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會心一笑。

「我知道,他們都想看我的笑話。要是我種的四畝水稻,產量比不上他們,我可就真成了笑話。」

童四平笑道:「小陳,那不僅是你的笑話,也是於主任和我的笑話。」

「哦,為什麼?」陳揚忙問。

「因為於主任和我為你打了保票,我們兩個力排眾議,支持你一家單幹。」

陳揚看向於萬青,「於主任,謝謝你和童叔的支持,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的。」

於萬青微微一笑,拿出幾張化肥票,有尿素票、磷肥票和鉀肥票及氮肥票。

「小陳,每樣都買一點。往田裡多施點肥,確保後期田間管理,爭取整個大豐收。」

陳揚收起化肥票,點了點頭,「我明天就去買化肥。」

「還有。」於萬青問道:「小陳,你要去縣城上班,那這邊怎麼辦?」

陳揚說,「我爭取兩邊跑,兩不耽誤。」

於萬青微笑道:「與你在城裡掙大錢比,四畝水稻值不了幾個錢。但小陳,你不能放鬆喲。」

「請於主任放心,西瓜芝麻,我一起撿。」

童四平說,「小陳,還要防止有人有意破壞。」

「我會小心提防的。」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人搞破壞。

不用於萬青和童四平提醒,陳揚也擔心這個。

與爺爺商量,爺爺也擔心這個。

爺孫倆商量的結果是,爺爺暫時留在家裡。和二弟陳兵一起,一邊看著四畝水田,一邊對四畝水稻進行後期田間管理。

陳揚帶著大妹回了縣城。

學校還沒有學生,食堂不忙,作為臨時工的大妹,暫時不用上班。

陳揚讓大妹去老范家,認真的照顧田阿姨。

招生工作倒是非常順利。

因為《復讀學校》的成績斐然,不用廣告,不用宣傳,報名的復讀生紛至沓來。

預計下一年度的往屆生和復讀生,全縣總數為一千三百左右。

八月僅僅過去幾天,來《復讀學校》報名的考上就超過了七百人。

按一個班六十人編排,已經超過十二個班。

縣黨校的教學樓,只有九個教室。

經與縣黨校協商,又租借了緊鄰教學樓的辦公樓的一半。

書桌和凳子不夠,由季同生出面,向縣一中和城關中學購買一批舊書桌和舊凳子。

原來聘請了三十位老師,現在又增聘十位,也已經落實到位。

季同生不愧是當過領導的人,各項工作抓得有條不紊,不用陳揚太多操心。

有一點做了改變,經廣大考生強烈要求,《復讀學校》提前到八月十五號開學。

最終,報名考生達到七百九十三人。

六個文科班,七個理科班,男生四百八十一人,女生三百十二人。

有不少書桌板凳需要維修。

陳揚打電話給公社通訊員陳仁軍,讓他轉告爺爺,帶著二弟陳兵來縣城。

不料,陳仁軍告訴陳揚說,他爺爺可能來不了。

陳揚不解,忙問為什麼。

在陳揚的追問下,陳仁軍告訴陳揚,有人破壞他的承包田,被爺爺和二弟當場遇上。

結果,雙方發生了衝突,爺爺和二弟都負了輕傷。

陳揚頓時怒火中燒,趕緊騎上自行車,飛也似的奔向家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