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一頓囉嗦,動搖了胡剛下海經商的決心。

「揚,經商真有你說的這麼複雜嗎?」

「反正沒你現在這麼簡單和輕鬆。」

「我現在簡單嗎,我現在輕鬆嗎?」

陳揚笑著點了點頭,「我沒在體制里待過,但或多或少知道一點。比方說你胡剛同志,只要循規蹈矩,不犯錯誤,你就能穩步向上。只且只會向上,不會向下。」

胡剛也點了點頭。

「我經常說,做人做事,講究的是心態。你在體制內上班,只要保持一個好心態,你就基本上成功了。」

胡剛道:「你的意思是說,經商需要兩種心態。」

「說對了。生意人需要好心態,但更需要壞心態。不狠不壞不毒,是做不了生意的。有句老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生意場上,有時候恰恰需要害人。」

「為什麼,不會吧。」

「因為商場如戰場,你不主動對付別人,別人就會把你吃掉。殘酷的時候,會被吃得骨頭都不能剩下。」

胡剛沉默了。

許久,胡剛才道:「揚,對照你所說,我剖析了自己,我覺得我不合適經商。」

安卓蘋果均可。】

陳揚微微一笑,「狼性,沒有狼性,別去經商,這是我的總結。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我信你。揚,我再敬你一杯。」

兩個人又碰杯喝酒。

陳揚拍了拍胡剛的肩膀,「老胡,相信我的話,你就耐心等待,我會幫你一把的。」

「賺錢的機會?」

「對,我也在等這個機會,到時候我把你捎上。你放心,是一次合理合法的機會。」

「大概什麼時候?」

「兩到三年,最長不會超過五年。」

「好,我等著,等你的消息。」

兩個人喝了三個小時的酒。

回到工業區,回到胡剛的宿舍,胡剛半醉半醒的睡過去了。

陳揚頭腦清醒,宿舍里有電話,陳揚坐下,伸手拿起了電話。

按原計劃,陳揚要去路橋區找高飛。

不巧,接電話的不是高飛,是她的副行長。

副行長認識陳揚,他告訴陳揚,高飛臨時出差,去南方參觀學習去了。

陳揚的行程縮短了兩天。

陳揚直接從澤谷鎮回家,連二弟那裡都沒去。

陳揚也不打算去縣城。縣城有他的好朋友肖偉力,但自從肖偉力成為楊麗娜的老公,二人幾乎斷了聯繫。

回到家裡,倒是遇上了發小陳福明,越劇團的老闆。

陳福明不愧名字里有個福字,吃得肥頭大耳,大腹便便,陳揚差點沒認出來。

陳福明正在村道上慢走,陳揚看了兩眼,才認出是陳福明。

停車,摁響喇叭。

陳福明看清是陳揚,屁顛屁顛的過來,拉開車門,一屁股坐在了副駕座上。

陳揚上下打量陳福明,「什麼情況啊?」

陳福明不明就裡,「什麼什麼情況?」

「我記得你以前只有百把十斤,怎麼現在像豬一樣,起碼一百八吧。」

「嘿嘿……一百七十八,不過,別拿我跟豬比。」

「呵呵……你現在的形象就是一頭豬,還是可以出欄的大肉豬。」

陳福明苦笑道:「他娘的,辦戲班這麼多年,錢沒賺到多少。收穫倒是有兩個,一是有三個孩子,兩女一男。另一個收穫,就是他娘的變成了胖子。」

陳揚問道:「演出市場不行了?」

陳福明道:「市場就那麼大,但戲班多了。我開始辦戲班的那年,全縣就我一家民間戲班。現在不得了,僅僅咱們溫林縣,就有二十三家民間戲班。要是按全市統計,起碼有一百五十家民間戲班。」

陳揚道:「管理問題,是管理問題。一百五十家,要是只有三十家,那演出市場還能維持下去。」

「可不麼。我的算是老戲班,演員也很過硬,生意不成問題。但問題是競爭太激烈了,價格上不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能演上三百天,可收入不增反降,太打擊積極性了。」

陳揚聽出了陳福明的意思,「那你打算改行了?」

「改行。兩年前我就提出改行,我老婆不同意。現在準備改行,還是她主動提出來的。」

「嗯,現在改行也不晚嘛。」

「揚哥,還是你說得對。咱們普通人,名氣不重要。鈔票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鈔票是萬萬不能的。」

陳揚笑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我從一本書上看來的。」

陳福明問道:「我老婆打算辦一個鞋廠,你看怎麼樣?」

「很好嘛。咱們衡峰的製鞋行業,正逐步形成規模。只要行業有了規模,就有了市場。現在參與其中,還正是好時候。」

「哎,五天以後,我兒子周歲生日,你得來喝酒啊。」

陳揚搖了搖頭,「上海那邊有事,我等不了了。我對我爺爺說一聲,到時候你請他過去。」

「妥了。」陳福明推門下車,「你忙你的。我剛吃了晚飯,我要鍛鍊身體,爭取減肥減到一百五十斤。」

「呵呵……我呸,就你這德行,不胖到兩百就謝天謝地了。」

「陳揚,你個烏鴉嘴。」

陳揚笑著發動車子,穿過村莊,回到自己家裡。

老人吃飯早,也沒剩飯,九嬸也不在,陳揚自己進廚房,下了一碗麵條,臥了兩個雞蛋。

端著大碗出來,陳揚蹲在石桌上,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夕陽西下,夜色初來。

陳揚吃完麵條,跳下石桌正要進屋,童老貴叼著香煙走進院子。

還有一個人跟在童老貴身後。

是陳揚的堂叔陳東南。

陳揚急忙招呼,讓二人先上樓坐,自己跑去廚房,刷鍋洗碗的忙了一陣。

堂叔陳東南,著名的本份人。

聯產承包制落實時,陳東南是種田專業戶,最高峰時曾種田五十餘畝。

後來買了一條機動船,帶著兒子跑運輸,生意也還不錯。期間幾個女兒都順利出嫁,唯一的兒子也成家立業。

現在鎮里修了幾條簡易公路,水上運輸不行了。

兒子買了一輛拖拉機,專門搞陸上運輸。

陳東南自己,因為與陳友頭關係不錯,進入三鑫鞋廠當了一名小工。

「東南叔,他們給你多少工資啊?」陳揚問道。

陳東南憨憨一笑,「我離廠了,現在沒什麼好說的了。」

陳揚看向童老貴,「這什麼情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