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殺人漫畫家消失之謎(106)

用當時人們的眼光來看,蔣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財主」。

俗話說「窮文富武」,尤其是戰亂年間,開館教武是最賺錢的行當,蔣家祖上數代開設武館,從清道光年間一直延續到蔣文父親這一代,積累了無數家產,其中一小部分被用來購買土地,大部分都被藏了起來,說蔣文富可敵國或許有些誇張,小城第一有錢人卻實致名歸。

也正因為這樣,蔣文的姑姑和族長才會窺視蔣文的家產,併合謀將蔣文一家驅趕出宗族。

蔣文載譽回鄉之後,財物和土地被新族長一分不少地還了回來,但他卻一文不花,默默無聞地耕種著那些土地。

不過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麼多土地不可能都顧上,於是他將其中大部分出租給了一部分農民耕種,當上了「地主」。

每年,蔣文象徵性地收取一點佃租,一般就是十抽其一,一些困難戶甚至一文不收,這也讓蔣文的聲望在當地無比高漲。

(佃租和農業稅不同,農業稅是自己有田,十抽一二,有的地區甚至十抽其三,而佃租因為土地是地主的,往往抽成非常高,十抽三四屬於正常現象,某些地主心狠甚至還有十抽五六的,蔣文十抽其一幾乎相當於白送。)

正因為這樣,蔣文多次被農民推薦為都保正,在質樸的農民看來,都保正是他們經常能接觸到的最高級別的「大官」,只有這樣才能表達他們內心的感激之情。

(民國時期每十戶為一保,設保長;每五十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每五百戶為都保,設都保正。那時候家庭人口比較多,平均一戶五口人,五百戶大約兩千五百人,所以都保正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鄉長。)

恰好此時薛岳也在想方設法拉攏蔣文,他也害怕蔣文再叛投到GCD那邊去,於是借用「民意難違」的名義,強行將都保正這個職位加於薛岳身上。

蔣文迫於無奈只能接受,不過自始至終都沒有利用「都保正」這個職位行使過任何權利,反倒是管轄範圍內的農民受到了許多優待,畢竟沒有幾個人敢來惹這麼一個武藝高強又在抗戰期間立下大功的人物。

但蔣文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被迫無奈當上的這麼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在解放後卻給他惹來無窮無盡的大麻煩。

解放後,第一件事就是人口清查,防止特務潛伏破壞,蔣文作為GMD的地方官員是重點調查對象,還好蔣文這幾年來沒有任何劣跡,而且他的經歷早就被許多內部人士所熟知,沒有人懷疑他會在這個時候還投靠GMD(要想投靠的話,在薛岳用高官厚祿邀請他的時候早就投靠了)。

加上蔣文審時度勢,知道已經在解放區全面實行的「土地改革運動」遲早有一天要運動到自己頭上,於是將所有的土地全部分給了村民,並將田契當著調查組的面付之一炬,這也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幫助他逃過一劫。

不過他頭頂抗戰英雄的光環也隨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GMD降官」。

安穩的日子沒過多久,第二次調查又來了,這次的調查卻和妹妹蔣紅英有關。

因為蔣紅英在戰後下落不明,偏偏CS警校的領導名錄中又有她的名字,而且是高參,潛伏下來成為特務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當地政府安排了人員對蔣文進行了嚴密監視,防止蔣紅英偷偷潛逃回老家和哥哥接觸。

蔣文自然是聽之任之,他內心非常想念自己的妹妹,早就打好了主意,不管妹妹現在情況如何,只要她回來馬上帶她前往當地政府投降,並且將所有家產全部捐獻出去換得自己和妹妹的人生自由。

但可惜的是,妹妹始終沒有出現,卻等來了一個讓他差點家破人亡的人物。

「渡江戰役」之後,包括薛岳在內的GMD大部分高官和一些精銳軍隊都逃向台灣,而沒有來得及逃跑的紛紛投降,其中部分接受了改編,搖身一變成為了「人民的軍隊」。

因為人數太多無法一一甄別,難免有一些品性敗壞的人渣混入了軍隊中,有些善於迎奉拍馬的甚至搖身一邊成為了領導手下的幹將,被安排執行一些重要的任務。

監視蔣文的那些人中,恰好就有這個一個人物。

這個人姓湯,單名一個泉字。

湯泉監視了蔣文一個多月,雖然沒有發現任何蔣紅英的蹤跡,但卻露出了貪婪的獠牙,因為他發現平日裡穿得破破爛爛只會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做牛做馬的蔣文,居然是一個大財主!

從此,湯泉的心思完全不在監視蔣文身上,而是一心想著如何將蔣文的財產據為己有。

蔣文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也發現了湯泉的圖謀,因此說話行事都非常謹慎,沒有露出任何破綻,湯泉想找出哪怕一個小把柄也不可得。

但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隨著「土地改革運動」來到這個小縣城,終於被湯泉抓住了機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