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日頭不大,楊兮帶著子律一起出門,小傢伙第一次出門,眼睛都不夠看了。

子恆羨慕弟弟能出門,又不想錯過今日課程,看著鍾煦哥哥,學習壓住了想出去的心。

楊兮不喜歡長子這麼累,兒子年紀還小,她和周鈺從沒有給過兒子壓力,可惜小傢伙自己太要強,「子恆要不要跟娘一起出門?」

子恆堅定的搖頭,「不了。」

周鈺無語,他欣慰孩子們的努力,又無奈孩子們越來越拚命學習,這樣下去可不行,他可心疼兒子!

楊三趕馬車,如放出籠子的小鳥,一直嘰嘰喳喳的嘴巴就沒停過,什麼稻苗要成熟了等等,好像被關了多久似的。

周小妹聽煩了,「可以了啊,再說就煩人了。」

楊三哈哈笑著,「你不懂,我終於出門了。」

楊兮想到楊三成事就是頂級社畜,不覺得楊三煩人了,念叨吧,現在還能念叨,真到了日後,念叨的力氣都沒了。

楊三趕車並不快,馬車很平穩,牛車都能攆上馬車的速度。

趙老漢趕著牛車以為看錯了,見真是楊三,忙打招呼,「楊公子,難得見到你,這是去鎮子?」

楊三看向牛車上,趙家的女眷基本都在,「我們去縣裡,你們這是?」

趙老漢笑容有些僵硬,想到了葉啟恆,「我們去採買嫁妝,對,我二孫女已經定親了。」

楊三,「恭喜。」

趙老漢想加速趕牛車,卻不敢超過馬車,乾笑著,「到時候來喝酒。」

楊三甩著鞭子,「有時間就去。」

趙老漢見馬車加速了,心裡嘆氣,他是一步錯步步錯,還好周家對學生一視同仁,孫子還能在學堂讀書。

趙老漢看著馬車遠去,孫子學會的越多,他越後悔,早知道給大孫女定親問問周家好了。

趙二姑娘見爺爺臉色不好,不敢吭聲,如果不是她有心機定親到鎮里,她的日子可不好過。

楊兮一行到了縣裡,縣裡依舊祥和。

楊三難得來縣裡,想去看看吳三幾人,「姐,我先送你們去繡樓,你們在繡樓旁邊的布鋪等我,我一會來接你們。」

楊兮,「好。」

楊三送二人到繡樓,周小妹拎著包袱下馬車,等楊三走了,周小妹道:「嫂子,一會賣了手帕和香囊,我想去銀樓看看。」

楊兮看向小妹的頭髮,只有一根木簪子,「的確該給你買幾樣首飾。」

守孝中,也是可以戴首飾的,她暗惱忽略了小妹。

周小妹搖頭,「嫂子,我不戴首飾,我第一次靠刺繡賺銀錢,這一筆銀錢對我意義不同,爹不在了,我想給娘買簪子。」

「閨女是貼心小棉襖,娘一定不想你花銀錢,不過,給你買的首飾還是要買的。」

周小妹臉紅紅的,她真不是向嫂子要首飾,「嫂子,我有首飾。」

只是太貴重不能戴出來。

楊兮已經打定主意,還好她今日帶了不少銀錢,「我們在外面站了一會,先進繡樓。」

周小妹注意到打量的目光,「好。」

周小妹時常來繡樓,與管事的熟了,「這是這一批的帕子和香囊。」

管事解開包袱確認數量和質量都沒問題,利索的結算了銀錢,管事的詢問,「姑娘能繡扇面嗎?」

周小妹問,「扇面什麼價格?」

管事的,「二十文一個扇面,姑娘繡嗎?」

小妹謹慎的問,「我能看看繡什麼樣的扇面嗎?」

管事的拿過店裡賣的扇子,周小妹一看挺簡單的,「能繡,不過,繡樓不是有繡娘專門繡嗎?」

管事的,「縣城黃家嫁女兒,婚期有些急,繡娘全都趕製黃姑娘的嫁衣,實在沒時間繡扇面。」

夏日賣的最好的是扇子,他也挺著急的。

小妹見嫂子給她使眼色,自然的道,「所有繡娘繡嫁衣可不便宜。」

管事的壓低聲音,「何止不便宜,嫁衣還用上了金線,我聽東家說黃姑娘嫁到府城去了,還嫁給官員子嗣為正妻,黃家主厲害啊。」

周小妹還想問,管事的還有事要忙,「姑娘,繡樓急需扇面,還請姑娘抓緊一些。」

周小妹應下,繡扇面的繡線和料子一會來取。

出了繡樓,楊兮道:「黃家的確厲害。」

士農工商,商賈家的女子很難嫁入官家後院為正妻,不怪繡樓管事震驚,就是不知道黃家付出了什麼。

姑嫂先去銀樓,銀樓中只賣銀飾,瑞州百年的老字號。

周小妹堅持自己給娘簪子,楊兮就選了銀耳墜,這樣不會壓過小妹的禮物。

楊兮又給小妹買了銀髮飾,她想了想也給自己買了根簪子。

還好戴的銀子足夠,因為簪子是空心的,並不貴。

出了銀樓去布鋪,她們來的不巧,布鋪的布匹到了,夥計正在搬布匹入庫房。

楊兮抱著兒子到陰涼的地方站著,小傢伙太乖了,一點不怕人,還抻著脖子四處看。

周小妹逗著侄子,「你看什麼啊?」

子律嫌棄姑姑擋視線,用胖手扒拉著姑姑。

楊兮摸了摸兒子的屁股,沒尿濕,親了親兒子,「一定要等你舅舅回來啊,否則,娘沒尿布給你換。」

子律聽到娘親聲音,歪著頭,「咦。」

周小妹覺得小侄子可愛極了,狠狠的親了小傢伙的胖臉。

子律委屈了,姑姑不讓開,想哭。

周小妹嚇了一跳,忙讓開鬨著,「不哭,不哭。」

姑嫂二人沒等到楊三,反而見到布鋪掌柜的出來迎人,布鋪馬車下來一位富貴的公子。

楊兮咦了一聲,周小妹問,「怎麼了?」

楊兮抬頭再看,只有馬車,楊三這時也回來了。

楊三跳下馬車,「姐,你們等久了吧。」

楊兮搖頭,「我們還沒買布料。」

楊三看著布鋪,「我們換一家買?」

楊兮也不想等了,剛才怕走了楊三找不到才繼續等著,「好。」

楊兮上了馬車,注意到馬車邊有米粒,「你去糧店了?」

楊三點頭,「嗯,買了一些米給吳三幾個送過去。」

頓了下又道:「姐,縣裡新開了兩家糧店。」

楊兮,「有什麼不對嗎?」

「不對的地方多了,光開了糧店沒糧食,姐,你別忘了,第一季水稻要成熟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