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謝離去之後,張警官又專門打電話過來,和楊姐討論了一番這個案子。

但最終的結論還是需要進一步調查,此時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好幾天,施雨接觸人的範圍如此之小,嫌疑人按常理說應該非常好確定,沒想到的是在我看來很好查的案子居然如此撲朔迷離。

不過再想想楊姐所說的就釋然了,越是這種案子越是複雜,有句老話說得好:最危險的地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個事件也是如此。

又過了兩天,小謝打了個電話說會開車來接我們,只說有個嫌疑人要我們去取樣做鑑定,沒有說去哪裡也沒有說具體情況,但是我們知道:

正戲開始了!

果然,一上車小謝就直接拉著我們上了環線,一路飈向城南。

楊姐坐在后座,一貫正規正矩的她極其難得地閉目養神,我很了解她,知道她這個表情接下來必定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

不得不佩服楊姐,她就是有這種可怕的直覺。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城南某女子監獄。

這次下車,門口明顯地加派了警員,以前兩個現在換成了四個,這還只是最外面一張平日裡經常有人進出的大門,裡面的監區防範的嚴密更能想像到。

我們一行三人又來到上次的醫療區域,在某一間辦公室里,見到了早就等候在這裡的張警官。

緊鎖眉頭的張警官朝我點頭打了個招呼,看著楊姐難得地笑了笑道:「老楊,又要麻煩你們了,看來你說的沒錯,這是一個持久戰啊。」

楊姐好奇道:「你說這話就代表對今天我們要取樣的嫌疑人信心不大啊,看來此人是正主的幾率很小。」

張警官苦笑了一聲道:「老楊,你這分析能力也太嚇人了點,真是什麼都瞞不住你,看來以後我和你說話真得悠著點了。這次叫你來,是老潘強烈要求,因為他懷疑這個人就是嫌疑人,我也不好反駁他,想著鑑定下也是必要的,就只好麻煩你們過來一趟。」

張警官接下來將今天要取樣的嫌疑人情況說了一遍。

今天要取樣的這個嫌疑人就是上文中所說,在那個節日裡面幫忙搬道具的幹警其中之一。

當時不是經過調查,這幾名幹警是在女幹警的陪同下進了後台,只呆了幾分鐘嗎?時間難以對上,而且有人證,怎麼可能是嫌疑人呢?

原本這幾個幹警說了假話!

當時一起的男幹警有三個人,在一個身強力壯的女幹警的陪同下,四個人一起抬著重物進到了後台的大雜物間。

實際上重物當時有兩樣,是疊起來的,其中一位男幹警自告奮勇,將上面的那一樣稍微輕一點的,自己一個人抱著搬入裡面一個專門放置小型道具的小雜物間。

其他兩名男幹警和那名女幹警因為太過勞累,坐在了大雜物間休息,讓男幹警一個人進入了小雜物間,小雜物間是密封的,當時都以為裡面沒人,所以才讓男幹警一個人進去,但是沒想到施雨和另外一個獄友正在裡面尋找一樣道具,打了個照面。

也就是說,這個男幹警曾經在沒有女幹警陪同的情況下,一個人和施雨打過照面!

雖然違反了男幹警進入監區必須要有女幹警跟隨的規定,但後台雜物間沒有監控,而且只是離開了幾分鐘,當時都以為沒什麼。

後來才知道出了這麼大一個事件,那麼再小的違紀也會變大,受到處分事小,甚至還有可能丟掉這份工作,於是四個幹警串通好了要做偽證。

經過嚴密的詢問,當時和施雨一同取道具的獄友交待了這個情況,不過她一再擔保施雨和男幹警之間沒有發生關係,甚至連招呼都沒有打。

掌握到了這個情況後,原本張警官還想進一步調查,但監獄長老潘表示很懷疑此人就是正主,要先對其進行親子鑑定。

張警官很理解他的心情,覺得調查和鑑定可以兩不耽誤,同時進行,便安排小謝前來接我們到監獄取樣。

我們在休息室見到了這位幹警,大概三十歲年紀,看到我們自動伸出中指,顯然之前被打過招呼,對取樣流程非常熟悉。

取樣的過程中,幹警始終一語不發,面色蒼白,或許他現在正對自己的命運擔心吧,就算此次鑑定確定孩子父親不是他,單憑風頭上不遵守規定又串供這一點,一個影響前途的大過是跑不掉的。

我和楊姐回到中心馬上做了加急鑑定,結果和我們之前預料的一樣,果然不是此人。

給張警官打電話告知結果後,張警官表示了感謝,並告訴我們現在案子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懷疑範圍,很可能真正的嫌疑人馬上會出現,要我們這兩天等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小謝就開車過來。接上我們後,二話不說開警燈拉上警號,一腳油門踩到底,「嗚呀嗚呀」不到半個小時就飆到了城南女子監獄,一路上闖了十幾個紅燈,闖得我和楊姐心驚膽戰。

這次的目的地,卻不是監獄,而是監獄旁邊的「愛心關懷所」,也就是女子監獄旁邊,收養一群父母都在服刑、而家裡其他至親都已經不在的孩子們的地方,施雨的孩子也被收養在這裡。

一路上,小謝一邊開車一邊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當事人施雨的情況和孩子被收養在「愛心關懷所」的原因。

施雨的遭遇,讓我和楊姐無限唏噓。

我們深深地感覺到,一個女人在愛情中對自己伴侶的選擇,直接關係到了她終生的幸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