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大荒南經》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說「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漢族民間傳說此鳥為日之精,居日中。漢代畫像磚上常有三足烏,居於西王母座旁,為其取食之鳥,或說即青鳥。《洞冥記》卷四:「(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藝文類聚》卷一百引《黃帝占書》:「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後因以指日。《河圖括地圖》:「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漢高誘註:「踆,猶蹲也。謂三足烏。」《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烏。」故太陽也叫作三足烏或金烏。又西王母有三足烏,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烏。《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王母]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三足烏,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後亦因以借指日。唐代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詩:「蓮花交以響共命鳥,金榜雙回三足烏。」仇兆鰲注引黃生曰:「三足烏,即日也。」宋陸遊《月夜短歌》:「明星雖高未須喜,三足陽烏生海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