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本書的讀者請務必進來看看

《修神外傳》的第一卷《相忘於江湖》已經結束,第一卷是修真故事的前傳,是一個仙道湮滅中平凡少年崛起的故事,和第二卷《光遁》可以算是兩個獨立的故事,第一卷側重於江湖,是個介於武俠和仙俠之間的故事,情節略顯平淡,可其中的寓意深刻,需要諸位耐心的品味!或許只有您一口氣將《相忘於江湖》四百萬字從頭看到尾,才能真正明白整個故事的含義吧!特別提醒,第一卷跟普通的修真故事不同,切莫用閱讀普通修真故事的眼光看第一卷。第二卷,才是普通的修真故事!

下面是書評區副版主的一個評論:

一個人的修仙――淺談心目中的兩部仙俠神作

轉自凡人區-瘋狗的媚眼

一直想為《凡人》和韓立、《修神外傳》和張小花嚴肅地寫點什麼,可總是感覺無從下筆。因為納蘭杯的存在,終於忍不住想動筆了。不為什麼,只為了心目中的神作,能夠為更多的書迷知道。同時,也能讓忘大和段哥更有激情創作下去。

說起《修神外傳》,不得不說凡人,其實,我本來就是凡人的狂熱迷,《修神外傳》也是看到段哥在凡人區打的廣告而來的。那幾天實在書荒,忘大的思路似乎有些卡殼。其實這沒什麼,任何人的狀態都有起伏。作為一名理智的書迷,這一點也很體諒忘大。其實,書荒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自從看了凡人之後,我實在不知道從哪能找到讓我滿意的書。

給《修神外傳》打廣告,這凡人就少說一點兒了,若是有心人,去凡人區看看書評,呵呵

《修神外傳》,在我看來,其推陳出新最大的地方,在於溫情,面對嚴酷現實時人性中時刻閃現的那股溫情。這些凡人有沒有?也有,但是,凡人是借仙俠而寫現實,屬於地地道道的現實主義。只不過,通過仙俠的大帽子一扣,外加忘語筆下的妙筆生花,讀者的第一反應一般不會想到這一點,但只要回過頭來稍微動點心思,便可發現忘語之筆意。然而,《修神外傳》,並不完全是這樣的,《修神外傳》中也有現實的地方。但《修神外傳》,更加的接近於馮小剛的電影,我記得有個專業評論家說過,馮小剛電影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在嚴峻、冷酷、淡漠的喧囂塵世下,小人物所體現出的種種默默的、淡淡的溫情。這種溫情,用來評論《修神外傳》更為合適。僅從主角來看,張小花實實在在就是一個小人物,如果不是碰到運檢了枚戒指,估計到現在段哥還在寫他怎麼操弄莊稼、怎麼與媳婦拌嘴、怎麼敬老愛幼等等。修神的情節進展史,也暗含了張小花個人的成長史。目前來看,扮豬吃老虎這個詞更適合用在張小花身上。

現如今的張小花,其心智已然成熟,但是作為小人物出身的他,仍然很艱苦樸素,並且在艱苦樸素的基礎上更進一層,成了守財奴。這是張小花身上最讓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成熟的張小花,已然知道了江湖的險惡,也已然知道了如何在江湖中生存,並且如何如魚得水般的生存。但是,合上修神仔細想想,張小花的內心並沒有變。雖然身處於江湖這個大染缸,但仍然保持著一個赤子之心和……處~~子之軀(沒辦法,想嚴肅也不行,就算是學學段哥的詼諧與幽默吧)。於是,修神外傳一書初始所體現的那份農家的淳樸和溫馨,始終隨著張小花的內心世界而貫穿了始終,這是我所認為的修神外傳一書「溫情」的最大體現。

其次,《修神外傳》的第二個推陳出新之處,在於作者段哥筆下無處不在的調侃語句。雖然很多地方是寫實,但我在看的過程中,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出鬼哭狼嚎的笑聲。這種對現實的調侃和諷刺,像極了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

看到現在,不得不說,段哥,也是有大才的人。

雖然在我眼裡,《修神外傳》無疑是一部神作,但不盡如意的是,它被浩如煙海的網際網路淹沒了。我想,段哥,作為一個有大神潛質的人,其實內心裡也是渴望無比被認同的。只是,成功,有時候真的不容易。借用凡人里的一個詞――機緣。《修神外傳》的確缺少機緣,在這個小白漫天飛的網絡文學中,像《修神外傳》這樣,被埋沒的神作也不知有多少。實在是可惜、可嘆。

但是,現在來看,為《修神外傳》而吶喊,也不算晚,段哥寫到現在已經600多章兩百多萬字,仍然精力充沛、動力充足、興趣滿滿地筆耕不輟且每天兩更。如此的話,我相信,修神肯定會完本。作為一部神作,我相信,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最後,回到標題:一個人的修仙,我想,看過《凡人》和《修神外傳》的讀者,一定深有體會。對於韓立和張小花來說,過程雖然精彩,但內心依然孤獨。面對內心中的柔軟和脆弱,事業狂型的韓立,選擇了忘卻和埋頭苦幹,逍遙遊型的小花,則選擇了思念和為思念而孜孜不倦。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孤獨,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堅持。祝願韓立和小花早成大道。

坐等忘大神雷,笑看段哥逍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