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一介白衣,杖責天子(為冰龍盟主加更)

太后當場自盡,很多人都極為驚訝。

尤其是後黨。

他們沒有想到,太后居然這麼乾脆就認輸了。

其實以後黨的實力,這一次固然難以從名譽上扳回來了,但是並不見得會徹底失勢。

只要有足夠強力的手段,足以鎮壓一切的流言蜚語。

只是,太后不想那麼掉價了。

看到太后自盡卻依然不倒的屍體,看到一旁看似驚慌眼神深處卻隱藏著狂喜的官家,高大全忽然心生感慨。

他對於太后沒有什麼偏見,相反,他由衷的佩服這個女人。

正如太后自己所言,她從一屆民女到權傾天下,這其間的榮辱沉浮,又豈是幾句話概況的了的?

沒有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尤其是一個女人。

想想呂后,想想女帝,一個女人想要在這個世界上蓋壓男兒,本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東西。

她成功了。

而且高大全也要承認,江南州在她治下,並沒有變得更差。

即便是為了生存,太后不得不與八大派合作,但是與此同時,後黨也在制衡八大派在朝中的勢力。

而這麼多年來,江南州的經濟實力與日俱增,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先帝在位,顯然已經好了很多。

這些政績,並不是官家的功勞。

只是從此之後,這些都要變成官家的功勞。

很不公平,卻很現實。

想來太后這種女人,也不會在乎身後的評價。

她這一聲,輝煌到了極巔,也就夠了。

只可惜,這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奇女子。

只可惜,她生在了江南州。

否則,她本有機會和女帝、呂后一爭高下的。

人死如燈滅,不管劉太后生前如何輝煌,現在她既然已經自盡,她的黨羽,自然也就樹倒猢猻散。

官家、八賢王、趙構等人,已經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喜色。

而後黨的人,全都人人自危。

他們都在憂慮自己的後路。

但是,終究還是有人對太后忠心耿耿的。

郭槐看著自盡當場的太后,突然發瘋似的大笑了起來,笑到最後,連眼淚都出來了。

他這種舉動,自然幫他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官家,請誅此惡獠。」

「雖然妖后已經伏誅,但是郭槐乃是妖后的同黨,理應嚴懲。」

在太后還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敢說這話。

但是現在,太后死了,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落井下石的人。

不過郭槐現在腦子裡已經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他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太后身前,直到這一刻,他依然不敢對太后有所不敬。

他只是和往常一樣,跪倒在太后腳下,低聲嗚咽:「你眼中永遠都只有天下,可是我的眼中,卻只有你啊。」

很多人都在注視著這一幕。

他們也都看出來了,太后和太監之間,似乎還有什麼畸形的感情。

官家氣炸了,今天當著全國人民的面,他們趙家的面子可謂是丟盡了。

但是他永遠不可能報復了。

因為郭槐,自從匍匐在太后腳下之後,就再也沒起來。

有些人眼中,看到的是整個世界。

有些人眼中,看到的人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太后是前者,郭槐是後者。

他們兩個人,都是為了自己而活,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這一生,足夠精彩。

高大全沒有感傷,更沒有同情,只不過內心對這兩人還是有些敬重。

為自己理想粉身碎骨,都是逐道者。

自己其實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自己絕不會故意濫殺無辜。

這是他的底線,可是太后和郭槐為了成功已經不擇手段,這也是他們今日敗亡之因。

殺人多了,總有報應。

高大全給了趙構一個眼神,趙構會意,雙手輕拍,自有兩個宮女,扶著一個滿頭銀髮的老婆婆慢慢走到場中。

人群中又是一陣騷動。

再弱智的人,這個時候也能反應過來,這肯定是當年的李妃,日後的李太后了。

劉太后已經自盡,從今之後,後黨註定要煙消雲散,而李太后肯定會入主慈寧殿,成為江南州權力最大的女人。

不過大家都是要麵皮的,也知道這個時候太過露骨沒用,畢竟這一次李太后能重見天日,幾個大功臣在那明擺著,根本搶不動。

所以他們把表演時間都留給了官家。

官家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看著老態盡顯的李太后,官家嘴唇囁嚅,欲語難言,眼淚早已奪眶而出。

高大全看的心中暗贊:「皇室的人真是天生的影帝啊。」

高大全是不相信官家和李太后有多少母子親情的,說官家愧疚,那多少肯定有點。

可是若說官家對李太后多麼尊敬?那還是算了。

血緣很重要,但是沒有撫養關係,又不是那麼重要。

尤其是對皇室中人來說。

官家需要的,只是一個名分罷了。

他表現的越愧疚,李太后的地位勢必就會越穩固。

李太后的地位穩固,那劉太后自然就是罪無可恕。

只有這樣,官家才能更好的接收劉太后的遺產。

官家確實是中人之姿,但是他不會連這點彎都轉不過來。

倒是李太后,這些年是真的被委屈大發了。

如今總算是苦盡甘來,她沒有官家那麼多想法,她的想法很簡單――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母后,兒子不孝,讓你受苦了。」

李太后並沒有因為官家的道歉,就放棄這麼多年心中的不平。

現在劉太后已經伏誅,這又是她自己的兒子,李太后流落民間多年,已經忘了深宮裡的規矩。

指著官家,李太后就開始數落:「你確實是不孝,不過今日哀家也懶得和你多說,你先派人去傳旨,將高太尉、包大人和李大人這幾個忠良釋放,今日是他們行刑的時間。如果他們真的被妖后黨羽殺死,哀家真是無顏活在世上了。」

官家被嚇了一跳。

他也確實忘了還有這回事了,本來他以為這幾個人死定了呢。

看到還在戲台上的高大全幾人,官家也不敢怠慢。

如果今日高俅、李格非他們真的被明正典刑,那他這個皇帝就丟臉到家了。

高大全和李清照他們在讓他們母子重逢這件事情上無疑是有大恩的,連恩人的父母都保不住,他這個皇帝還有臉當下去嗎?

還好,高大全他們一直都在計算時間,現在並沒有到午時行刑的時候。

今天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秘密,行刑官那邊也不是傻子,肯定在等著官家的命令。

高俅他們,順利的活了下來。

高大全他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這一次和太后為敵,雖然有驚無險,但是壓力還是很大的。

他們擁有致命的殺手鐧,可是太后那邊一樣擁有絕對的實力。

太后輸在太過大意,沒有用最簡單的手段對付他們,反而讓他們找到了破綻。

如果最開始,太后就讓周侗出手的話,那也就沒有今日的情景了。

官家還是想和李太后修好關係,至少要在明面上給大家一個交代。

但是李太后心中氣憤難平,她是看過高大全他們排練這部戲的,所以她乾脆道:「他們幾個排練這場戲不容易,官家不如聽他們唱完再說。」

官家苦笑,哪有做娘的喊自己兒子「官家」的,這是一種很顯然的疏遠狀態。

不過官家也知道李太后怕是受了大委屈,儘量隨著李太后的意,於是示意趙構他們繼續唱下去。

高大全他們自然不怕。

《狸貓換太子》最後一場戲,名為《打龍袍》。

說的就是李太后回宮之後,教訓官家的事情。

李清照扮演的李妃唱:

一見皇兒跪埃塵,開言再罵不孝君。

二十年前娘懷孕,那劉妃郭槐起下狼毒心。

狸貓換子把讒言進,把為娘貶入冷宮受苦辛。

那年間母子相見未相認,那奸妃又與郭槐定計,暗把冷宮用火焚。

娘無奈流落民間,沿門乞討誰憐憫?

幸遇著平兒認為母子,寒窯以內且容身。

你枉為天子有母不相認,倒不如民間一賣菜的人。

越思越想越氣憤,照你這不孝之君怎能安萬民。

內侍臣看過紫金棍,替哀家責打這不孝的君。

李清照唱到這裡,官家只能苦笑。

李太后這是擺明了要教訓他。

偏偏他還不能提出意見。

只不過縱然李太后有這個想法,但是也沒有人真的敢打官家。

這可是要命的。

李太后環視左右,見都沒有人敢動手,心中就更氣憤了。

她指著高大全說:「衙內,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不敢得罪官家,你來,替哀家教訓這不孝的天子。」

高大全一愣,沒想到這種事也能落到自己頭上。

不過,打天子,這種事情,聽起來就很有爽感啊。

官家看向高大全的眼神極為不善,劉太后親自動手打他可以,但是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對他來說都是羞辱。

這也是其他人囁嚅不前的原因。

高大全倒是不害怕官家,不過為了高俅著想,高大全摸了摸下巴,還是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太后,官家固然難辭其咎,但是他為君我為民,自古沒有民眾責打天子的說法。還請官家把龍袍脫下,我打龍袍就當成打官家了。」

官家眼角抽動,這依然是奇恥大辱。

但是太后卻出聲贊同。

官家無奈,只能脫下龍袍,任由高大全捶打。

當高大全手中紫金棍落下的那一刻,他的身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光芒萬丈。

一介白衣,杖責天子。

何其壯哉!

……

訂閱果然是跪了,更一章掉幾百,一共就這麼點……有信心的書友,開個自動訂閱吧,不然均訂掉的讓我心碎。還沒訂閱的童鞋,來起點給個首訂吧,好歹讓我死的悲壯點。另外,這四章就1萬3千字了,換個作者就是6更,我的字數是夠的,大家別只看章節數目,那是套路,我玩真誠。當然要是大家喜歡套路,我就改(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