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愛蘿蔔我愛白菜。

比如說審美觀,濤哥一直覺得個子高身材苗條的最好看,直到他找到濤嫂,才將心中的理想體重提升了二十斤。

楊姐一直覺得她的老伴很英俊,導致我從此以後懷疑起英俊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

再說我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非常高,幾乎達到了前文中婚介所事件男主角孫大叔的高度,不是女的不是活的堅決不同意。

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不可能一致,這種分歧也折射到我們對中心發生事件的評價當中來。

前面講述了我們中心公認的八大不可思議事件之一,但是也有很多事件,在一部分人看來完全達到了八大的高度,卻因為個別人的不同意見而無緣八大,當然也和我們這裡的人習慣喜歡用八或者十六這樣的數字做單位去統計有關。

或許等到我們中心不可思議事件變成十六或是三十二大,有些已經發生過的事件就能夠位列其中吧。

從這個章節開始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僅次於八大的事件。

這件事情之所以我覺得能成為可以和八大比肩的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的巧合性太強,如果不是親生經歷,實在無法理解。

這件事情總共經歷了數個巧合。

第一個巧合就是:經歷此事件的人物之一,就是我們中心的一位員工。

當然事後想起來,我們中心經歷的事件足有數萬,偶爾有一兩件涉及到自身員工也算是非常正常,而且在這個事件裡面此員工算不上主角,只能算一個重要的配角。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上個事件中提到我們中心前台小彭的時候,重點介紹了下,原因就是因為小彭在這個事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為了加深印象,我將上文中對於小彭的描述複製粘貼過來:

小彭個子一米六多點,瓜子臉大眼睛,算不上大美女但是也稱得上頗為俊俏,關鍵是皮膚白身材好,整體看起來顯得特別白皙精緻。

小彭是個心第極其善良的姑娘,經常會在休假的時候去養老院當義工,幫助照顧老人。

這個事件,就發生在她經常去當義工的一個養老院。

小彭在養老院認識了很多工作人員,其中一個大姐給她印象非常深刻。

大姐姓陳,年紀四十歲左右,長得普普通通,不過右臉上一道從眉頭延伸到嘴角的刀痕讓見到的所有人都會暗自吃驚。

但讓小彭印象深刻的不是這道刀痕,而是大姐早年的一段遭遇。

陳大姐已經結婚快二十年了,卻只有一個獨子,今年才七歲。按道理來說,結婚二十年到現在小孩至少也有十幾歲了,所以小彭一開始稍稍有點吃驚。

不過結婚十幾年才生小孩的事情雖然少見,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算不上很奇怪,直到某一天,和小彭已經熟悉起來的陳大姐講述了自己十幾年前的一段經歷,才讓小彭真正的為之驚訝和痛心。

原來陳大姐實際上一共有三個孩子,前兩個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在姐妹倆剛剛五歲多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陳大姐和往常一樣去接了兩個孩子放學,家裡沒有米和油了,所以路上就去了一趟不遠處的菜市場,因為兩姐妹討厭菜市場裡面的氣味,就是不願意進去,陳大姐沒辦法只好交待兩姐妹在外面稍等片刻,自己五分鐘就出來,結果就是這個決定,讓陳大姐懊悔終生!

陳大姐最快速度買東西付錢,將米和油裝到自行車上,走出市場準備將兩姐妹也抱上車的時候,發現孩子不見了!

自己的孩子就在眼皮底下丟了,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陳大姐那一刻徹底瘋了,找遍了整個市場周圍的每一寸犄角旮旯,只有人告訴她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抱著兩個背書包的小女孩上了一輛摩托車,而這個男子市場裡沒有人見過。

之後陳大姐全家和所有親朋好友都幫忙尋找,包括公安也幫助調查,但是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兩姐妹的音訊。

陳大姐在姐妹倆丟失的日子裡因為自責抑鬱到瘋狂,每天不吃不喝就是關上門自己打自己,發展到後面甚至用小刀自殘。

幸好陳大姐的丈夫是一個脾氣好又有耐心的人,再加上父母的苦苦哀求,陳大姐終於放棄了一心求死的念頭,傷痛萬分地繼續生活。一直到數年後生下兒子,陳大姐心頭的傷痛才因為有所寄託而稍微平和點,但只要看到別人家的女兒,就會想起以前的事情,無比痛心。

陳大姐伸出右手,手背上爬滿了縱橫交錯的刀痕,讓人觸目驚心。

善良的小彭最是聽不得這種傷心的故事,淚流滿面之餘,看著陳大姐臉上的傷痕,想著可能這也是自殘的痕跡吧,不由內心的同情和酸楚更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