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進來,周鈺示意小弟去端糖水,里正餘光直瞧楊兮,顯然不適應女子坐著不動,男子去端茶倒水。

楊兮發現了,坐著不準備離開。

周小弟一點都沒有覺得不對,已經習慣什麼事都不避開嫂子。

周鈺問,「村子找到合適的宅子了?」

里正收回眼神,「嗯,昨晚就收拾出來了,先生可要親自去看看?」

周鈺搖頭,「不用了,您說宅子在哪裡,明日直接過去。」

里正還怕周先生昨日忽悠他,現在心裡踏實了,「明日我讓家中小孫子來接先生。」

周鈺想了想,「也好。」

頓了下介紹道:「這位是我娘子,我們青梅竹馬長大,我爹將我娘子當兒子養大的,娘子的學識不比我差。」

里正瞪大眼睛,心裡暗道乖乖,昨日他見識了周先生出口成章,收起了對女子的輕視,「是老夫見識少了。」

周鈺笑著,「我昨日給您老看的雪橇圖就是我娘子改進的。」

里正豎起了大拇指,「娘子大才。」

楊兮挑眉猜測周鈺想幹什麼。

里正不再因周先生娘子留下皺眉頭,有學問又有本事,都是值得尊敬的。

里正收斂心神,目前重要的是束脩,「先生願意教導村裡孩子是孩子的幸運,只是束脩不知道先生如何收取?」

周鈺道:「我們在齊家村休養,休養好就會離開,束脩就按日收取,每日上下午各一個時辰,一個孩子兩日一個雞蛋。」

里正心裡飛快的計算著,冬日一個雞蛋兩文錢,三十日才十五個雞蛋三十文錢,四個月一百二十文。

縣裡的私塾一年束脩一兩半,要是周先生留在齊家村一年,孩子們學一年用不上半兩銀子。

而且拿雞蛋不是直接給銅錢,村民也捨得一些,日後孩子們出息走出村子,能讓村子多些人脈。

里正想的美,現實周先生休養好就會離開,里正心裡難受了,忍不住開口,「先生。」

周鈺淡笑,「您老喝茶。」

里正脫口的話又咽了回去,心裡遺憾啊,「先生仁善,老夫代孩子們謝過先生。」

周鈺道,「那就說好了。」

里正站起身,「老夫就先回去了。」

楊兮等里正離開,「你教村裡孩子們讀書?昨晚你竟然什麼都沒說!」

周鈺點頭,「我想給你驚喜啊,邊休養邊教孩子讀書明智,免得不知外面世界愚昧無知。」

楊兮心裡有猜測,「我也跟著一起教孩子?」

周鈺笑著,「我上午教孩子們識字,下午你教他們算數。」

楊兮跟著笑了,「好。」

楊兮兩口子教村裡孩子讀書識字,經過周小弟的嘴,吳家和閆炳都知道了。

李氏坐在楊兮身邊,以前敢拉楊兮的手,現在都不敢了,「弟妹真要教孩子讀書?」

楊兮點頭,「是,嫂子的孫子孫女跟著一起學。」

李氏順嘴道:「小風去,小丫就不去了。」

小風是吳家大房活下來的兒子,今年四歲了,小丫是二房活下來的姑娘,小姑娘也四歲。

兩個孩子,楊兮更喜歡小丫,小丫很聰明,很會說話嘴巴特別的甜,只要過來玩就楊奶奶長楊奶奶短的。

楊兮道:「嫂子,這世道本就艱難,對女子尤為苛刻了,女子自身有底氣才能更好的在亂世活著,嫂子看看我,覺得我的話可對?」

李氏想說女孩子不用讀書,看著楊氏這話怎麼都說不出口,當家的說楊氏很聰明也有本事,讓她敬著楊氏。

吳山聽了直接拍板,「小丫也去。」

他已經深刻認識到,亂世中有本事的人才能活的更好,自家有現在的日子全靠周家,沒有周家,他們一大家子依舊是難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周鈺這時道:「還有一件喜事,楊三和我娘子同姓,日後就是我娘子的弟弟,等給我爹過了七七正式認親。」

周小弟,「??」

他明明一整日都在家,他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楊三被驚喜砸到了,咧著嘴,「姐夫,到時候酒席交給我置辦。」

周小弟,「」

這一聲姐夫比當初喊哥都洪亮!

吳山沒驚訝,楊三費盡心思想融入周家,現在石頭落地的感覺,「恭喜。」

晚飯後,周小弟看著妹子和娘分繡線,臉越來越苦,「哥,我也去教書好不好?」

周鈺,「兩日一個雞蛋?」

周小弟沉默了,他想了一天也沒想出賺錢的辦法,「哥,我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考秀才別想了,日後都要隱姓埋名過日子,琴棋書畫,琴他只會聽,字還算可以,畫是一點天賦都沒有,當初爹還不信邪,最後氣走了兩位先生終於放棄了。

周小弟有些委屈,為啥哥那麼像爹,爹和哥琴棋書畫都不錯,只有他沒天賦。

周鈺道:「兩日後是廟會,你可去廟幫著寫書信。」

周小弟沒擺過攤,有些不好意思,對上大哥的眼睛,忍不住直了後背,「我去幫人寫書信。」

周鈺點頭,「嗯。」

高縣因地理位置,走出大山的人不多,這也就造成讀書人不多,求人寫信讀信難,寫書信還是能賺些銀錢。

次日,吃過早飯,里正的小孫子來領路,兩家子都去了宅子,宅子在村東頭,聽里正小孫子介紹,這家兒子有本事已經搬到縣裡住了,大山沒人買宅子,宅子就空了下來。

宅子有些破敗,顯然這家人離開有些年頭了。

里正帶著村民等在宅子門口,見周鈺兩口子迎上來,「先生裡面請。」

楊兮以為不會來多少孩子,打眼數了數竟然有十個孩子。

進了院子,楊兮拿著紙筆坐下,她要記錄孩子的名字等基礎信息。

里正娘子帶著三個孩子走過來,其中就有剛才領路的小孫子,「我家三個。」

楊兮點頭利索的將孩子名字記錄上,周小弟幫著收雞蛋,「好了。」

其他的村民這回信了,原來真的只收雞蛋,又有幾個村民離開,很快帶著孩子回來,等全部記錄好有十四個男孩,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八歲。

里正娘子見小丫也坐著聽課,驚訝了,「還收丫頭?」

楊兮點頭,「收,日後上午相公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下午我教孩子們算數。」

里正娘子聽當家的說過周先生娘子,現在聽周先生娘子也要教孩子,依舊很驚訝,「你也教孩子們?」

楊兮笑了笑,「嗯,您不放心可留下聽聽。」

里正娘子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沒說話,潛意思會留下來聽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