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之幻」用「鹿使」的話來說,就是人死之後,將會進入一個神聖九色鹿建立的沒有欺騙、沒有壓迫、沒有痛苦的完美的天堂。

而這個天堂,只會對自殺者開放,其他方式死亡的人都會下地獄。

換而言之,「九色鹿之幻」,就是自殺者的世外桃源。

為了佐證這個說法,「鹿使」每天都會給倪婷發送一些誘導自殺的言論,對一些自殺的明星,比如「三毛」(台灣著名女作家,原名陳平),比如「哥哥」(張國榮)等都極力渲染,仿佛他們選擇的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而且,「鹿使」還會偶爾給倪婷發一些女孩子自殘的圖片,這些圖片刻意做了精心的PS,使得圖片極為唯美,十幾歲的少女,一看到這種唯美風格的圖片大多數會被深深吸引,何況倪婷這樣原本內心就有嚴重抑鬱症的未成年少女。

「鹿使」告訴倪婷,這些唯美照片里的女孩子,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才獲得九色鹿的另眼相看,最終進入了九色鹿為她們營造的天堂,去享受沒有欺騙、沒有壓迫、沒有痛苦、只有快樂和滿足的幸福生活。

倪婷看著那些照片中的女孩,每一個臉上都是無比滿足的神情,這讓內心抑鬱萬分的她很是羨慕,也想變得那樣滿足和「美麗」。

「鹿使」卻對倪婷說,現在她還不具備那個資格,但只要她表現好,能真正理解「九色鹿之幻」的意義,就一定可以被九色鹿看中。九色鹿是神,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表現,所以倪婷只需要虔誠即可。

自那以後,倪婷就如同一個信徒,將「鹿使」發給她的所有信息都視為神的旨意,毫無保留全盤接受。

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之下,倪婷的思想有了一個徹底的改變!

原本她覺得活著很痛苦、死亡也很痛苦,但經過長時間地洗腦,她覺得活著依舊痛苦,死亡變成了極為幸運的一件事情。

某一天,「鹿使」告訴倪婷,她的虔誠感動了九色鹿,獲得了進入「九色鹿之幻」初級資格。

倪婷還來不及歡喜,「鹿使」就告訴她,這個資格只代表她能夠入門,能不能真正進入「九色鹿之幻」,還要看她接下來的表現。

倪婷又是歡喜又是擔憂,問「鹿使」接下來要怎麼做。

「鹿使」將她拉到了一個QQ群里,說需要和有想法進入「九色鹿之幻」的女孩們進行比賽,完成五項任務,獲得第一名的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資格。

當倪婷進入QQ群的時候,嚇了一大跳,群里居然有上百人在發著各種各種祈求九色鹿「賜福」的言論,這些人居然都是她的競爭對手!

要在上百人的競爭中拿到第一,倪婷毫無信心。

她將自己的擔憂告訴「鹿使」,「鹿使」卻說九色鹿不看其他,只看誠不誠心,所以只要倪婷真正心誠,就一定可以從這上百號人中脫穎而出。

感受到壓力的倪婷,下定決心一定要極度誠心拿到第一,能儘快進入九色神鹿營造的那個沒有欺騙、沒有壓迫、沒有痛苦、只有快樂和滿足的天堂!

倪婷接到的第一個任務非常簡單,報上她的所有信息(包括個人和家庭信息),並上傳一張單人照。

出於對「九色神鹿」的信任,倪婷沒有任何猶豫就將所有信息報了過去,受到了「鹿使」的高度讚揚。

(這實際上是「鹿使」的一個試探,如果倪婷猶豫的話,說明小姑娘有戒心,不是那麼好忽悠,但倪婷沒有任何猶豫就全盤告知,這就說明倪婷已經對他很信任,方便進行下一步計劃。)

倪婷接到的第二個任務,是反覆看三遍《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用心體會哥哥的心境,看完之後說說哥哥為什麼會自殺。

(或許朋友們會奇怪,「鹿使」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讓倪婷內心自殺的慾望更強烈,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有什麼幫助嗎?

作為半個專業的心理學諮詢師,我可以告訴朋友們,《霸王別姬》算得上是一部能引起人心理負面情緒的代表作,一般人或許只能看到「哥哥」張國榮精湛的演技,但抑鬱症患者看完之後,大部分會觸動到內心,尤其是想到「哥哥」在不久之後就自殺,這種觸動最終會化作強烈的抑鬱。

在俄羅斯流傳過來的「藍鯨死亡遊戲」中,有一項是連續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看恐怖片,其實也是同樣的目的,恐怖片也能引起人內心的負面情緒,但相對來說達不到《霸王別姬》的效果,畢竟《霸王別姬》整個主色調唯美、黯淡,而且主演「哥哥」是真正的自殺者。)

倪婷看完三遍《霸王別姬》,對哥哥的心境感同身受,覺得哥哥活得好累,就如同自己的人生,與其這樣,還不如自殺,去追求那最完美的天堂!

倪婷將自己的感悟寫成文字,一邊寫一邊哭,她終於知道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痛苦了,原來就是因為自己活著!

只有像哥哥一樣,死去之後才會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倪婷將文字發給了「鹿使」,「鹿使」對她大加讚賞,說這是近百人中領會最深刻的感悟!

「鹿使」的誇讚讓倪婷充滿了信心,她覺得自己拿到上百人中的第一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任務。

「鹿使」很快給了她第三個任務:

在接下來的七十二小時之內,所有日常活動保持正常,但不允許和任何人說話,也不能聽任何人安排。

為什麼為有這個任務?朋友們看完以下的描述就知道了。

接到任務之後的倪婷,看電視、玩手機、吃飯、睡覺,所有活動一切正常,但無論家人問她什麼、要她做什麼,她始終不說話也不行動。

家人看到她情緒正常也就比較放心,但每次問話她都不答,不免有些煩躁。

倪婷的父母還好,妹妹有幾次問她一點問題,她始終裝做沒聽見,小姑娘就不願意了,埋怨了兩句。

父母雖然對倪婷也有意見,但考慮到倪婷情緒不穩,當然是要妹妹別鬧,妹妹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懂什麼,大哭大鬧說父母偏心,還說姐姐討厭、喜歡無病呻吟。

目睹這一切的倪婷內心的鬱悶更為強烈,連帶對家人也反感起來。

(這也就是「鹿使」的目的,他事先了解了倪婷家裡的成員組成,特意設置了這個任務,就是想讓倪婷和家人鬧矛盾,對他進行的下一步計劃有利。

從這點可以看出來,「鹿使」至少也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而案件破獲後也印證了我的猜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