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察管教之罪!」

裕王妃起身,替王爺再次添茶之後,這才緩緩地說道:「那趙御有皇命在身,手持天子劍,錦衣衛又有先斬後奏之權。

再說了,趙御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一個查檢百戶走到今天北司鎮撫使的位置,就絕對不是一個莽人。」

王妃說到這裡,輕輕的嘆口氣說道:「我父雖貴為永清伯,可他所作所為,王爺也是知曉一二的,如果王爺在陛下面前參劾趙御。

且不說有皇命在身的趙御會不會受到懲處,而王爺您,在陛下的眼裡會落下一個不明是非的糟糕印象。

相比於區區一個趙御,王爺您在陛下心中的印象,才是最重要的!」

裕王聽到這裡,猛然一驚。

此刻想來,如果自己真的跑到陛下面前去參劾趙御,結果必然和王妃所說一般無二!

「可那永清伯,畢竟是你生父……」

王爺雖然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但還是不免的多說了一句。

「有道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王爺臨幸我的那一刻起,我便只是王爺的人了……」

王妃神色溫柔的看著裕王,輕輕一笑說道。

「哈哈,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將本王比喻做雞狗?!」裕王哈哈一笑,雖然嘴上說著大膽,眼眉中卻儘是喜色。

「妾身失言,請王爺恕罪……」

王妃微微躬身,施了一禮。

裕王一步上前,將王妃摟起,看著懷中佳人,語氣輕柔的說道:「本王哪裡捨得怪罪於你!」

王妃被扶著起身,落座在裕王一側。

「可就這樣放過趙御,滿朝文武,會以為本王是怕了錦衣衛的那些奴才!」

裕王雖然聽進去了王妃的話,可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樂意。

畢竟,自己堂堂儲君,居然還奈何不得自家的一個奴才,這事情怎麼想怎麼感覺憋屈。

「王爺,和大乾萬里江山比起來,一個趙御又算得了什麼?」

王妃端起細瓷茶盞,輕聲的說道:「他趙御不是出身查檢司嗎?抄家正好是他的老本行,永清伯府邸,就交給他好了!」

……

陸仙茶樓。

就在趙御和幾個掌柜的聊的熱火朝天的時候,裕王府派人來收斂了永清伯的屍首。

看著一言不發,僅僅是收斂了屍首之後就悄無聲息離開的裕王府親隨,幾位掌柜的這才看明白。

連裕王都不敢叫囂了,他們身後所依靠的那些大佬,就更扯淡了!

最後,趙御從這些掌柜的身上刮下來二十多萬兩黃金,折銀二百三十萬左右。

當然,一開始覺得最先出價的可以不用出錢的那幾位,最後也是哭著離開陸仙茶樓的。

原因很簡單,趙御說了,有天子劍和陛下御賜匾書在此,如皇帝親臨。

而他們之前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當著皇帝的面說的。

不管是出錢兩萬,還是最後一個出到七萬的倒霉蛋,這些錢都是他們當著皇帝的面喊出來的。

最後趙御一句輕飄飄的欺君之罪,他們只能啞巴吃黃連。

講道理?

在大乾,除了那些不要命的御史言官之外,誰敢和九五至尊講道理?!

解決了糧價和賑災銀款之後,趙御帶著記錄捐銀帖子,直奔承天門。

而那些掌柜的出了陸仙茶樓之後,趕緊一個個忙不迭的去找背後的主子。

這些人中,有內閣首輔,有司禮監秉筆,有六部正堂官,有各位皇親國戚……

可憐裕王都熄火了,他們哪裡還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和趙御這條瘋狗叫囂?

出奇的,這一場初雪大災,這些原本端著碗準備在災民手裡撈銀子的饕鬄們,都深明大義了一回。

趙御拿著記錄捐銀的帖子,一路過了承天門。

因為有天子劍在手,門值的那些小太監也沒敢再從趙御身上薅銀子。

一路走到永壽宮,連當值的趙靖忠,都沒敢為難趙御,直接進去通稟了皇帝。

趙御順順噹噹的舉著捐帖進了永壽宮。

「呵,能從這些人的口袋中掏出銀子來,趙卿,你本事不小啊!」

輕紗龍帳內的皇帝看過捐帖之後,對著九龍台階下的趙御開口說道。

言語之間,聽不出是讚賞還是挖苦。

「全憑皇恩浩蕩,各位巨商一見陛下欽賜匾書,都感激涕零,這才慷慨解囊,這一切全仰仗聖恩榮寵!」

拍馬屁這種事,趙御前世自出校園之後,無時無刻都在實踐!

「只是……下臣有罪,還請陛下寬恕!」

趙御知道,雖然永清伯是皇帝授意自己除掉的,但是畢竟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這事情一定要說清楚,不然以後皇帝變臉,他連個狡辯的機會都沒有。

這九五至尊就和以前公司的大老闆一樣,說話如同放屁一般,說變臉就變臉了!

「哦?你此次掌管賑災,回落各商糧價,籌集如此多的糧款,有功於社稷,何罪之有?」

輕紗龍帳內的皇帝嘴角微微一翹,這個北司鎮撫使,還真不簡單啊。

「永清伯……」

趙御剛要出口,卻被皇帝直接打斷。

「永清伯的事朕已然知曉,不必多說了!」

皇帝一開口,直接將趙御的所有退路都封死了。

他既沒說永清伯有罪,也沒說趙御斬殺大乾伯爵是無罪,只是說自己已經知曉。

這等於是給趙御上了一道枷鎖,等日後趙御如果做了什麼他不順心的事,隨時可以用這一條和之前擒殺雲王那一條,將趙御斬盡殺絕!

沒有這麼點心思,怎麼能在二十年不上朝的情況下,還將朝堂的權利都牢牢的拽在手中?

別看魏忠賢號稱九千九百歲,可只要眼前這人不死,魏忠賢就沒那個膽子再給自己加上一百歲!

這,便是這個天下臣民口中昏君的本事!!

「趙靖忠……」

皇帝說完之後,伸手將那一份捐帖遞給龍帳,一旁的趙靖忠立刻上前,雙手承住。

「戶部尚書之前上奏,九邊將士銀餉空缺,為防九邊動盪,從這一批捐銀當中,撥放六十萬兩,已解燃眉之急!」

「另外,朕的靈濟宮也需要修繕了,你便從這其中抽出一百三十萬兩,送入內承運庫,用以修繕靈濟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