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榮告訴陳揚,劉技術員是專門搞洗沙的,是他特意請來指導陳揚洗沙的。

陳揚大喜,他正為洗沙效率低下發愁呢。

劉技術員先詢問了陳揚現在的洗沙過程。

陳揚詳細的說了一遍。

劉技術員建議,把兩個階段的洗沙,合成一個階段。

就是把泥沙挖上來後,不要在船上洗,而是運回來再一起洗。

而整個洗沙過程,劉技術員也建議,改用他們洗沙廠的「五步法」。

關於什麼叫五步法,劉技術員也做了詳細說明。

陳揚聰明,劉技術員說一遍,他就基本上領會了。

所謂的五步洗沙法,是要充分利用河堤的斜坡,在斜坡上挖坑洗沙。

王光榮問陳揚搞懂了沒有。

陳揚表示懂了。

王光榮他們起身告辭。

這時已近中午,陳揚很不好意思。

客人遠道而來,又是來談生意的,本來應該請人家吃飯。

再說了,陳揚現在也不缺錢。

可陳揚沒有準備。

「王科長,真對不起,本來該留你們吃飯的。」

王光榮拍拍陳揚肩膀,笑著說,「咱們是朋友了,以後吃飯的機會多得是,這次就免了。等你賺了大錢,你不請我們吃大餐,我們一定不答應。」

客氣一番,陳揚送走了王光榮他們。

雙方約定,十天之後,李駕駛員帶著錢,開著機動船來運沙。

陳揚這邊,按照劉技術員教授的辦法,在河堤的斜坡上挖坑。

五步洗沙法,需要沿著斜坡挖四個坑。從高處到低處,從大到小成一線排列。

難處有二。

從河裡挖來的泥沙,要想辦法裝到最上面的大坑裡去。落差兩三米,距離至少五六米,怎樣才能把泥沙運上去?

還有,洗沙的水,怎樣才能運到坑裡去?總不能一擔一擔的挑上去吧?

陳揚把兩個難題拋給兩位老人,自己爺爺和童二子的爺爺。

有句老話說,薑是老的辣。

還有一句老話,家有一老,猶如一寶。

更何況現在有兩個寶。

在河邊做個木台,再做一個木槽,船里的泥沙先倒到木台上,再讓泥沙自己從木台流滑到一號坑裡。

至於洗沙的水,也容易解決。沿著四個坑的坑邊,做一架水車。通過人力轉動水車,可以分別向四個坑供水。

解決辦法有了,大家忙碌起來。

陳揚和童二子一起,拉著手拉車去公社木器社,買來製作水車和木台木槽的材料。

不過,陳揚沒全聽劉技術員的,他偷工減料,把四個坑的尺寸縮小了四分之一,深度更是從兩米降到一米五。

還有,按劉技術員的設計,四個坑從高到低成一條線排列。陳揚也做了修改,他改成一號坑和二號坑並列,三號坑和四號坑並列,大大縮短了四個坑與河面的距離。

陳揚明白一個道理,反正不能都聽別人的。

也就是說,農民有農民的干法,不能太專業了。

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需要解決。

陳家村到三岔口有五里遠。現在只有一條船,泥沙挖上來後,運回來再卸船,三分之一時間浪費在路上了。

要借一條船或租一條船。

陳揚又想著打童老貴隊長的主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