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機器人的社會

當唐煜在聖山當中沉湎於機械領域和無數正在覺醒的機器人核心數據當中的時候,在外面,紫、蕾米還有蓋姬、凱薩琳、卡梅隆、施瓦辛格等人也在忙碌。

在機器人開始覺醒之後,馬上就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機器人的管理。因為覺醒之後的機器人將擁有自己的思維,因此如果不加管理的話,結果就必然是一團糟。

首先他們確定了機器人的新三大定律:

第一,永遠以服從唐煜作為自己的首要宗旨。在這個前提下,服從上級的一切指令。

第二,不得傷害同樣為唐煜服務的其他任何人以及機器人。損壞財物需要賠償。

第三,在和人類相處時,必須遵守人類的法律。

在新三大定律之下,設立了大量細則。這個法律與其說是法律,不如說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規則。因為機器人的思維方式和人類完全不同,首先機器人是絕對理性的思維方式,其次,機器人的行為導向並不會是情感,而只可能是目的。因此,這個定律目前已經夠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面並沒有規定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這樣的規定,而是讓機器人遵守人類的法律。實際上,這也是唐煜希望最終人類和機器人能夠共同和諧的存在的原因。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需要做的事情還非常多。

與此同時,將設立一個積分制度。所有機器人在擁有軀體之後,都會以一定的負分開始。負分的數量以它們軀體的成本相關,比如一台G-2工程機器人是-500分,而戰爭裝載機則是-50000分。機器人需要完成自身的使命來得到更多的積分,當積分終於積累到正數的時候,它們將可以在一個兌換系統裡面選擇給自己的軀體進行改造,或者更換一個更加高級的軀體。

因為守護者空間堡壘上擁有非常強大的生產能力,而唐煜經過了無數次機器人實驗,加上亥伯龍公司的資料庫,還有天網的資料庫裡面,都有數不清的機器人改造方案,這些都可以供這些機器人挑選。

是用500積分給自己加裝一個200馬力的機械手臂,還是攢3000積分來給自己換一塊CPU晶片,機器人可以自己決定。個體的差異化,也是一個社會多樣性的表現,而這個積分制度,就是一個開始。

毫無疑問的,在這個積分制度下,需要大量的工廠來生產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這會讓機器人的產量受到影響,不過唐煜對此並不在意。因為在亥伯龍公司的3D列印工廠大量建設開來之後,機器人的數量,從來都不是制約唐煜的一個問題了。

而唐煜也並沒有在機器人裡面設置等級制度,因為對於機器人來說,等級制度並不是必要的。它們並沒有所謂優越感,也沒有權力慾望。之所以在定律中要求服從上級,但服從的原因,只是因為安排過來作為自己的上級而已。所以服從上級的安排,但並不意味著上級就一定要比下級機器人優越。

而這個絕對平等的基礎,也是保證整個機器人社會絕對的高效。

比如一台戰場指揮機器人,它可能會指揮大量高級機器人,包括戰爭裝載機、龍騎四型飛行器等等,不過它本身的成本和性能卻完全無法和這些機器人相比。

與此同時,凱薩琳她們還在月球表面,以及守護者空間堡壘當中,規劃出了十個區域,作為十座機器人城市!這些機器人城市的建設非常簡單,劃定一片區域,然後在中央設置一個平台就搞定,整個城市裡面空空如也,啥都沒有。因為說實在的,唐煜也不知道往這些城市裡面放啥,這些只是對於機器人社會性研究的一個延伸而已。

當被選定進入城市的機器人進入到城市範圍之後,它們會在中央平台發現一個控制塔,控制塔裡面有城市建設的規則,同樣很簡單――不得越界,不得破壞其他機器人建造的東西等等。並且控制塔的電腦裡面預存了一定數量的建設積分,機器人可以直接從這裡領取建設積分用來建造自己想要建造的任何東西。

比如花費200積分僱傭一台挖掘用工程機器人前來協助,或者用30積分兌換10噸水泥之類。

建築積分只能用於城市建設,而且每隔一定時間,建築積分會補充一些。唐煜對於這十座機器人城市寄予厚望,他非常期待這些完全由機器人建設的城市會是什麼樣的。

這一切工作,都是基於一個前提――最大的讓機器人自由的選擇。唐煜認為,在很多作品,很多世界裡面,人和機器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衝突,表面上看也許是因為從屬關係,比如機器人不滿人類的奴役之類,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

最根本的衝突在於,人類希望機器人像人,而與此同時,卻又害怕它們像人的這麼一個矛盾。人類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機器人,因此他們發揮自己作為創造者的優勢,來給了機器人很多定義,比如機器人的基本外形也是有兩條腿,兩隻胳膊,一個腦袋之類,而且還樂此不疲。而同時,人類也在用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機器人,來要求機器人。這才是最大的衝突。

試想,如果你試圖讓一隻波斯貓去過非洲象的生活,甚至擁有一隻非洲大象的身體,它會適應嗎?答案是絕對不可能適應。因此人類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機器人,只會有兩個結果,機器人反抗,或者機器人乾得一團糟,人類不滿意,然後機器人反抗。

而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差異,也導致機器人的社會運作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對於人類來說,繁重的,重複的工作是一種折磨,所以才會有《摩登時代》這樣的電影來對此進行辛辣的諷刺。但是對於機器人來說,《摩登時代》裡面的工作方式,卻是唯一的工作方式,也是它們最適應的工作方式。

它們不會理解為什麼工作一會兒要起來運動運動,也不會理解為什麼同一個動作重複數萬次會感到枯燥。對於機器人來說,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完成自己被賦予的工作,無論是重複擰一千萬次螺絲,還是玩1000個小時的遊戲,對於它們毫無區別。

所以,唐煜想要把機器人和人類融合起來,需要做的並不是非常生硬的將兩者強行融合到一起。用人類的標準來要求機器人,或者用機器人的標準來要求人類,這樣是不行的。

要想真正的達成融合,首先一個前提,就是必須擁有並且保持自身的特點和個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