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告訴鄭衛民,做鞋人的最大困難是賣鞋。

買鞋的廣大客戶,只認路橋街的市場。

這裡的做鞋人,要把鞋子運到路橋街才能賣出去。

兩地相對較遠,交通運輸極不方便,每次來回都需要一個整天。

在陳揚看來,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在這邊創辦一個市場。

這個市場不僅僅只有鞋類,可以包括其他日用品,可以叫做「某某綜合市場」。

這個市場要全面開放,不要管得太多,要以吸引外地人為主。

這個市場可由政府創辦,但最好吸收民資,交由民間管理,各種收費不能太多。

陳揚根據自己的想法,向鄭衛民提了不少建議。

鄭衛民大喜,「小陳,我也不瞞你。縣計委做出決定,批准在咱們這一帶,創辦一個綜合市場。根據實際情況,這個綜合市場以展銷鞋類為主。」

陳揚噢了一聲,「這一帶,這一帶指的是什麼地方?」

「包括咱們陳蔡鄉,還有衡峰鄉、十年鄉和牧嶼鄉等。」

陳揚想了想,有點泄氣,「領導,不是我打擊你。我知道,你想把這個市場搶過來。但實事求是的講,咱們陳蔡鄉是最沒有希望的。」

「小陳,你憑什麼這麼說?你不能長別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

「領導,請拿一張全縣地圖來。」

鄭衛民拿來了一張縣圖。

陳揚指著地圖說,「領導請看,牧嶼鄉離國道最近,十年鄉是省道穿境而過,衡峰鄉是水路交匯中心。與這三個鄉比較,咱們陳蔡鄉一點優勢也沒有。」

「你是說,交通是否便利,將決定這個市場放在哪裡?」

陳揚點點頭,「對,路橋街要不是水陸兩路交通便利,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規模。大家評說,義烏市場將超越路橋市場,也是因為義烏市場有路橋市場沒有的鐵路運輸。」

一番道理,鄭衛民被說服,「唉,我白高興了一場。」

「領導,咱們承認落後,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衡峰鄉的衡峰街,是全縣十大集市之一,在整個天州地區都很有名。以我的估計,這個市場很可能會設在衡峰街上。」

鄭衛民問道:「咱們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領導,我知道你們的首要任務,是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那咱們就在這方面做做文章,修一條機耕路通到衡峰街,為對接這個綜合市場做好準備。」

「嗯,這條機耕路有用嗎?」

「有用,太有用了。只要拖拉機能開進來,外地人就容易進來。只要外地人能進來,咱們這裡出產的東西就容易賣出去。只要咱們出產的東西能賣出去,咱們的經濟就能搞活了。搞活了經濟,脫貧致富就很容易實現。」

鄭衛民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修這麼一條機耕路,至少五米寬三千米長,要花不少錢,這談何容易啊。」

陳揚笑道:「這就是你們當領導應該操心的事了。」

鄭衛民也笑了,「小陳,你小子就是鬼點子多。」

「領導,咱們為修這條通到衡峰街的機耕路,可以起個響亮的口號。」

「什麼口號?」

「想要富,先修路。」

鄭衛民兩眼一亮,嘴裡念道:「想要富,先修路,想要富,先修路……」

這個口號的發明者,確實是普通村民陳揚。

但將這個口號發揚廣大,傳遍全省乃至省外的人,卻是鄉書記鄭衛民。

鄭衛民個人也因此而得益,後來進步到縣裡和地區。

「小陳,既然你擺出了這個建議,那乾脆就加入其中,你看如何?」

陳揚不傻,名不正言不順,加入進去也只是個幹活的貨。

再說了,領導不僅看重他的意見,恐怕更惦記他兜里的錢。

出主意行,出力不行,出錢更是門都沒有。

陳揚起身就走,「領導,你忙著,你忙著。」

身後,鄭衛民哈哈大笑,「喂,我不惦記你的錢。」

陳揚說得沒錯,這個綜合市場也就是鞋市場,後來果真設在了衡峰街。

回到家裡,陳揚看到,堂弟順子回來了。

陳揚噼頭蓋臉一頓臭罵,罵順子不按時回來。

順子頂嘴,說他是陳兵廠里的人,不歸大哥管。

陳揚氣得拳頭高高舉起。

陳兵趕緊拉住大哥。

「大哥,順子哥立功了,他立大功了。」

「什麼大功?」

「順子哥,你快告訴大哥。」

順子拿過他的旅行包,把包打開,包里是十幾雙陳揚沒見過的鞋。

順子告訴陳揚,他去了南方的深圳特區,又順道去了福建晉江,這些樣品鞋,都是他從那兩個地方買來的。

順子討好道:「大哥,你眼光厲害,看看能不能用。」

陳揚翻看一遍,滿意的點點頭,「算你小子行。老三,這些樣品樣,你要藏起來,不要給別人看。」

陳兵笑著問道:「連福滿哥也不讓看嗎?」

陳揚點著頭道:「做鞋這個行業,很快就有競爭了。聽鄭書記說,做鞋的個體戶,咱們鄉有五十多戶,衡峰鄉也有五十多戶。做的人多了,競爭是必然的。你只有留一手,你才能有後手,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明白,大哥。」

陳揚這才問起金美鳳的情況,「順子,美鳳怎麼樣了?」

順子嘿嘿的傻笑。

「什麼情況?」陳揚踹了順子一腳。

「嘿嘿,一切都好。她媽照顧她,完全可以放心。」

「留錢了沒?」

順子拍拍自己的衣兜,「我把全部的錢都留給了美鳳。大哥,我現在是窮光蛋一個。」

陳揚笑笑,「別裝可憐。這樣,你反正一個人,以後就在這邊吃飯吧。」

「謝謝大哥,謝謝大哥。」

因為順子回來,晩上家裡多添了幾個菜。

陳揚、陳兵和順子,喝酒喝得不亦樂乎。

爺爺也喝,仨小子企圖灌倒爺爺,可爺爺不上當。

爺爺吃飽喝足,起身走人。

陳揚他們仨,反而喝倒了兩個半。

陳揚雖然沒倒,但也扶著牆走。

大妹叫來兩個工人,把陳兵和順子扶走。

陳揚自己上樓,倒頭就睡。

下半夜,陳揚迷湖之中,被陳紅玲叫醒。

「揚哥,你快醒醒,村裡出大事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