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明和林國清是一對雙胞胎。

全村就他們一家姓林,他們的父親老林是衡峰公社人,作為上門女婿才到了陳家村。

這個老林整天神神叨叨的,白天睡覺,晚上出來,不幹活,只瞎逛,最愛逗小孩玩。

最愛玩的是,拿自己的口水,去塗小孩的臉和嘴。

陳揚小時候最怕的人,就是這個個子一米八的老林。

老林從不與人來往,家裡兩男兩女四個孩子,他從沒管過,全靠老婆拉扯長大。

但老林有一段輝煌經歷,可以說是全縣獨一無二。

老林年輕時在海船上當水手,曾經到過美國。還在美國生活幾年,與美國娘們結婚,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生崽。

新中國成立後,老林才回到國內。

老林的外號,就是響噹噹的「美國老」。

林家還有一個奇葩,直接把雞養在家裡。

陳揚小時候看到過,幾十隻雞及其雞屎,全都在屋子裡,還好幾天才勉強收拾一回。

林家就一典型的髒亂差。

更奇葩的是,老林對倆兒子放任不管,村小的板凳還沒坐熱,倆兒子就不讀書了。

說兩兄弟識字不過一百,還算是客氣的。以陳揚的估計,兩兄弟加起來,認識的字恐怕都不會超過一百。

兩兄弟今年二十有六,都沒結婚,也沒對象。

在陳家村,林家是窮人,窮人就很難娶到媳婦。

不過,出門經商,兩兄弟還真是奇才。

前兩次搞長途販銷,兩兄弟都賺了。

兩兄弟自有本錢一百多塊,向陳揚借了兩百塊,販賣的產品,就是最常見和常用的刷子。

什麼鞋刷、衣刷,小刷子、大刷子,圓刷、扁刷,長刷、短刷……等等,凡是路橋小商品市場上有的刷子,他們都收。

這個不起眼的刷子,幾分錢一個,利潤是更不起眼的幾厘。

但兩兄弟做進去了,不僅做進去了,還計劃要擴大經營範圍。

這就需要本錢,需要陳揚的大力支持。

最有意思的是,別人找陳揚借錢,或者還錢,都不會空著手而來。

最不講究的人,也會帶一包香煙。

兩兄弟除了還錢,什麼也沒帶。

反倒是陳揚給兩兄弟遞煙。

兩兄弟點煙就吸,也不說聲謝謝。

陳揚也不計較。因為兩兄弟就這德行,全村人都知道的。

陳揚還是這樣,只收一分半的利息,多餘部分還給了兩兄弟。

還是沒有聽到「謝謝」二字。

林國明說,「揚,下回我們想多借點,行不?」

「沒問題,你倆想借多少?」

「五百塊。」

「好,五百塊。」

「我們過了年,元宵節後來拿,你看行不?」

「行。」

林國明起身要走。

林國清是個悶葫蘆,這時卻開口了。

「哥,你等等。」

「還有啥事?」

林國清說,「我想單幹。」

林國明愣了。

陳揚也是怔了一下,饒有興趣的瞅著兄弟二人。

真有意思,兩兄弟居然在陳揚家說分家單幹。

林國明很快就說,「我同意,只要你不反悔就行。」

林國清衝著陳揚說,「揚,你幫我們做個證明。」

陳揚急忙搖手,「我不聽,我不看,我不知道,我什麼也不知道。」

但是,人家兩兄弟擺明了要陳揚當中間人。

農村人分家,本來都是在結婚以後。

分家也特有講究,除了全家人到場,娘舅必須出席。

還要請人撰寫「分書」,用宣紙,用墨筆。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行文極其規範。

但人家兩兄弟不講究這些,當著陳揚的面,你一我二的撥拉起來。

其實也沒什麼好分的。

兩個姐姐都已出嫁,家裡四口人包括父親母親,一畝八分水田,兩間兩層老房,兄弟二人各半。

原來有錢一百多塊,加上這兩趟長途販銷賺的錢,共有約兩百塊錢。

兩兄弟一人一百塊,好分得很。

兩兄弟要求,請陳揚撰寫「分書」。

陳揚能寫,父親在時,村裡人偶爾請寫「分書」,陳揚寫過至少六次。

這對陳揚來說是駕輕就熟。

陳揚很快就寫好了,兩兄弟各拿一份。

兩兄弟不識字,只請陳揚讀了一遍,就在分書上簽字畫押。

還好,自己的名字是會寫的,雖然寫得又歪又斜。

林國清說,「揚,以後你就是我朋友。我結婚時,你要來送洞房。」

「好啊,我一定來,到時候我來念《洞房經》。」

林國明也說,「揚,還有我。」

「好,從今以後,你倆都是我的朋友了。」

朋友越多越好,陳揚求之不得。

最後的節目才是借錢。

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

兩兄弟各向陳揚各借三百塊,陳揚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但借條等手續都必須有,借條上的手指印,該按還得按。

兩兄弟借了錢,起身就走。

但走到樓梯口,兩兄弟又回到陳揚面前。

林國明說,「差點忘了一件大事。」

林國清說,「沒錯,tj市場給誰做,咱倆還沒說好。」

陳揚咧著嘴樂了,「對對,親兄弟明算帳,老婆也得各娶各的。」

兩兄弟商定,一個還在天津發展,一個去bj開拓市場。

畢竟天津已是熟門熟路,可誰去天津誰去bj?

「抓鬮。」陳揚出了主意。

「換一個。」兩兄弟異口同聲。

陳揚噗的一笑,他想起來了,兩兄弟最愛玩的遊戲。

「石頭剪刀布,三局兩勝。」

兩兄弟傾情投入,真的玩起了石頭剪刀布。

弟弟以二比一獲勝。

弟弟選了天津,哥哥當然去了bj。

後來的事實證明,bj市場大於tj市場,生意做得更大的是哥哥林國明。

但兩兄弟都賺了錢發了財,並且很快的娶了老婆當了爹。

兩個文盲發財,惹得村裡村外的人羨慕嫉妒。

只有陳揚總結得精闢到位。

運氣爆棚,祖墳冒煙。

什麼樣的困難和問題,都阻擋不了開掛的平凡人。

成功和失敗,沒法講理。

春節很快過去,陳場也要忙自己的事了。

創辦養豬場。

前兩步,大隊批准了,公社同意了。

接下來,還有很多手續要辦。

第三步,公社食品站。

公社食品站是區食品公司的下屬單位。

全公社每天賣的豬肉,需要蓋「藍章」才能上市,這個「藍章」就是食品站負責蓋的。

陳揚拿著申請報告,來找公社食品站的負責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