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卷四:宿怨第七十九章 因果輪迴,報應不爽

第七十九章因果輪迴,報應不爽(前言卷:完)

血悲古咒陣內,五行天龍龐大的身軀早已被轟得千瘡百孔,約莫半刻鐘左右之後,其終是達到了極限,龐大的軀體竟是漸漸消融開來......

望著這一幕,眾人還來不及發出驚呼,旋即皆是眼神一凜,他們看到,在五行天龍消失的那個地方,先前那道衝進五行天龍體內的黃金鎧甲身影,此時靜靜地懸空而立。而其背後的十道刀形光翼,則是格外的顯眼。

「這形態,糟了!」

處在大陣安全地帶中的李岳大帝,他是第一個清清楚楚看到現在禪源戰甲形態的。而其注視的目光,亦也是在第一時間落在了禪源戰甲背後那十道刀形光翼之上。這讓他心感不妙,對著大陣之外的太玄道尊喝道:「太玄,準備死戰!」

十道光翼的禪源戰甲,在李岳大帝的記憶里,在那千載之前,是周姜夷第一次獻祭出禪源戰甲時,便已經有了的形態。

不過他清楚,禪源戰甲的最終形態是有著整整十二道刀形光翼。那道令他們幾位行者付出重傷甚至是隕落代價的恐怖之招,就是在那個形態下被使出。

如今,眼下的禪源戰甲,雖只是十翼形態,但李岳大帝清楚的狠,光是這形態,李知命就可跟他們兩人斗個不相上下。而且,此時此刻,他在怕,怕李知命的禪源戰甲還能提升直至巔峰。一旦讓其開啟十二道光翼狀態下的禪源戰甲,再讓其使出那恐怖之招,那麼五行天,就可能會被毀於一旦。畢竟千載之前的那一戰,為了湮滅掉那恐怖之招,足足四位行者,隕落一位,重傷三位,直至現在,都未曾完全恢復過來。

現如今,五行天沒有行者了。他們算是最為巔峰的存在,八十一脈天境。可哪怕是這樣,他們都清楚,一旦讓那恐怖之招再度現世,他們斷然攔不住。

而他們都是攔不住的話,整個五行天興許都會在其恐怖的吞噬力之下,徹底覆滅。而那,不是他們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不論如何,今日的他們,都不能讓禪源戰甲恢復到最終形態,更不能讓李知命將那恐怖之招再度使出。畢竟如今的五行天,已經沒有行者了。而且即便是有,單靠一位行者之力,斷然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千載之前的那一戰,宛如夢魘,直至今時今日,還深深存於李岳大帝與太玄道尊的記憶里,磨滅不去......

......

「咻咻咻!!!」

處在大陣外頭的太玄道尊,他的反應,與李岳大帝一樣,可以看得出,他很驚懼,不過李岳大帝說了要死戰,他自然是明白了什麼,因此立馬將大陣催動到極致。瞬間,不計其數的紅色光柱,鋪天蓋地的對著禪源戰甲狂轟亂炸而去。

於是,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不僅是覺得恐怖,更有一種明明這種交鋒不是與他們相關,他們只是看客,卻有一種想拔腿就跑的感覺。好像在那下一刻,那般交鋒,就將波及到他們。

面對著鋪天蓋地而來的光柱,血悲古咒陣內,操縱著禪源戰甲的李知命,那是一陣亢奮。

放開前世的記憶和資歷不談,這是他第一次掌控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眼下這血悲古咒陣的攻勢,來得異常兇猛,可他不怕,反而躍躍欲試。他記得,在那千載之前,他破此陣,便是直接靠著禪源戰甲,僅用著拳頭,將之一路打穿,直至消散。

故他握緊了拳頭,抬頭,挑眉,繼而一拳迎上,金光覆蓋間,那成千上萬道紅色光柱,瞬間落至。

砰砰砰!!!

轟轟轟!!!

禪源戰甲化成一道金色流光,沖天而起,一路勢不可擋。那成千上萬道具備毀滅之力的紅色光柱,在此時此刻,簡直是雞蛋碰石頭,殘雪遇熔漿,還不曾觸碰到禪源戰甲,就通通爆成團團火焰。

於是大陣內,火光漫天,也令天地間的溫度,都是驟然升高。

那般狂轟亂炸持續了百息,最後戛然而止。不是毀滅光柱不落了,而是整座大陣猶如被劈裂般的一分為二崩裂開來。這,自然是李知命的傑作,他又一次將血悲古咒陣生生打穿。

金色流光從中掠出,轉瞬已至萬丈高空,從此等高度俯瞰而下,天朝大陸的全貌一覽無餘。

「二位走狗,可敢上來一戰!」接下來雙方戰鬥,勢必會是毀天滅地。而李知命可不想把天朝大陸給毀了,他不想傷及無辜。

「哼,試圖忤逆天規的狂妄之輩。你這是想萬劫不復嗎?」李岳大帝這會看上去有著些許的狼狽,剛才李知命打爆大陣,將他波及了進去。他雖抵禦住,卻不怎麼輕鬆。

而這李知命一口一個走狗將他們叫著,他們哪怕定力再強,斷然也不忍受這般侮辱。故相繼升空而起,與李知命遙遙對峙。

「萬劫不復?呵,笑話。這天規,本就不合理,我當初既有那個能力忤之,便是我的本事。你倒好,甘願去做走狗。你可知,當初若沒你插手,如今這天下,便不再有爭鬥,戰亂,也不再有疾病,眾生亦可安享世界之美好,一切都將變得合理。」提到這,李知命就來氣。事實上在那前世,在他還是周姜夷的時候,就覺得這個世界的規矩很不合理。

在千百載之前,他是周姜夷的時候,其所處的那個世界,可謂是年年戰亂,不曾止息。戰火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一切美好瞬間被摧毀,骨肉分離,眾生相可謂是悽慘至極。

那個時候,周氏一族還不曾出現在五行天,周姜夷所居住的地方,是位處一座大山之中。

此山名虹山,山裡有一村,名壺村。周姜夷自此地而生,自此地而長,他的家庭自幼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

然而這樣的好景,在周姜夷十六歲的時候戛然而止,一場戰火,波及到了山中,他與家人被迫逃亡,僥倖逃脫。

可山外面的世界,局面並不容樂觀,甚至不比山里好多少。他們每到一處,往往安定不下多久,就又會被迫離開。

之後他們四處漂泊流浪,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看著因為奔波而日漸枯瘦的父母,看著這世間蒼生因為戰亂而無家可歸,本因充滿歡聲笑語的世界變成了人間煉獄,那一刻,周姜夷就在想,有沒有一種辦法,能阻止這一切。

辦法是有的,那就是結束戰亂。可後來周姜夷發現,只要是人類,只要有著利益上的糾紛,那麼和平,終歸是短暫的。

就算人類之間強行定下規矩約束彼此,保得百年或千年之內不再彼此殺伐屠戮,可一旦這個規矩被後世起歹心之人所改變,那麼祖祖輩輩為此所作的努力,都將在朝夕間化為烏有。

那時候周姜夷就在想,有沒有一種辦法,能長久的拘束住人類,甚至是天下萬生,讓他們彼此之間不再爭鬥,不再殺伐,不再互食,彼此合作,共謀生存與發展。

周姜夷想了很久,參悟了很久,他覺得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更改天規。

他覺得,天下蒼生,生老病死,是天規。日月更替,是天規。水火不容,是天規。天與地,萬物相生相剋,陰陽互補,月有陰晴圓缺等等等,皆是天規。弱肉強食,亦是天規。

按理說,人不可與天斗。可周姜夷卻覺得,人類世世代代,都是與天斗,人們追求長生,這是與天斗,為了,就是擺脫天規的束縛。

否則,人類存於這個世界的意義何在,難不成僅僅是為了曇花一現,告訴這個世界,人類曾經來過?

周姜夷覺得,不是這樣的。人類的野心,是征服一切不可能。他們的目的,是想要永生,一個種族的永生。

於是自那天起,他就踏上了逆天的道路。

在那個時候,五行天便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諺語,行者路,撼天怒,浮屠不朽,天虛無柱。據說只要成為行者,便可與天博弈,戰勝天,便可凌駕於天地之上,改變世界的規則。

只不過,人有靈,世界亦有靈,當世界靈之意識感受到這個世界有存在想要忤逆它的時候,它就會開始試圖抹除掉這個存在。而這個世界靈之意識,便是所謂的天,天之規則,便是所謂的天道。有人想要逆天,便會遭受天罰。

但是,周姜夷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存在,你說他是人,他不是,他是天地間的第一道生靈五行原蟲。你說他不是人,他卻又是以人的形態現身於世。而世界靈之意識無法對五行原蟲進行實質性的傷害,畢竟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他們算是同類存在,可畢竟是人身,靈之意識無法直接傷害周姜夷,卻有辦法對其進行干擾。因此那時候起,周姜夷可謂是百般不順。他身邊的親近之人,一個一個的相繼離開,算是靈之意識對周姜夷的一種別樣報復。

身懷抱負,亦要讓這天下永久太平,眾生不再被疾病所困擾的周姜夷,並沒有在這種報復下倒下,他越挫越勇,終於是靠著一己之力,成就行者,並在千載之前,與靈之意識博弈,那場雙方之間的交鋒,是世界靈之意識被他差點抹除掉。

但李岳大帝突然率軍進攻周氏一族,令他分了心,導致他被世界靈之意識反戈一擊,受了傷。之後又與三位行者相戰,最終被逼無奈下,方才靠著禪源戰甲使出一記滅世之招。

那一招,並不是什麼恐怖的招術。只不過是他靠著禪源戰甲,催生而出的一道力量。

這道力量,叫做反向離源力,具備著重置整個世界的能力。

然而,那時候的這一招,並非最完美的狀態,否則莫說四位行者聯手,即便是再來百八十位,都無法逆轉結局。

不過,最終還是他輸了,可以說是輸得一塌塗地。

但冥冥中,他身上有著使命,所以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沒死。他與天,是宿命之敵,跟這李岳大帝和太玄道尊,亦也是。

今日他們再次對峙,彼此之間的恩怨,必將有個了結。

在李知命看來,因果輪迴,報應不爽,理應如此。這兩個害得曾經的他一無所有的傢伙,這一次無論如何,他都必須抹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