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小康最後一塊拼圖

所謂保持克制就是在數據不錯的時候冷靜,不要超出計劃燒錢,勇敢和魯莽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實際上這一點楚垣夕做的也並沒有多麼出色,但他融的錢多,所以看起來還好。

他說的這幾條,其實也算常識了,楊亨和他的團隊其實道理都懂,問題是真正執行的時候哪有那麼容易的呢?平衡好增長和收支,你特麼說的簡單,要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成本控制住了,我們創業早特麼成功了!

簡墨是個四十來歲十分儒雅的中年人,看著像是舊時代走來的教書先生,聽楚垣夕描述的時候也在思考。快速發展的松子多多就沒做到成本控制,而且公司戰略經常調整,計劃肯定是做了,但是做決策的時候內部經常有分歧,是導致戰略搖擺的重要原因。

戰略搖擺是個非常可怕的問題,因為每次倒退都會導致商品規劃混亂,進而產生庫存管理問題。生鮮的損耗率在庫存出問題的時候簡直就是爆表的,這成本能控制住就見鬼了。

按照這個邏輯,簡墨心說難道楚垣夕其實是在自誇他的計劃做的特別好嗎?

不過在簡墨看來其實松子多多和小康相比差距最大的一環就是APP,劉璐跟他們有過交流,小康可是在開門店之前就提前著手研發APP的。而松子多多一直利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群做社區運營,這就差著意思了。

最終,因為各種問題,微信群活躍降低,口碑大跌,進而復購率大跌,這是現金流出問題之後導致企業再也難以反敗為勝的致命原因。這家公司怎麼失敗的,他心裡門兒清。

時間過的很慢而他想的很快,結果在迅猛的思考中他突然被楚垣夕點名,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後說:「對啊,我在米國工作了六年運營,前年發現回國創業的機會更好,去年回的國。」

「這個好啊,小康現在急缺地圖研發資源。有沒有比較強力的地圖研發大佬給介紹一下?」楚垣夕說起來非常有興趣的樣子,因為地圖是他比較難解的問題。預算是留的夠狗的,每年一個億的決心早就下了,但是花不出去,因為沒有合適的人才。這個情況有點類似原世界中小康的區塊鏈,早期就想做,但就是做不起來,空有預算然而找不到合適的人。

上汽矽谷全稱叫做上汽矽谷創新中心,是上汽投資幾億$在矽谷成立的創新研發團隊,利用米國的人才資源進行技術開發,目標瞄準車聯網時代下的智能駕駛。矽谷別的不說,在新一代汽車技術方面是全球的絕對焦點,世界十大車企在矽谷都有自己的地盤,國內的長安和廣汽也不甘人後。

楚垣夕雖然已經不打算造車了,但是之前畢竟有著這方面的規劃,因此一直關注著造車界的動向,這點掌故肯定是知道的。而簡墨要是去年才從上汽矽谷回來的話,他在那邊的人脈應該相當豐富,特別是新勢力造車的研發方面。

而這種研發中,地圖服務是重中之重,不是自己研發,就是和米國的高精地圖定位技術服務商合作,從而實現高效處理大規模地圖數據的運行。比如大名鼎鼎的DeepMap就是這種服務的提供商,簡墨搞運營的,很可能接觸過DeepMap的研發團隊。

之前小康一直也沒下定去矽谷挖人的決心,主要就是因為沒有老司機帶路。說起來地圖這方面國內的專家其實也不差,但是問題基本上大多數都名花有主,沒主的也在籌劃自己創業。美團想要開發地圖功能都非常費勁,甚至被逼到去洽談併購一家國內的電子地圖服務商。

說心裡話楚垣夕是真心不看好這個併購,因為目標企業歷史悠久,產品糟糕,估值畸高。這就從側面說明美團猴急到什麼程度了。

好在今年下半年企鵝一反常態,似乎終於意識到地圖服務的重要性,然後作為基礎級別的建設加大投入。美團是企鵝投資的企業,一看有這好事,立刻衝上去白嫖,同時麻溜的中止併購。

這個事件讓楚垣夕相當沮喪,因為小康早早就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而企鵝認識的這麼晚,但是一發力,就立刻躥出去老遠,而小康受限於規模和資源還在慢慢噶悠。

只見簡墨神色一凝,停頓片刻才小心翼翼的問:「楚總,你要開發地圖,開發到什麼程度?」

「每年一個億預算,暫定。」楚垣夕說著看對面全都不太信的樣子,立刻說:「不信你們問劉璐,她知道。我們早就定下來了,就是沒有合適的人,這個預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劉璐直想翻白眼,心說楚垣夕這跑題跑的可是賊溜,不夠這件事也是她的一樁心病,堂堂的頂級HR居然這麼久了沒有物色到一個出色的地圖科學家,感覺自己也挺廢物的。

「他說的都是真的,不過我是不懂為什麼要做一個億的預算。地圖有那麼吃錢嗎?」

「你看看企鵝,地圖服務當成底層架構、企業的基礎設施來做,人家每年至少十億研發費用,上不封頂懂嗎?咱們已經相當收斂了。」

看來小康真是認真的?簡墨看到團隊成員都在看他,於是微一沉吟,說:「需要外國專家還是華裔專家?」

「最好是願意回國創業的。」楚垣夕一聽這是有門?立刻眼珠子賊亮。

過去二十年是國內培養大學生,優質的跑去米國留學成為人才,給米國做貢獻。這股力量多年來在米國曆練了一身本領,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無論如何沒法打破階級的天花板。

但現在是國內的創業大環境整體開放,而且機會非常好。在米國無法打破階級天花板又有實力的,願意回國創業會發現機會多多。小康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預算充足總是很好的機會,就需要有人牽線搭橋。

結果楚垣夕和劉璐在國內發動獵頭沒有捕獲任何獵物,沒想到今天這個不經意的機會,出現一個老司機!

於是接下來在楚垣夕的有意引導之下,聊天的內容變得非常融洽,一時間賓主盡歡。

等到把人送走,楚垣夕感覺這批人都還可以,談吐有物,經驗成熟,因此對劉璐的眼光讚賞有加。說到底他們的失敗主要是決策者的失敗,也就是創始人的失敗,骨幹們的責任並不大。需要對創業失敗負一點責任的只有楊亨。他在松子多多的地位相當於聲叔在巴人,袁苜在小康。

於是兩個小康的一二把手合計了一下,定下的方案是,可以為成立一個小康戰略發展研究室,楊亨做主任,享受副總裁的頭銜,但不直接給予期權。

如果有任務,OKR里儘量多注入獎勵,這些獎勵今後可以直接變現為對他創業的投資。至於其他人,鼓勵他們直接加入各個業務團隊,頭銜無非就是總監和高級總監。

楊亨是有創業失敗經歷的人,現在是舔舐傷口時期,肯定不適合立刻開始所謂的「連續創業」。連續創業是楚垣夕這樣,先做巴人,把巴人集團帶到一定氣候的時候再做小康,這才叫連續創業。如果做一個跪一個,那叫連續失敗,是很傷人品的。當然也有人不管不顧,這種老師是少數。

所以失敗一次之後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總要做做樣子,仿佛經歷一陣反思,或者給自己充電,更新一下自己的人設再出山。

所以楚垣夕判斷他很可能接受這種招募,這種方式屬於各取所需,而且當他今後再次啟動創業的時候,並不是被小康孵化的創業,而是拿小康的天使投資。舔舐傷口的時候做做別人的顧問,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兌換一些資源,並無損於他的逼格。

至於其他人,因為小康的結構相對扁平,沒有事業群、事業部的結構,所以層級儘量少,高級總監在小康內部已經是高管了,應該也沒有不滿意的道理。

其中簡墨的第一個OKR就是給公司介紹地圖專家。然後楚垣夕沒想到最終出現了激烈的面試,因為矽谷那邊的華人圈裡,氣氛比國內凝重多了,天天都有人喊著我立刻買張票就回國!當然,其中大多數都是已經拖家帶口的人了,真要下決心回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這種情況下,矽谷的華人精英其實也需要國內的老司機牽線,這是一種信息差造成的流通不暢。

如果這些高端人才在國內,大企業可以近距離觀察到他們的能力,早就被人輪光了,但是隔著太平洋,就算知道有這麼一批人,他們到底能不能接地氣?能不能適應國內的環境?是真的有能力還是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只有他們邁出第一步,回來,才方便甄別。

但是有個兩邊都懂的老司機的話就不一樣了,既熟悉國內的公司,又熟悉那邊的人才。簡墨拉了幾回線,忽然開始長吁短嘆,說兄弟心裡苦啊,早知道拉人頭這麼賺,我還幹什麼運營啊?我轉人資得了!

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所掌握的人脈資源和雙邊信息變現起來有多麼值錢!

然而楚垣夕說不是這樣的,你不但提供寶貴的信息,還要為雙方同時做信用背書,所以你賺到的不止是信息服務費,而是居間服務費。

最終,經過多次會面和溝通,小康地圖項目組的領頭人選幾經微調,變為雙頭制,一個負責基礎地圖架構,一個負責輸出式服務的功能開發。

負責地圖基礎架構的叫康新,但是人已經不新了,2004年就加入了鑰匙孔,也就是谷歌地球的前身。結果跟他一起工作的白人都已經升任谷歌地圖的副總裁了,他發現自己只能出去創業才能成為副總裁,四十多歲被天花板死死按住。

這是一個經驗極度豐富的強者,做個不恰當的類比,相當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金領員工,領導一個項目組綽綽有餘。

另一個負責輸出式服務的叫徐隆,資歷相對簡單,也年輕的多,比楚垣夕稍大,此前是優步地圖項目中的技術骨幹和中層管理,但是晉升高管無望,堪薩斯大學計算幾何學的碩士。

如果他把優步當成跳板,早幾年回國創業,而不是在優步裡邊蹉跎青春,現在肯定已經是一些獨角獸級別的科技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了,科技海龜回國創業,如果確實有技術,具備很大的優勢。

於是到了25號周一,楚垣夕感覺自己經歷了夢幻的一周,小康的最後一塊拼圖,居然湊齊了,而且十分強大。

這個振奮的一周中,外界並非風平浪靜,谷歌發布了他們蓄勢已久的雲遊戲,遭到全球玩家群嘲,然而把我大A股的遊戲股們集體打到漲停,漲停板中甚至包括年初發功計提損失相當於自身兩倍市值的X神娛樂。

緊接著新一批院士名單出爐,阿里的王總順勢過關。這份殊榮實至名歸,因為他是阿里雲之父,而阿里雲是國朝為數不多能夠在世界上吹吹牛的信息科技產品,有過一段時間全球領先的輝煌。當初傑克馬拍《攻守道》的時候楚垣夕就吐糟,阿里最值得拍的片不就是阿里雲的「騰雲計劃」嗎?

(現實中它叫做飛天計劃,這段內容本書868章有過比較詳細的描述。)

這個消息,讓小康大數據組的負責人孫永強也十分振奮,因為他也在騰雲計劃中工作過,貢獻過自己的力量(687章)。

緊接著就是畜牧大廠的絕症員工事件曝光,引起全網爆捶。但是因為劉璐早就爆過料了所以楚垣夕只是看了看熱鬧。

實際上這些風波對他來說遠遠沒有巴人遊戲的交割重要,因為送走這批兄弟之後,就可以收第二筆錢了,豈不是美滋滋?

交割之前他按約定把兄弟們的變現期權結清,而且語重心長的告別,說:「兄弟們,臨別之際,我發現脈脈職言里有不少人說我把你們給賣了。不要帶這種情緒,因為即便真是這樣,我也是選了一個對員工相對溫柔的買家。

很多公司,包括某些大廠,要裁員的時候就跟員工說你工作能力差、不符合預期,如果你不主動離職,就給你進行污名化,然後打低績效,非常的噁心人。但是阿里是有品德的,絕對不會這麼做。

最後的最後,容我賣個關子。我希望你們永遠都不知道我為這次交易做了什麼,但是萬一有人知道了呢,嗯,到時候你別聲張就好。算了就說這麼多吧,各位兄弟,無論你們走到哪裡,咱們之前純潔的同事的友情是不變的,我希望能夠一直繼續下去。」

於文輝在旁邊聽的很傷感,沒想到楚垣夕一扭臉就來找他溝通《羅馬之敵》項目了。

趙傑那邊已經走上正軌,連編輯器都開始做了,於文輝這邊當然也不能拖著。

「最近出了幾個新情況,我得跟你說一下。」楚垣夕把於文輝招進總裁辦公室,「我挖了你的大將郭江勇你是不是不太高興啊?」

「沒有沒有沒有!」於文輝趕緊否認三連,擺手擺的特快,然而楚垣夕知道他當然是不高興的,因為郭江勇本來就是他特地從聯運掉出來留給他自己的人才。

「不高興沒關係的,我要給你弄來更牛的人。」楚垣夕說著打開多功能辦公室牆上的電視。

電視里放的是島國最近新出的一個遊戲的直播錄像,遊戲叫《莎木3》,於文輝仿佛聽說過這個系列,因為這款遊戲是剛剛發行的,他知道。但是整個系列沒玩過也實在沒什麼印象。

「你看見這個遊戲了沒有?什麼感覺?」

「看見了,牛逼!」於文輝只看了兩眼馬上目不轉睛,因為只從視覺效果上來說這個遊戲簡直不要太牛逼!這畫質,這細膩程度,這NPC和物件,這景色,里里外外就兩個字――逼真!

雖然是個3D遊戲,但是就算直接移植成VR估計也是極其厲害的了,遠超市面上現存的國內VR遊戲。

「怎麼,您要介紹這個遊戲的美術給我?」

「不是美術,是整個團隊,包括遊戲製作人。」楚垣夕淡定的說:「奈特碼寶牽線,正在談,還沒談下來,但是我估計沒問題。如果八字有一撇,大概這周末或者下周,我請對方到公司來聊一下,對方可是遊戲名噢。」

「我靠!」於文輝真的驚了,因為這個產品剛剛發售,所以他知道這是島國團隊做的,也就是說楚垣夕要引入一個外國團隊?而且是剛剛發行過自己產品的外國團隊?這什麼情況啊?而且這效率也太快了吧?

「別驚訝,別驚訝,這個機會很難得,但是還算比較容易。」楚垣夕指著電視說:「對方為了做《莎木3》眾籌了600多萬$,你明白其中的含義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