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告訴陳揚,校方已經從出國留學名單里,拿掉了王偉軍的名字。

校方徵求陳笠的意見,如果她本人同意,她就能頂替王偉軍出國留學。

當然,如果是這樣,說出去有點不好聽,因為是陳笠的大哥將王偉軍弄傷的。

但是,即使是頂替,也是名正言順,計算機系五個名額,綜合成績最好的陳笠,理應在其中占一個。

老范指了指電話說,校方正等著答覆,因時間太緊,要馬上為出國的學生辦理簽證。

陳揚不敢作主,事關二妹的前途,必須由她自己決定。

陳揚一邊起身,一邊問道:「就現在嗎?」

老范點點頭,「本來是下午的事,可我找不到你呀。」

陳揚有兩個尋呼機,一個是上海的,一個是天州的,現在人在省城,兩個尋呼機都不在服務區內。

陳揚正要去找二妹,書房的門被人敲響。

敲門的人是田阿姨,陳笠推著輪椅跟進。

田阿姨道:「陳笠已經做出最終決定,到大西北去工作。」

老范問道:「陳笠,你不改了?」

陳笠點頭道:「絕對不改了。」

老范贊了一句,「好樣的,巾幗不讓鬚眉。」

陳揚默默無言。

老范和田阿姨都看向陳揚。

陳笠道:「大哥,你肯定是支持我的。」

陳揚笑笑,「嫁出去的囡,潑出去的水。女孩是別人家的人,你去哪裡工作都無所謂。」

老范手指陳揚,「這是封建哦。」

陳揚笑道:「這是事實。我們家的姑娘,註定要各奔東西。我不管了,老四,你自己決定吧。」

陳笠毅然決然,「就這麼定了。」

老范拿起了電話,打通了,說了幾句,再交給陳笠。

電話那頭在說,陳笠這邊一直在聽。

通話完畢。

陳笠道:「我的檔案,將於近期寄往我要去的單位。大概在明年四月份,單位會派人來接我,具體時間到時再定。」

陳揚道:「還有兩三個月呢。老四,先跟我去上海,過了春節,你回老家陪陪爺爺奶奶和咱媽。」

陳笠點著頭嗯了一聲。

老范拿出一張舊地圖。

陳揚一眼看出,這是一張軍用地圖。

老范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地方,「就是這裡。以前是荒漠,現在已變成一座城市,人口有二三十萬。」

陳揚問道:「老范,你怎麼這麼了解?」

田阿姨道:「我家老大十七歲參軍,就一直在那裡工作,現在已有整整二十年了。」

原來是這樣。

陳揚笑道:「照這樣說的話,我們家與這裡也有一些淵源。我家的二叔公,就在附近工作。我二叔公的兩個兒子兩個女,現在有一半還在那裡工作。」

老范語重心長道:「我還是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陳笠,我和你阿姨都相信你。」

「謝謝范叔,謝謝田阿姨。」

田阿姨道:「陳笠,讓他們談,我們走。」

老范示意陳揚去把門關上。

陳揚關上門再走回來。

陳揚以為,老范要談什麼重要的事。

不料,老范從書桌下面拿出了一壇已經打開過的米酒。

陳揚笑了,老范也笑了。

一老一小開始飲酒。

不過,陳揚也沒讓老范撒著歡的喝,看老范大概喝了一斤左右,陳揚就不讓他再喝了。

米酒度數不高,比不了

紅酒老酒白酒,但至少也比啤酒高。

陳揚將酒罈封好藏好,送老范回房休息,他自己還是熬夜,從書架上找幾本書看看。

老范的書房不大,書也不多,不超過兩千冊。

但陳揚也發現了,有不少書籍,是內部發行的,新華書店裡根本買不到。

陳揚對這些書很感興趣。

與昨晚一樣,陳揚熬到下半夜後,才上樓休息。

幾天以後,陳揚的三門課考試完成。

陳笠那邊,也基本上辦妥了各項手續。

陳笠與老師和同學的告別也已結束。

星期一,陳揚帶陳笠回上海。

老范和田阿姨依依不捨,直送到機關宿舍區大門口,久久沒有離開。

回到上海,已是下午三點半多。

陳揚帶著陳笠先回家,將車停好,再與陳笠一起,去幼兒園接兩個小傢伙。

一年半沒有見過,兩個小傢伙已經認不出陳笠了。

陳揚解釋了老半天,回到家裡,又拿出合影照,兩個小傢伙才確認她就是二姑。

當然,一頓晩飯過去,兩個小傢伙就與他們的二姑打成一片了。

第二天晚上,葉菁和葉倚倚母女來了,三妹陳希和三弟陳力也來了。

全家人吵吵鬧鬧,歡聲笑語,折騰了大半夜。

春節快到,陳揚要辦的事情很多。

先是打電話給家裡的幾位老人,說明今年不回家過年了。

爺爺奶奶和母親他們,雖然心裡想念,但嘴上不說。

這些年分多聚少,老人們也都習慣了。

再就是給幾十個供應商結帳。

陳揚通過電話一一聯繫,再委託銀行幫著結帳,用了整整四天,才付清了全部貨款。

過年前把帳結清,一分錢也不欠,是八十年代商人的基本素質。

接下來的事,就是上街採購各種年貨。

陳揚帶頭,全家出動,除了陳揚的桑塔納,還借了公司的皮卡車。

血拚三天,耗資上萬,吃的玩的用的穿的,堂屋裡放得滿滿的。

所有人都買了新衣服,包括陳揚自己。

家裡寄來的年糕和麻糍也到了。

陳揚第一次在外面過年,爺爺也是特別關切,竟寄來了三百斤年糕,和一百五十斤的麻糍。

年糕和麻糍的保存,是很有講究的。

做好年糕和麻糍後,要先風乾至少五天,然後放入水缸,注入乾淨的水。

水要沒過年糕和麻糍,還要找東西蓋住水缸,每半個月還得加一次水。

劉老師和張媽發愁,這麼多年糕和麻糍,需要五六口水缸才能裝下。

上海是大城市,別的都能買到,就這水缸,到郊區也不一定能買到。

陳揚只好買來幾隻木桶。

可是,據劉老師和張媽計算,這幾隻木桶也只能裝下一半的年糕和麻糍。

陳揚想了想,決定拿出一半的年糕和麻糍送人。

葉教授兩口子,還有葉菁家,以及五個鄰居和郎所長,每家送一點也就差不多了。中文網

陳笠和陳希姐妹倆笑話大哥,拿年糕麻糍送禮,也太農民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