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

第三二九章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

距離上次見公叔繚,轉眼已經過去了六十餘日。

劉闞清楚的記得,他巡視河南地,臨行之前時和公叔繚相談。那時候的公叔繚,雖然很瘦削,但精神似乎還不錯。至少能坐起來,烹茶聊天,看上去已經好多了。可這一轉眼,再見公叔繚時,劉闞已經快認不出來了。不僅僅是瘦削乾枯,原本灰白的頭髮,也變成了雪白。

「父親!」

劉秦在一旁照顧著,形容憔悴。

不僅是劉秦,呂嬃和王姬都在這裡,見到劉闞進來,幾人連忙站起來。不過動作卻是小心翼翼,生怕帶出風來。風邪症,最怕的就是見風。如果放在後世,公叔繚的病也算不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卻非常嚴重。劉闞雖知曉醫術,但終究不是科班出身,不免捉襟見肘。

公叔繚,睜開了眼睛。

「都下去吧,我有些話,要和君侯說。」

公叔繚輕聲道了一句,劉闞點點頭,擺擺手,示意眾人都退下去,只留下呂嬃蕭何兩人在一旁。

呂嬃負責關照,而蕭何則要隨時準備記錄。

公叔繚說:「枕頭下有一封書信,請君侯過目。」

呂嬃連忙動手,從枕頭下面找到了一封信,遞給劉闞。

劉闞輕輕坐下來,把信打開,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但旋即一怔,心中生出疑惑。

「君侯,你欲掌江山否?」

劉闞猶豫了一下,點頭說:「已然走到這一步,闞自然希望能掌江山。」

「欲掌江山,君侯到目前為止,所做的已經不錯了。但尚差了一著,那就是關中……」

「關中?」

「自古以來,就有欲得天下,必先取關中的說法。八百里秦川,金城千里,乃天府之國。

而關中百姓,自古純善剽悍。關中有五百萬老秦百姓,乃君侯立足之根本。自武王伐紂,鳳鳴岐山以來,得關中得天下,失關中,則失天下。所以君侯欲取江山,就必須先拿下關中。」

公叔繚一口氣說完,氣喘吁吁。

呂嬃連忙為他摩挲前胸,輕聲道:「先生,您現在不能激動,慢慢說,慢慢說。

阿闞已經回來了,您有什麼吩咐,以後有大把的時間呢。可千萬別急於一時,慢慢來,別激動!」

劉闞看著公叔繚蒼白的臉上,浮起一抹紅暈,也嚇得不輕。

公叔繚閉上眼睛,平靜了片刻之後,輕聲問道:「君侯,您現在明白我的用意了嗎?」

劉闞把信教給了蕭何,蕭何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欲取之,先與之!」

劉闞輕聲說:「先生讓我遞交這降書順表,是為了拉近與關中百姓之間的關係,不知可對否?」

「若我推測沒錯,趙高動了公子嬰,取了章邯之後,用不了多久,關中定難危急。到那時候,他們一定會設法求取援兵。而君侯占居河南地,乃是趙高的首要人選。君侯可以勤王姿態,進入關中……那時候,關中百姓定然歡迎,君侯就可順勢誅殺趙高,將其取而代之。

不過,老秦以律法治關中二百年,君侯還要慎重,如何平撫關中百姓的心思。

自古陰陽相生,剛柔相濟……君侯既然能悟出太極之妙,自然能明白,這治理天下的剛柔之道。」

公叔繚這是在提醒劉闞,嬴氏治理關中,自商君變法以來,過於剛猛。

可為一時,不可為一世。並不是說這律法不對,而是要掌握鬆弛有度,剛柔並濟的道理才行。

劉闞想起了歷史上,劉邦在關中的約法三章。

當然,劉邦奪取天下之後,漢律法可不止那三章而已。從某種程度上,漢律依舊是繼承了法家的某些優點,又結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才逐漸完善起來。所謂的約法三章,倒不如說是劉邦玩弄的一個手段。可這也恰恰證明了公叔繚的話語,治國當需鬆緊有度,剛柔並濟。

「治大國,如烹小鮮?」

公叔繚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雖然笑起來很難看,但也說明了,劉闞理解的沒有錯誤。

「先生好生修養,莫再操勞了。」

劉闞伏在公叔繚的耳邊,輕聲道:「涉間將軍的事情,我已安排妥當。如前所說,為右領軍,鎮守并州;鍾離昧將出任左領軍鷹郎將,經略山東。我自率中領軍,定會拿下關中獻於先生。」

公叔繚,閉上了眼睛。

這意思是說:我累了,需要休息了。

劉闞向蕭何呂嬃使了一個眼色,三人輕手輕腳的站起來,往屋外走。

快出門的時候,公叔繚突然又說:「君侯,時機已差不多了,當及早準備,復國以應天命!」

劉闞一怔,旋即省悟過來。

他在門口一揖到地,輕輕的退出了房間。

復國,時機終於成熟了嗎?

呂嬃等人,留下來照顧公叔繚。

劉闞讓王姬通報內宅,告訴闞夫人他已經回來了……

只是他現在,還無法過去參拜問安,因為手頭的事情,還有很多。劉闞和蕭何等人來到了書房裡,各自落座。

蕭何道:「主公,有三件喜事,當先報於君侯知。」

「先生請講。」

「其一,并州春耕正常,經過這幾個月的休整,人口已增加到了五萬人。

根據老曹的估計,只要沒有什麼大的天災,到年底時,并州所收,可供應三十萬人的口糧。」

「甚好!」

劉闞面無表情的點點頭,不置可否。

「其二,吳辰已呈交了鹽池地區的營建計劃。

由於當時君侯前往雁門與涉間將軍談判,所以未能及時通報。公叔先生和我斗膽決定,批准了吳辰營建鹽池城的條程。如今已開始動工營建,據吳辰昨日送過來的邸報,一切都正常。

營建鹽池,吸引了當地近三萬人前去動工。

預計在來年開春之後,我們就能自行供給食鹽。同時,吳辰還準備以鹽池為依託,加大營建力度。他呈報條程說,預計可在三年之內,為鹽池地區增加五萬至八萬人口……一應計劃,都在這裡。」

蕭何說著,將一卷公文,擺放在劉闞面前。

劉闞還是沒有說話,沉思不語。

「這第三件時,依照新推行了戶籍法,各地已逐漸開始梳理。

不過先前還有些阻力,但數日之前,鍾離將軍藉機清洗雁門郡鄉紳豪族,九原各地的大戶都紛紛改變了態度。依照新法統計,目前已梳理出七十八萬人口。其中尚未計算雲中郡和雁門郡人口,如果加起來,三郡人口當在二十七萬至三十萬戶之間,約一百五十萬人口。」

「哦?」

劉闞抬起頭來,頗有些詫異。

原以為梳理出一百萬人口就是了不得了,沒想到……

他微微一笑,「依我看,這壓力往往能成動力。北疆士紳豪族,卻忒少了些壓力,應再重些才是。」

說完,他把公文放在一旁。

「蕭先生,說完了喜事,應該說壞消息了!」

蕭何臉色微微一變,頗有些不好意思。

他猶豫了一下,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劉闞。

「君侯,驪丘走了!」

「哦?」

「驪丘接到君侯書信之後,當晚就找到了我。

他說,他不恨君侯。蓋聶之事,與君侯並無干係。但是君侯所說的俠義,他不甚明白,也不理解。所以想要出去走走,看看,設法弄明白君侯所說的俠之大者,真正的含義。不過臨走之時,他請求君侯放過蓋聶……我當時考慮之下,就寫了一封書信,讓他自己去雁門郡。

可沒想到……

按照驪丘的腳程,他現在應該已經到雁門了吧。」

劉闞這心裏面,還是感覺到一些失落。

驪丘還是走了,去選擇他自己的俠義之路了!雖然早就有這個準備,可劉闞還是希望驪丘能留下來。畢竟,這驪丘人不錯,當初劉闞把他從烏氏堡裡帶出來的時候,卻沒想到,竟會有這麼一天。

「算了,走就走了吧……」

劉闞想了想,又說:「你立刻派人前往雁門郡,告訴鍾離,莫要阻攔蓋聶師徒,讓他們走吧。」

失去一臂的蓋聶,已不足為慮。

劉闞也不想去趕盡殺絕,也懶得再去計較。

他面前,有太多的事情等著處理……有的能處理,可有的,卻不知該如何處理。

送走了蕭何等人之後,劉闞一個人坐在書房裡,從一個竹筒里,取出一卷公文,展開來鋪在書案上。

公文是秦同密轉過來,裡面詳細的記述了,關於劉巨進來的動向。

沒錯,正是劉巨!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劉闞還在廣武城的時候,就接到了一封秘傳書信。

信中報告:劉巨在某一天,遇到了一個人。

看行裝,不是本地人,和劉巨在一起說了很長時間的話。後來分手後,劉巨就變得滿懷心事。

據黑衣衛查訪,那個人在朐衍城裡,買了一所小宅子,做一些販賣的營生。

根據戶籍所調查,此人名叫張成,是城父人。

這原本只是一樁不經意的事情,若放在別人身上,也算不得什麼。他鄉遇故知嘛,是一件好事。可事情放在劉巨身上,就不一般了。黑衣衛也不知道劉巨的來歷,所以一開始沒在意。

但是後來,他們發現劉巨和張成見面頻繁。

這就引起了黑衣衛的關注。

再後來,劉闞得到了消息,命人轉交公叔繚來處理。當時公叔繚的身體還算不錯,所以很容易就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隨後讓黑衣衛,加強了對劉巨張成兩人的監視,並記錄其言行。

二月十七日,巨與成相見。

二月二十一日,成登門,巨未現身。

二月二十五日,成托書信於巨,未幾,離。

三月一日,巨出西門,與成偶遇……

三月十七日,巨、成於杭金山溪口相會,未幾,爭執,巨離……

劉闞閉上了眼睛,將公文放在一邊。

劉巨的底細,他再清楚不過。這世上,知曉劉巨底細的人不多,王姬、闞夫人、蒯徹、程邈還有灌嬰。除此之外,若說還有知道劉巨底細的人,恐怕就是張良了吧。張良出於城父,張成是城父人……這其中的關係,自無需再去解釋。那麼張成出現在這裡,只說明一個問題。

張良,認出了劉巨!

劉闞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件事情。

對劉巨,他的確是懷有戒心,但不可否認,他對劉巨也同樣懷有兄弟之情。當初他在樓倉,和項羽交鋒時,被暗箭所傷,劉巨二話不說,抄起傢伙就要為他報仇,這已說明了一切。

但真正的考驗,現在才到來。

劉巨會如何選擇呢?

劉闞,還真的捉摸不透。如果換做別人,他可以猜出個端倪來;可是劉巨不一樣,他憨直歸憨直,可心思也不是沒有。有的時候,越是老實人,也就越是不容易猜測出他們的心思。

書房門,篤篤篤被人敲響。

劉闞抬頭道:「進來吧!」

呂嬃,捧著一個食盤,放著一鼎羊湯,走了進來。

「阿闞,你晚飯時沒去給娘問安,娘知道你要做大事,所以不讓打攪你,給你準備了些吃的。」

她把食盤放在劉闞面前,然後在一旁坐下。

劉闞快一天沒吃東西,可是肚子一點也不餓,濃香四溢的肉湯,也提不起他的食慾。只是輕輕的『恩』了一聲,心不在焉的拿起了餐具。呂嬃看著劉闞的模樣,忍不住輕嘆一聲。

「你是這般,大哥也是這般,怎麼都好像有心事一樣。」

劉闞一怔,扭頭看著呂嬃問道:「大哥怎麼了?」

「平常挺能吃的,可最近一段時間,好像有什麼心思。嫂嫂說,他現在經常是半夜裡起身,在院子裡長吁短嘆。今天晚飯的時候,他和你一樣,也是心神不定的……娘問他,他也不說。」

他應該心神不定,恐怕此刻,劉巨也正在煩惱中吧!

劉闞點了點頭,「嬃兒,你這幾天多陪陪娘,先生那邊的事情,讓薄兒和戚女負責照顧著就好。

另外……你替我多留意一下嫂嫂那邊的情況。」

呂嬃先是一怔,驀地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她是個聰明的女子,劉闞這話裡有話,她又如何能聽不出含義。不由得睜大了眼睛,看著劉闞。

劉闞拍了拍她的香肩,「我們從沛縣走到今天這一步,都不容易。

越是這樣,我們就要越發的小心和警惕才是。我沒有別的意思,大哥他……會做出正確選擇。」

「選擇?」

呂嬃輕聲問道:「大哥要選擇什麼?阿闞,你是不是在瞞著我事情?」

「這件事以後再說吧。」

劉闞這話音還沒落下來,屋外長廊上,傳來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

緊跟著,房門砰的的被人推開,劉巨那猶如老羆般的身形,出現在了房門口,把門堵得嚴嚴實實。這許多日沒見,劉巨看上去,似乎消瘦了,很憔悴,精神上也顯得一種萎靡之氣。

「闞,我有事情要和你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