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買噶!」

現場轉播的主持人快瘋了,這一扣太過炸裂。

神兵天降,石破天驚。

「偶買噶」

老外還是慘,這種時候,連聲「臥槽」都不會。

秦飛落地面,馬刺唯一還能保持冷靜的波波維奇叫了暫停,隨後場上球員陷入血液沸騰的階段,佩頓第一時間跑來推了秦飛一下。

隨後坎普也是極為高興,勾住了秦飛的脖子。

「賽季十佳球!」

坎普是最知道在馬刺雙塔頭上扣籃有多難的人,結果秦飛這一補扣太出其不意,完全就是在壯漢們的頭頂上,生生高過一頭,以一種超然的球場嗅覺,完成補扣。

看看鄧肯,都被撞成啥樣了!

這一球,真不能怪鄧肯,只能說馬刺的外線球員沒有及時卡位,可是本來防守秦飛的去盯防施拉姆夫,也不能算是不敬業。

大衛羅賓遜一臉的晦氣,可以預料到,這一球將會是超音速賽季總結中大書特書的畫面。

被撞飛扣籃的鄧肯卻十分淡定。

「沒事,扣的再好看,也是只是兩分,我們會用我們的方式贏下比賽的。」鄧肯居然反過來安慰大衛羅賓遜,就好像被扣的人換了一樣。

大衛羅賓遜自然無話可說,這種扣籃是丟了後場籃板後的扣籃,非常傷士氣。

雖然是摘走了鄧肯腦袋上的籃板球,但同在禁區之下,大衛羅賓遜自己知道,背景板必然也是不好看的。

果然,回放的鏡頭之中,除了秦飛高出鄧肯一節,率先拿到籃球之外,也拍攝到了另外一邊卡位的大衛羅賓遜。

大衛羅賓遜在畫面中拍到時,已經看到了突然飛起來的秦飛。

呆呆的目光仰視上方,表情中有一絲的疑惑、驚詫和惶恐

波波維奇在暫停中講了兩件事,一個是放鬆神經,保持球場的專注,不要被一些其他的事情給分神,就算被扣了,但只要比賽贏了,那也是馬刺占優。

甚至對面可能受到一些「華而不實」的標籤。

第二件事情就是讓馬刺隊球員收縮防守。

從先前半節比賽來看,超音速整體的三分球命中率並不高,而秦飛如果要突破,提地太高也沒有什麼意思,不如收縮防線,進一步壓縮超音速作業的空間。

這戰術是有效果的,而最令秦飛驚訝的是鄧肯。

鄧肯被秦飛這麼扣了一個,臉色都沒變一下。

這份心理素質,不愧是大學裡搞心理學的男人。

馬刺的收縮防線戰術,實際上在考驗超音速的遠投能力。

結果佩頓不信邪,自己找了空擋打打。

嘗試三分球!

「鐺~」

沒投進。

這回,秦飛前面的防守球員,如臨大敵,死死地卡著秦飛,也不去搶籃板,仿佛在場上,他就只剩下盯著秦飛這麼一件事了。

是的,有被驚到。

但實際上,秦飛不可能每個球都去試試沖搶籃板,多數時候,他還是會第一時間退防。

秦飛退防之後,保護下後場籃板的馬刺才晃悠悠地重新攻過來。

身位持球者的埃弗里詹森很謹慎,在波波維奇的授意之下,儘可能地把節奏壓實,讓比賽拖入陣地攻防之中。

陣地攻防,是馬刺的傳統優勢。

超音速雖然不虛任何陣地,但其戰術構成來說,陣地進攻不是唯一。

所以佩頓肯定不想要始終被馬刺拖著節奏走,儘可能地找機會去提升一下攻防兩端的速度。

這是兩個控衛之間的節奏之爭。

除了大局上,個人對位當中,埃弗里詹森也弄不過佩頓的。

佩頓有速度、有力量,進攻時就像是一個身穿了反甲的球員,任何敢於去防守他的人,都會受到一些傷害。

佩頓擁有著非常全面的進攻技巧,所有正統組織後衛的進攻技巧他幾乎無一不精

他的最大優勢是擁有著後衛位置上出色的身體素質和身高臂長的優勢,很多時候可以憑著這個優勢直接干撥投籃。

而佩頓的推土機式背身單打強吃,也幾乎是他的專利動作。

他能夠依靠強壯的身體一步一步的往裡供,防守者通常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等到了差不多的位置的時候,轉身後撤步投籃,讓一般後衛都很難對他進行防守,然後就是表演垃圾話的時間了。

身高1米8,體重只有80公斤的埃弗里詹森是頂不住佩頓的。

這也是讓馬刺感到難受的一個點。

如果這個點不能解決,偶爾還冒出秦飛這樣的閃光,那比賽就真的沒法打了。

所以要贏超音速,秦飛肯定不能放任爆發。

這一點,波波維奇比上一輪的湯姆賈諾維奇拎得更清,採取的戰術也更加堅決,就是收縮防線加夾擊。

秦飛外線三分出手。

「砰——」

一聲乾脆利落的打鐵,引發幾聲飽含期望的嘆息。

秦飛倒是臉色不變,打球嘛,打兩個鐵很正常

首節還剩下三分多鐘時,秦飛下場休息。

一直到第二節前段,秦飛又重新回到場上,算起來一共休息了六七分鐘的時間。

這已經算是長的了,像佩頓,第一節沒有休息,第二節就休息了三分鐘又回到場上,目測又是一場超過40分鐘出場時間的比賽。

沒事,佩頓有的是體力。

馬刺那邊,出場時間最長的是蒂姆鄧肯。

一年級的鄧肯已經成為了馬刺隊毫無疑問的攻防核心,新秀賽季,鄧肯打滿82場比賽,場均出場時間是39.1分鐘。

這個39.1分鐘的出場時間,在這個時代里,位列聯盟第14位。

有許多球員,不光是打的場次多,出場時間也奇高,最高的是小牛隊的麥可芬利,場均可以出戰41.4分鐘,也是打滿82場比賽,收穫「賽季勞模」稱號一份。

年輕球員里有比較高的是一位射手。

來自雄鹿隊雷阿倫,生涯第二個賽季,打滿82場比賽,場均出戰40.1分鐘,轟出19.5分4.9籃板4.3次助攻1.4次搶斷的全面數據,但凡雄鹿戰績好一些,雷阿倫肯定也是能進全明星了。

還有沃克、韋伯、加內特、艾弗森等等,全都是場均出戰時間超過39分鐘的球員。

相比較而言,因為超音速能打球的人比較多,秦飛出戰時間已經算是少的了。

只是到了季後賽里,主力們出場時間明顯激增,佩頓、坎普等人更是動輒就超過40分鐘。

喬治卡爾十分謹慎,一點都不敢大意。

兩隊一直都互有攻防,比分一直比較焦灼,半場結束,超音速49比47領先馬刺2分。

半場回放時,最精彩的鏡頭當然是秦飛三分線外忽然啟動,殺進內線後異軍突起,在一群七尺長人的頭頂上完成的補扣。

馬刺沒有太多勁爆的鏡頭,雙塔輪流在內線取分,尤其是大衛羅賓遜,半場砍下14分,防守他的蓋格爾領到了3次犯規。

蓋格爾一直都是一個雙刃劍一樣的防守球員,經常因為犯規累積速度太快而打亂教練的所有部署。

但超音速又不能不用他,這已經是超音速幾個賽季以來,最好的能抗能防的五號位球員了。

其他的球員,要不只能抗,要不只能防不能抗,功能相對更加單一一些。

後期已經把秦飛撞開鄧肯完成補扣的鏡頭專門剪了出來,準備第一時間就送上聯盟,穩穩的又是一次官方十佳球。

對於秦飛自己而言,這也可能是生涯里最經典的鏡頭畫面之一

秦飛半場得到了7分4個籃板。

超音速的球權基本上都在佩頓手裡,這場比賽喬治卡爾的布置非常清晰,就是要讓佩頓來打,血虐小將軍。

往死里虐。

小將軍當然不服了,他也是首輪里干贏了基德的人。

而且論身材高大,基德也不在佩頓之下。

不過有些情況他可能還是沒搞懂,基德和佩頓兩個球員雖然身高差不多,但兩個人對身體的運用方式截然不同。

基德利用高身高,在球場上完成一些全面的事情。

比如搶籃板,比如更好的視野來組織。

而佩頓的強壯身體,是用來摧殘對手,去得分,去破壞對方的防線。

論巔峰期破壞力,佩頓更強一些。

所以半場結束時,佩頓砍下了17分7次助攻3次搶斷,在攻防兩端展現出聯盟頂級一號位的統治力。

中場休息時,專業的主持人拿著資料,開始講解兩隊之間的一些球場之外的故事。

比如兩隊交手的淵源。

這是每輪系列賽時必定會提到的一個概念。

超音速和馬刺,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恩怨,兩隊球風不同,也同屬西部90年代的強隊,卻一直未曾在季後賽里有對話的機會。

上一次兩隊的季後賽交鋒,還要追溯到16年前,西部半決賽。

當時的馬刺,還是在「冰人」喬治格文帶領的時代。

半決賽首場比賽,「冰人」喬治格文就砍下31分,並且在終場前5秒投中制勝球。

而最經典的是兩隊的第三場比賽,上半場落後了17分的馬刺隊,在喬治格文的率領下,逆轉翻盤,拿下比賽。

賽後的報道說:也許無法比較一些頂級音樂人的音樂會,就像是喬治格文藝術般的表演,只能站在遠處靜靜欣賞。

最終,馬刺4比1淘汰了超音速,拿下系列賽的勝利。

這份記憶太過遙遠,十六年過去,當初看過比賽的球迷怕是都記不得其中的細節了,兩支球隊都是全新的球隊,恩怨自然無從談起

兩隊都沒有太好的瓦解對手的辦法,只能不斷施加身體對抗。

到了下半場裡,對抗就更加激烈。

犯規變得比較多,蓋格爾上了一下就又下場休息了,氣地想要摔毛巾。

頂替出場的是老將帕金斯。

帕金斯雖然穩,但防守比蓋格爾是要差一些的,大衛羅賓遜低位的壓力就更小了,只要注意好超音速的包夾,那麼每次接球轉化得分的效率都會很高。

第三節過了5分鐘,埃弗里詹森也領到了個人的第3次犯規。

球隊累計犯規數非常多,已經達到了4次,佩頓給秦飛做了個手勢。

「機會來了!」

秦飛眼睛一亮。

佩頓閱讀比賽的能力太強,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馬刺防守端犯規困擾的窘迫他不可能不去抓住。

他上半場已經消耗了不少體力,此刻還有組織的任務在身上,不如放秦飛去沖一衝。

低位,秦飛接球。

驟然變化的戰術,球迷沒有感受到,但專業的球員都一清二楚。

秦飛落低位進攻,超音速拉開空間。

這種打法比較少見,馬刺也不知道要不要來包夾,此時秦飛已經開始運球背身單打,用強壯的身軀撞擊著防守的維尼。

「砰!」

維尼聚起所有力量擋住秦飛,卻還是不自覺的往內線退去。

「包夾!」

馬刺球員當機立斷,準備趁著秦飛殺進來的時機,縮小包圍圈,對秦飛進行夾擊。

秦飛卻忽然轉身了,在低位位置上,直接背轉身走的底線。

包夾的球員撲了個空,秦飛走底線來到附近,此時等待著秦飛的,依舊是坐鎮內線的鄧肯和大衛羅賓遜,這和上半場並無太大的差別。

這兩個人的長胳膊一舉,框都幾乎找不到。

他擯住一口氣,腰腹一挺,拉杆躲開兩人的防守,找到了空擋的機會,把球分了出去。

此時馬刺陣型有些紊亂,秦飛馬不停蹄跑出去,接球的佩頓心領神會,把球傳給了秦飛,秦飛在中距離的位置上,直接選擇接球跳投。

穩穩命中兩分。

看起來是以投籃完成了終結,但實際上還是歸功於低位的時候,拉扯了防線,而對方球員不敢輕易犯規,也給了秦飛可操作的空間。

這波波維奇也沒什麼辦法,這就是陽謀,只能示意球員不用顧忌犯規,該下手的時候,依然要重拳出擊。

兩個回合後,秦飛低位轉面框突破,第一下就造成了防守球員阻擋犯規。

波波維奇有些猶豫,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在場下揮了揮手,準備把賈倫傑克遜替換上場。

賈倫傑克遜的防守只能說比維尼稍微好一點,但也不是太強的防守球員。

秦飛打他的難度也不是很大,加上佩頓有意疏導,這段時間,幾乎就看著秦飛在持球表演。

馬刺隱隱落在了下風,三節比賽結束,超音速76比71領先馬刺5分。

秦飛單節拿到了10分,個人得分已經得到了17分。

佩頓表現更好,三節比賽就已經有25分10次助攻的兩雙數據。

馬刺雖然隱約落下下風,但畢竟還沒有完全輸掉比賽,所以也不能有任何的大意,雙方几乎也一直在用主力陣容對決,像馬刺,雖然是九人輪換,但第八人蒙蒂威廉士和第九人卡爾埃雷拉都在上半場已經出場過,幾分鐘的時間而已,本質上就是七人輪換。

「這年頭,超音速這樣的球隊太奇特了,攻防兩端都讓人感到棘手。」

「他們的外線實力」

時任馬刺助教的布登霍爾澤萬分感慨,馬刺隊現在不差內線,就差一個好一點的外線球員,佩頓、秦飛甚至哪怕是施拉姆夫這樣級別的球員,如果能夠來到馬刺,配合雙塔,絕對能瞬間達到聯盟天花板的戰力。

不像現在,馬刺雖然也是一流球隊,卻似乎和超音速這樣的頂級球隊,還稍稍差了一絲。

29歲的布登霍爾澤對於戰術的理解、球場的感覺都非常到位,幾年前,布登霍爾澤在馬刺擔任錄像剪輯師,從96年開始,他成為了馬刺的助教之一。

助教是輔助主教練完成球員訓練、提供戰術思路等工作的職業,助教工資遠不如主教練,但勝在壓力比較輕。

布登霍爾澤的判斷完全正確,馬刺雙塔消耗太大。

馬刺基本上就靠著雙塔在比賽,連擋拆進攻什麼的都比較少,當埃弗里詹森這第三個點受制於佩頓的防守而無法發揮,馬刺就會在內線消耗大量的體能。

這到了後面就更加艱難,完全在考驗球員的意志力,與馬刺一貫的團隊風格也是相當不符。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這就是年輕球員都必須要經歷的成長吧

草,不對啊

對面的那個十八號不用成長的嗎?秦飛:我們不一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