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給童老貴出了一個餿主意。

關鍵時刻裝病加自殺,類似於女人的一哭二鬧三上吊。

這種招數,雖然屬於下三濫,但有時候極其有效。

這也不是陳揚的發明,而是童老貴的老套路,他幾年前就使過一次。

「揚,時代不同了,老招還有用嗎?」

「老童,時代是不同了,但人還是這撥人,人性也沒有變。」

「啥叫人性?」

「懶得解釋,說了你也不懂。」

「你呢?我用老招,你用啥招?」

「呵呵,我改主意了。我不馬上腳底抹油,我要看一步走一步。」

正如陳揚和童老貴所料,「總結經驗」把他倆給總結出來了。

公社新領導鄭衛民,和工作組的負責人胡剛,一致決定對陳揚和童老貴採取措施。

所謂的措施,無非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辦學習班加罰款。

另一方面是上綱上線,在一方面的基礎上,把陳揚和童老貴「送進去」。

這還得徵求大家的意見。

首先,鄭衛民和胡剛召集公社裡的領導開會。

公社黨委五人,除了鄭衛民,還有蔡美麗、郭富強、姚興平和徐菊芳。

其中郭富強和姚興平也是剛調來不久。

郭富強三十五歲,是轉業軍人,現在擔任武裝部長。

姚興平三十一歲,從縣機關下來,現在是組織委員。

蔡美麗雖然年輕,卻是副書記,貨真價實的二把手。

徐菊芳雖然也是女的,卻是名符其實的實力派,她是陳蔡公社本地人,在公社已經乾了十五年。

鄭衛民剛滿三十歲,文質彬彬,戴一付近視眼鏡。

他中專畢業,原來是一個中學的副校長,一年前才離開學校,轉調到政府部門來工作。

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蔡美麗第一個反對採取措施,而且態度非常強烈。

大家不明白。一方面,事情是她叔伯兄弟蔡國平捅出來的。另一方面,她家與陳揚家有殺父之仇。

退一萬步講,即使不支持,也用不著這麼反對啊。

鄭衛民問,「美麗同志,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蔡美麗說,「要是處理陳揚和童老貴,整個陳家村都會反對。而更重要的是,陳家村現在的大好局面就會被毀掉。」

胡剛說,「美麗同志,你是不是在危言聳聽?」

「胡剛同志,事實勝於雄辯。不信你可以下去訪問訪問村民,看看他們是什麼態度。」

「那依你之見,這事該如何處理?」

「冷處理。對陳揚和童老貴二人加以引導,引導他倆把利息降下來,從而實現真正的先富帶後富。」

鄭衛民問其他人的看法,「徐菊芳同志,你有什麼意見?」

徐菊芳說,「我支持美麗同志的意見。對這個事冷處理,也就是不處理。總結經驗,其他都可以總結,但不包括這個事。」

鄭衛民再問郭富強,「富強同志,你的意見呢?」

郭富強的態度,與大家都不一樣,「以我看,這事先放一放。咱們先下去,了解了解情況。特別是徵求一下村裡同志的意見。」

鄭衛民又問姚興平,「興平同志,你是什麼看法呢?」

姚興平說,「我支持衛民同志和胡剛同志的意見。原則問題,不容討論。」

鄭衛民和胡剛二人,小聲的交換了幾句。

胡剛說,「我看富強同志的意見也值得考慮。所以,咱們去一次陳家村,召集村幹部開會,聽聽他們的意見。」

村裡的兩委,也早有了波瀾。

童老貴對外稱病,待在家裡不露面。

陳玉花請了假,去了幾百公里外的煤礦看望老公。

蔡根夫偏在這個時候出門,搞他的長途販銷去了。

童小芳身體一直不好,現在更加不好,通知他開會他都沒來。

村兩委總共才十個人,四個不來,參會的只有六個。

六個人的心思也各不相同。

但除了蔡國平,其他五個嘴上意見一致,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千萬不能上綱上線。

姚興平問,「你們說說,為什麼不能上綱上線?」

大家都不開口。

姚興平與蔡福滿坐在一起,他又問蔡福滿,「蔡福滿同志是吧?你說說,為什麼不能上綱上線?」

蔡福滿憨憨的笑笑,「不好說,說不好。」

鄭衛民說,「蔡福滿同志,你大膽的說。今天的會議,咱們不做記錄。」

蔡福滿說,「我們不能說,你們可以說。你們怎麼說怎麼做,都沒有問題,因為你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們是土生土長,哪裡也去不了。你們把他們處理了,他們與我們的仇怨就結下了。」

胡剛問,「你是怕他們報復嗎?」

蔡福滿點點頭,「怕,非常非常的怕。就說這個陳揚,他不僅有錢,而且群眾威信很高。村委選舉時,他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選票。得罪他一個人,就等於得罪全村大多數人。」

蔡福滿不藏著掖著,把問題直接端了出來。

老實人不表示不精明。蔡福滿擺明態度,不是給上面人看,而是給村裡人看的。

反正蔡福滿認準一個道理,我要在村裡做人,村裡的人最好都不得罪。

特別是陳揚這樣的人,得罪這樣的人,代價會很慘重的。

蔡朝陽與蔡福滿剛好相反。

堅決不表態。

陳揚是朋友,這個底線,蔡朝陽無論如何都要堅守。

主要還是蔡朝陽明了事理。陳揚的錢,搞活了全村的經濟,他舉雙手贊成。

蔡國平就不用說了,他是始作俑者,他巴不得陳揚出事,馬上出事。

蔡小春和童宗良,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就是不敢表露。

二人的總心思,實際上是支書陳生梅的心思,也就是唯陳生梅馬首是瞻。

這是最安全可靠的處事態度。

所以,鄭衛民問他們二人的意見,二人非常明白的表態,聽支書的。

陳生梅的心思,是希望藉此機會,把村帳上的大窟窿補上。

讓陳揚和童老貴出點錢,大窟窿不就補上了麼。

「各位領導,我建議啊,把這個事交給我們村裡處理,不知各位領導意下如何?」

鄭衛民和胡剛都是愣了一下。

鄭衛民望著陳生梅問道:「老陳,這個事你們村裡能處理好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