之一,但精度更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