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省里的報紙,過一天才能出現在溫林市。

現在交通發達了,上午發行的報紙,下午就會抵達,下班前能送到讀者的手裡。

「企業家金雲飛勵志奮發,攜妻參加高考雙雙上榜。」

這是題目,字體頗大,出現在頭版中間偏右的地方。

具體的新聞內容,大約長十二厘米,寬八厘米,不到兩百字。

但介紹得夠明白夠詳細,不僅有兩口子的名字和身份及年齡,還有這次高考的具體成績。

最後是記者和通訊員的名字。

結尾還有這樣一句話:「後續將為廣大讀者帶來詳細的報道。」

其實不僅是省報報道,溫林市的日報和電視台,天州市的日報和晚報及電視台,也都做了報道,時間還比省報提前。

金雲飛這回又出了名,更比以前大大的出名。

整整一天,金雲飛的兩個手機,以及辦公室的座機,共收到八十多個電話,一百多條簡訊,全部是祝賀他金榜題名的。

兩級市領導、鎮領導、工業區領導、行業領導、同行、同學、朋友,等等,都紛紛打來了電話或發來了簡訊。

金雲飛應接不暇,拉來老婆岳秀清,坐在辦公室里專門接電話。

晚上,工業區里的老闆們又紛紛登門道喜,兩口子接待到深夜,至少接待了上百位,光香煙就消耗了十二條。

一天後的省日報,同時出現了關於金雲飛和雲飛公司的廣告。

廣告在廣告版,頭版頭條。

個人報道還在日報的頭版,整整占據了下面半版,詳細介紹了金雲飛的經歷,主題就是勵志,充滿了正能量。

報道只是「之一」,同時還預告,明天的報紙將推出對金雲飛的「專訪」。

與此同時,省級所有媒體,都轉載了省日報的新聞報道。

下午,羅子祥陪同方一山,來到雲飛公司,就在金雲飛的辦公室,對金雲飛兩口子進行了「專訪」。

先採訪岳秀清,一個小時。

方一山告訴金雲飛,明天的後續報道,將先刊登對岳秀清的採訪。

下午兩點半,對金雲飛的採訪開始。

方一山提問,羅子祥記錄。

「金總,關於你的傳說很多,我想從你的家庭開始,從你的少年時代開始,你願意嗎?」

「當然可以,我已經沒有什麼秘密了。」

「聽說你總結過自己,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你用窮則思變四個字來形容。」

「對,窮得不能再窮。因為家裡人太多,上有老,下有少,家裡幾乎就沒有餘糧。」

「但是,我採訪過你當年讀高中時的班主任,就是現在的市一中校長。據他講,以你當時的成績,你絕對可以考上大學,而且能考上重點大學。可是你沒有,而是選擇回家創業。」

「是的,我當時沒有其他選擇。我們家一共十二口人,只有我這麼一個壯勞力,我還是一家之主。就我個人來說,完全可以過上好日子。可我不能拋下家人,這是我的責任,男人的責任。」

「都知道你是製鞋大王。近十年來,你的雲飛公司始終在全國行業內名列前五。請你說說,你是哪一年開始創業的?」

「一九八五年,從做布鞋開始,從街頭擺攤開始。」

「這麼說來,你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

「可以這麼說。但確切的講,我是第二代或准一代民營企業家。因為在我之前,在改革開放的最初,就湧現了一大批個體戶,他們才是真正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我的成功,是因為我向他們學習,是因為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前進。」

「比較典型的,是福建的曹頂貴和本地的於克非?」

「呵呵,你們記者真是無孔不入。不錯,他們教了我很多很多。無論從年齡還是經歷,他們都是我的前輩。」

「金總,我可聽說,你為了向他們學習製鞋技術,可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學習嘛。為了學習,我扒過牆頭,我喬裝打扮,我還賴在人家的門口不走。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努力,我與他們成了m.00kxs.com朋友。」

「金總,在溫林市的民營企業界,流傳著很多你的傳說。比方說,你這個人摳門,你這個人不喜歡張揚。還說你做事高調,做人低調。最離譜的是,說你從沒去過娛樂場所。請你告訴我,這些都是真的嗎?」

「基本上都是真的。但有兩點,我要特別說明。一,我不摳門。二,我去過一次KTV,就是高考期間。」

「金總不摳門,這一點我都可以為你證明。你是溫林市民營企業家慈善榜上的第一人。這些年累計下來,你捐助出去的錢,早已超過了一千萬。」

「謝謝,回報社會,是企業家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從沒忘過這一條。」

「金總,到目前為止,你認為你是成功人士嗎?」

「當然,我覺得我已經相當成功了。」

「你的成功標準是什麼呢?」

「一是家庭。我有七個弟弟妹妹,五個成了大學生,其中一個還是留洋博士。如果加上在我家成長的表弟表妹,現在我家已經有了兩個博士,將來肯定能成為科學家。」

「還有呢?是賺了不少錢?」

「對,二是賺了點錢。」

「金總,能告訴我你現在有多少資產嗎?」

「呵呵……這個保密。我沒具體算過,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少錢。」

「好吧,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金總,聽說你常在同行里吹牛,說自己是知識分子,有這回事嗎?」

「這個麼……呵呵,我確實說過,但決不是吹牛,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請金總告訴我們事實。」

「一,在我們市商會所屬的五千多個會員中,有一千個左右是上世紀八十年開始創業的。這一千個人中,高中生只有五十三個,我就是其中之一。我還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市一中重點班出來的,與他們相比,我不就是知識分子嗎?」

「有道理,請金總繼續擺出事實。」

「二,我的鋼筆字寫得不錯,我還是市書協副主席,也剛成為省書協的會員。你說說,我不算是知識分子嗎?」

「說得是。那還有嗎?」

「還有三。方記者,你知道鞋業通訊雜誌嗎?」

「怎麼能不知道,全國行業雜誌的翹楚,發行量曾高達每期一百萬冊。」

「那是我提議創辦的,也是我親手創辦的,我還是首任社長和總編。累計下來,我在上面發表過上千篇文章,總計字數超過三百萬。方記者,你能說我不是知識分子嗎?」

「我承認,金總,你是知識分子。」

「呵呵……糾正一下,是製鞋行業里的知識分子,僅此而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