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苗苗接觸得比較多的成年人,只有五個,苗苗的父母、爺爺、叔叔、和趙老師。

其中苗苗母親是女的,爺爺半身不遂,失去了性能力,是不可能做這種事情,而父親五個月前根本就在外地,何況作為一個父親不可能去禍害自己的女兒。

那麼唯二可能,就是苗苗的叔叔和趙老師,當然這是因為紙條的提示,不管對與不對,至少是一個線索,所以為了儘快查明真相,小謝就讓秦警官第一時間通知到了趙老師,讓他配合調查。

趙老師倒是挺配合,一大早就趕過來了,雖然心態不穩但那是人之常情,取完樣後,以防萬一,秦警官安排了人暗中跟著。

之後警員傳來消息,趙老師確實直奔學校上課去了,沒有任何要逃跑的跡象。

看樣子趙老師的可能性不大,難道苗苗肚子裡孩子的父親居然是她的親叔叔?

當天下午,苗苗的叔叔秦衛國也被秦警官叫到所里配合調查,秦衛國開始還以為只是問問他情況,等秦警官說明情況後他一臉懵逼,隨即破口大罵,說他在家本本分分,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聽盡了閒言閒語,最後居然還要懷疑他對自己視如己出的侄女做出不軌之事,這種委屈他受夠了!

我們好意相勸後,他怒氣不減,說除非拿出確切的證據來,否則絕對不配合我們做鑑定!

單憑一張紙條自然無法作為證據去強迫秦衛國做鑑定,所以秦警官等人也沒辦法,只能任由秦衛國咆哮而去。

也正因為這個舉動,加深了秦衛國的嫌疑程度。

等到我們回去鑑定之後,確定趙老師也不是苗苗肚子裡孩子的父親,所有的嫌疑就幾乎全部指向了秦衛國。

(以下的部分,是結案後小謝向我們描述的過程,我和楊姐沒有參與,所以不敢保證細節完全相同,但至少大體上是一致的)

於是,派出所領導派出多名警力,調查苗苗懷孕期間秦衛國的動向,這一調查卻讓整個案件徹底陷入了僵局。

原來秦衛國是一個吃手藝飯的人,職業是泥瓦匠,在苗苗懷孕的那段時間,他正在鄰村幫一戶人家修房子,為了趕工期起早摸黑幹活,很長一段時間不在家裡,即使回來也是工地同事騎摩托車送他回來取點東西,給點生活費給侄女,看看老父親,呆上個把小時就走了。

而這一點,當時和秦衛國在同一個工地所有人都作證,秦警官懷疑過秦衛國是不是中途偷偷回來過,但是這一點也被工友否定,因為當時秦衛國白天一起幹活,晚上幾個人一起睡工棚里,不可能做得到神出鬼沒。

借用許多偵探小說裡面的一句話:秦衛國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線索在這裡徹底斷了。

接下來面臨著的就是兩個選擇,要麼就是相信紙條上所說的內容,繼續調查是否還有和苗苗接觸的比較多的成年人被忽略了;要麼就是不再信任紙條上所說的,重新開始調查。

這時候,秦警官的領導,派出所王所長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路,他說:「不要考慮紙條上信息的真假,先找出寫這個紙條的人!」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之前秦警官等人一直陷入了紙條上信息是真是假的誤區,卻沒有想到要去找到這個人,當然一方面有送紙條的這個人沒有再出現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紙條上的字跡一看就是刻意歪歪扭扭,很難查清紙條是誰寫的。

因為這兩個原因,加上破案中先易後難的原則,就一直忽略了要去查找寫紙條的人這最重要的一點。

秦警官從檔案室取出紙條,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兩點值得關注的信息,第一點,這個紙條是從質量比較好的本子上撕下來的。第二點,這個人肯定和秦警官非常熟,或者至少之前也打過交道,因為秦警官家不住在鎮子裡,而在附近一個小村子裡,除非是熟悉秦警官的人,不然不會那麼快在調查案子的第二天就找到秦警官的家。

於是馬上分頭行動,一隊去調查這個紙條的來歷,另外一隊去和秦警官走得比較近人打聽消息,看看當天晚上有沒有人藉故來到秦警官居住的小村子。

第一隊很快就有了收穫,因為鎮子裡大的文具店就一家,從這家文具店,找到了一種型號的備課本,這半截紙條和備課本裡面的頁面完全吻合!

第二隊幾個小時後也有了收穫,鎮上一個秦警官的族親說,有過一個人向他打聽過秦警官家裡的住址,這個人好像是中心小學的一個老師。

兩條信息結合起來,再加上秦警官族親對打聽情況之人的描述,偷偷塞紙條的人浮出了水面。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苗苗的班主任趙老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