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相遇是緣分,幾家一路相伴南下,互相扶持多了幾分親情,尤其是周家和吳家,他們最為親厚。

周鈺先開口說話,手裡拿著酒杯,「聚在一起是緣分,一路走來都不容易,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祝願所有人都能平安順遂。」

楊三特別捧場,「平安順遂。」

吳山臉上多了笑容,他喜歡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順遂。」

周鈺坐下道:「吳大哥也說幾句。」

吳山見都看著他有些緊張,深吸一口氣站起身,「我就是個老農,我懂的不多,我就說點實在的,我們南下定居是外地人,本地人排斥外地人。我們有南下的情分,希望我們幾家團結起來,我們不欺負人,但也不能讓人欺負了!」

趙老漢瞄了眼周先生,見周先生笑容沒變,心頭一松,他就怕定居分開,這一路他見多了周先生的厲害,跟在周先生身邊他才踏實。

趙老漢急忙接話,「吳兄弟說的對。」

葉順也表態,「我別的本事沒有,我走街串巷最能打聽消息,日後需要我幫忙儘管說。」

楊兮挑眉,隨著對趙葉兩家的了解,兩家人品都不錯,她不牴觸抱團,反而支持抱團生活,幾家早有抱團的打算啊!

幾家都發了言,孩子們已經餓的不行,今日過年做了八道菜,六道葷菜兩道素菜,別說孩子們,大人看著都饞。

新的一年,吳山喝多了,嘴裡絮絮叨叨的,最後眼睛紅了,「我就沒奢望還能安定下來,現在又是酒又是肉,周先生你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

周鈺也喝了不少酒,他難得放鬆高興,「吳大哥也冒險幫了我們家許多。」

當初在京城沒有吳山接應,他們一家子離開京城不會那麼順利,吳家也在用他們的方式還恩情,吳家都是重情的人。

吳山抹了淚,「那都是我應該做的,公子先救了我的命。」

楊兮聽到公子二字,這是喝多嘴瓢了。

楊三已經知道周家的情況,趙家和葉家什麼都不知道,聽到公子二字,心裡有了猜測,難怪先生懂的那麼多,原來身世不簡單。

吳山也意識到說了不該說的,最後只一個勁的抹淚。

楊兮,「」

反差有些大啊,她真沒想到吳山會這麼能哭,明明長了一張嚴肅臉!

晚上需要守夜,喝多的回去先休息,楊兮肚子不小,收拾桌子沒用她,李氏幾個收拾的。

守歲各家守各家的,還沒到晚上,楊兮和周鈺回來休息,周鈺喝了不少酒反而不困,摟緊了媳婦,「我們不僅活著,還平安到達瑞州,我竟然有些分不清是不是真實了。」

楊兮死勁擰了周鈺的臉,「這回真實了嗎?」

周鈺疼的直咧嘴,「還不讓我感慨下。」

楊兮打著哈欠,「我和你閨女睏了,我們先睡了。」

周鈺抬手摸著媳婦隆起的腹部,嘴角帶笑,孩子也活了下來,小心的摸著想感受孩子,結果小傢伙的確睏了,一點動靜都沒有。

次日大年初一幾家互相拜年,楊三已經和吳家說定馬匹的價格,現在市面上一匹馬都沒有,打聽到消息已經有半年時間,市面上沒有一匹馬了。

楊三給了市場價,退役下來的馬都需要三十兩,這還有價沒馬。

當初錢二東家給的馬都是好馬,拿到市面上四十兩都搶著要。

最後楊三按四十兩連馬車一起買下來,吳山覺得四十兩多了,楊三還覺得少了,最後各退一步四十兩。

現在新年過了,楊三帶著李爭出門打聽消息,周鈺將周小弟也丟了過去。

吳山見到讓吳老三和吳老四跟著一起出門。

周鈺放心楊三,這小子的眼光不錯,會選好定居的地方。

楊三出門,周鈺兩口子也沒閒著,他們連續去書鋪,他們要找瑞州的州志,還要找最近幾年瑞州的府報。

州志不便宜,要五兩銀子一本,肉疼也要花。

買到州志和府報,兩口子窩在屋子裡根據州志描述畫瑞州的地圖,地圖畫了個大概,將打聽到的家族在地圖上標記上,別看是簡易版地圖,這份題圖也十分珍貴。

二人又通過府報了解瑞州官員和瑞州發生的大事,結果府報只有好消息和朝廷政策,關於民生的沒有,二人心裡有底了,瑞州的官員不是為民的父母官。

到了瑞州沒有生命威脅,楊兮兩口子反而更忙碌了,他們還去了賣種子的鋪子,打聽有沒有玉米和土豆等作物。

他們一路南下,兩口子一路打聽,可惜沒有見到種子。

玉米沒海禁前就引進了,已經馴化適應這片土地,可惜百姓不信任,朝廷剛建朝大力發展農業有糧,馴化又需要時間,朝廷也就沒有大力推廣,內陸根本沒人種植,加上禁海的政策,玉米又不是朝廷指定收的糧,種植的就更少了,也不知道沿海還有沒有人種植。

南方有兩季稻,主食以大米為主,南方米價相對北方便宜,楊兮還是喜歡吃一年一季的水稻。

種子鋪子沒有楊兮兩口子打聽的玉米種子,楊兮倒是買了不少香料種子。

五日後,楊三幾個回來了,幾家圍著楊三等消息,楊三臉上笑意不斷,說明選的地方不錯。

吳山急的不行,「你這小子趕緊說。」

楊三,「讓我喝口水。」

子恆人不大將自己的水杯讓出來,「舅喝水。」

楊三抱起子恆,「還是子恆疼我。」

周鈺一個眼神過去,楊三老實了,喝了水道:「我們一路跑了三個縣城,仔細打聽居住的地方,最後選了向縣下的陽鎮定居,陽鎮靠河不缺水源,地勢不錯,百年沒遭過天災,此地風水十分好。」

楊兮看著連連點頭的吳山,古人最信風水了,光百年內沒遭天災就很吸引人。

楊三繼續道:「向縣的縣令是瑞州難得辦實事的,前年剛修了路,最重要願意接收南遷百姓落戶。」

周小弟接話,「我們去的怛縣十分排外,拿我們舉例不允許我們幾家落戶到一處,落戶會打散了,落戶的條件特別的苛刻。」

楊兮看向楊三,楊三又丟出個消息,「我說向縣縣令辦實事,不僅願意接收南遷百姓,還允許開荒,每家可開兩畝田地,開出來的田只需要辦理田契的銀錢,田就是你的。」

這話一落,楊兮知道吳山幾家確認定居陽鎮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