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東城金鼓大街的大戰越演越烈。

動靜越來越大。

縱然玉京城宏偉堅固,又有***界護持,也是隱隱搖動起來。

彩衣巷上,許多當值的官員都跑了出來。

看著越來越可怕的動靜,還有遠處那些武勛們所化的數十道血虹,圍繞那尊巨神,雙方一拳一腳,皆有摧山之威。

都不由臉色陣陣蒼白。

「鍾馗啊!你說你,你幹什麼不好,你、你你竟然連帝姬也敢染指!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麼人吶!」

「就你這上不得台面的身份,那是你能碰的嗎?」

「不說帝姬身份,你便不念你家恩主名聲?你忘恩負義啊!」

「你你、你色迷心竅!」

「如今招來如此大禍,你怎麼擔待得起啊!」

一眾郎官面色蒼白,不由紛紛埋怨指責起鍾馗來。

邊上其他衙署的官員聽見,也都紛紛聚攏而來。

聽著眾郎官的指責,也漸漸了解了「前因後果」。

才知道眼前這丑漢竟然還這一聲驚天之戰的「罪魁禍首」。

雖未開口,但那道道鄙夷、不屑、嘲諷的目光,卻令鍾馗如芒在背。

血氣上涌,面色通紅,鬚髮倒豎。

忍不住怒目咆哮:「爾等休要血口噴人!」

「血口噴人?」

一個郎官冷笑道:「你敢說你沒做?若是沒與那……勾搭,為何那日那位只單召你去見?」

「即便是我等,也難入那位之眼,你一個小小的虞部承務郎,又有何資格?你倒是說說?」

「啊?怎麼?說不出來了?」

「你也不必說,定然是你借著恩主之名招搖撞騙,方才入了那位的貴眼,否則又如何能知曉你一個小小的承務郎?」

聽聞此人之言,其餘之人看向鍾馗的眼神愈加鄙夷。

與公主私通,雖是說出來不好聽,但實際上,恐怕十個人里有九個都求之不得。

長樂公主的名聲,人盡皆知,朝中大小官員有不少人在暗地裡,可都沒少心存僥倖,想著有一日能輪到自己一親芳澤。

在場之人,就為數不少。

那質問鍾馗之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看似斥責鍾馗招來大禍,實際上更多的卻是心生嫉恨。

他都沒機會見過那位殿下,如今竟讓這個丑漢拔了頭籌去。

憑什麼?

論相貌論出身論才華,這丑漢有哪一點能與他比?

「我、我……」

鍾馗被質問得羞怒難當,啞口無言。

不是他不知如何辯解,而是他知道,自己的話根本就不重要了。

這些日子他已經將嘴皮子都說破了,若是他的解釋有用,京中又豈會有如此流言盛行?

在場之人那一道道目光,更令他無法忍受。

「啊!」

「嗆啷!」

羞憤之下,鍾馗一股熱血上頭,突然衝上去,將一個官員腰間佩劍奪了過來。

「鍾馗!你想幹什麼?!」

「你還想殺人不成!」

眾人一驚,旋即便大怒,紛紛拔出腰間佩劍來。

鍾馗執劍在手,濃眉倒豎,目透悲憤、惶然。

緩緩自眾人面上掃過:

「想某鍾馗二十載寒窗,滿腹經綸,報國之心拳拳,卻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連遭厄難!」

「今日更是遭賤婦所害,受此奇恥大辱……」

鍾馗一聲暴喝:「與某讓開!」

眾人一時間為他所懾,竟不由自主地讓了開來。

鍾馗提劍大步而出。

眾人眼睜睜看著他大步離去,一時失言。

半晌之後,才有人驚呼:「他想去幹什麼?!」

眾人回想他所說的話,賤婦……

「難不成……他想去尋長樂公主?」

「快!此獠怕是狗急跳強,要對公主不利!」

「快快去攔他!」

眾人驚呼之際,人群中有一人看著鍾馗遠去身影,慢慢退入人群中,很快便不知鑽到何處。

……

青宮。

秦王此時也被東城的動靜驚動,正率殿下臣屬,登臨高處,看向皇城之外那驚天之戰。

忽然有內官匆匆而來,於他耳邊低語一陣。

秦王神色微動。

一旁的杜畿察覺異樣,開口問道:「殿下,可是有何不妥?」

秦王也不隱瞞,示意內官,內官便將所得之訊講了出來。

杜畿一愣:「什麼?鍾馗提劍闖威烈宮?他想作甚?」

秦王笑道:「還能作甚?不堪受辱,自是要自證清白,雖是匹夫之勇,倒也是一腔熱血,可惜了,跟錯了人。」

杜畿眉頭微皺,朝皇城外那血虹纏繞的巨大身影看去,目露隱憂:「殿下,這天波侯如此性烈,若是知道……怕是不會善罷干休。」

他知道這一場來勢洶洶的「流言」與秦王脫不了干係,卻也不便講出。

只是那天波侯的反應,實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誰也想不到,此人竟會如此不管不顧,在京中鬧出如此動靜。

其實力更是令人驚悸。

那數十個個圍攻之人,都是大稷武勛世家中的高手。

個個是百戰老將,一身武道驚天動地,更是統兵多年,極擅把握戰機。

如今數十人一起圍攻,還有禁衛軍在旁挾擊,加上***界的壓制。

那如神山巨岳一般的身影,竟絲毫不顯敗象,簡直不可思議。

誰都不會懷疑,幸虧是在玉京城中,若是在他處,恐怕這些人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傳言其一劍覆滅鬼方王城,數十萬鬼狄喪生劍下,縱是出自稷下學宮,也仍令人難以置信。

但過了今天,恐怕不會有人再懷疑。

殿下與此等人物交惡至此,實在不智。

秦王卻是不悅道:「怎麼?本王還怕他不成?」

「哼,想找本王麻煩,他也要能先逃得過此劫。」

「本王倒是希望他能撐過去,否則,他連站在本王面前的資格都沒有,豈非太過無趣?」

杜畿聞言張口欲言,卻又只化做一聲輕嘆。

秦王掃了他一眼,朝那內官道:「既然那鍾馗有此血性,本王豈能不相助一臂?去,讓咱們的人看著,務必讓他見到長樂。」

那個鐘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承務郎。

雖憑一腔血性,敢仗劍闖威烈宮,但若沒有他出手,怕是連威烈宮的門都進不去。

那就少了許多樂趣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