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衲所做的第三件事的效果吧。」

道衍笑容中帶著得意道。

朱棣真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對待他才好了,無可奈何地道,

「看是看到了,可這樣做真的好麼?」

「有什麼不好的呢?」

道衍很有興致地瞧著他的臉、反問道。

朱棣苦笑了一下道,

「不管怎麼說、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允炆,而且他之所以能坐上去、也是經過父皇認可了的,而現在又這麼傳揚著我是天子,這樣做真的合適麼?」

「怎麼不合適啊,」

道衍笑著道,

「這些話又不是四爺你自己說的,是民間這樣流傳的,想讓他們閉嘴也不可能啊。況且在京城那邊、很多人都知道,先皇臨終前本想改立四爺你為太子,卻被皇太孫矯詔給阻止住了。所以現在主流民意很多都傾向於你,皇太孫再想對你打什麼主意、就會更加的讓人覺得不平,這樣不是很好麼?」

「可是,這樣擺明著是要造反啊,」

朱棣搖了搖頭道,

「我還不想這樣……」

「即使造反又有何不可?」

道衍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正色道,

「四爺你好好想想,皇太孫很快就要對你下手了,你不造反又該如何應對呢?真的想讓他將你抓到京城、囚禁一輩子麼?你這邊不願反叛自己的侄兒,可你的那個侄兒又是怎麼對付他自己的叔叔的呢?這些四爺你想過了麼?」

「可是、如今北平的布政使張昺是允炆的親信,這些事情他豈能不向他的主子通報呢?」

朱棣有些憂心忡忡地道,

「若因此加快了允炆對我下手的步伐,那豈不是更糟了,眼下的局勢本王還沒有做好自保的準備。」

「那就派個人到京城去,一為探個虛實,二為穩定一下皇太孫的心。」

道衍建議道。

朱棣想了想、道,

「那就讓長史葛誠去吧,這個人平時很愛表現自己,一心想著升遷,就給他個機會、讓他盡心去辦好了。」

「哦?」

道衍聽了他對這個人的評價,忍不住笑了,

「四爺這個用人方法倒也很別致辭,好吧、就派他去好了。」

「那就這麼辦了。」

朱棣點了點頭,和鄭和一起回了王府。

北平燕王府這邊一派的緊張,而在京城的朱允炆也是忙的很。

新君登基,當然要有個新氣象,而朱允炆很想以仁政治國,即位後、便下詔實行寬大政策,赦免罪犯、減免稅租,此外、在官職任命方面也有很大的調整,基本上是文官上調了一個品極,相對的武官便降了一階,這樣在無形中引發了許多武將的不快。

可最令其擔憂的還是他那些叔叔們,尤其是四叔朱棣,有時候朱允炆也會想、自己現在這樣做一定會讓四叔怨恨吧,可即使怨恨也總比見到他擺出一副虛假的恭敬臉孔、實則在內心並不將自己放在心裡的要好。

沒錯,即使讓他恨、也不要被他所輕視——

這就是朱允炆那不想被任何人所探知的、完出於沒有自信的無情冷漠。

這天,御書房中又在商討朝中大事,當然了、在場的依然就是新登基的皇帝,以及其手下的三位近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現在雖然看起來因新舊更替、人心浮動之勢已漸漸平復,所有事務都已恢復到正軌上來,可是這削藩才是剛剛開始。

三位近臣都在盤算著接下來要怎麼做,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最終目標是燕王朱棣,可皇上打算到底在何時才向他的這位四叔下手,他們心中真的猜不透。

而就在此時,戶部侍郎卓敬在門外候旨,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密奏。朱允炆對於這些大臣一向都不曾怠慢過,更何況還是有重要的事情,便讓他進見。

施過君臣之禮,卓敬起身道,

「陛下,臣近日聞報說,北平的燕王府中僱傭的工匠平白地多了許多倍,而且以鐵匠居多,覺得很是不對頭,特來向陛下奏報。」

「哦,燕王僱傭了很多鐵匠,是麼,」

朱允炆瞧著他道,

「也許是府中要修建些什麼,這又有什麼不對頭的呢?」

「陛下,這王府中僱傭些匠人做些工確實沒什麼,可是人數要是多了、而且時間還很長,那就不正常了。」

卓敬說著、看了看那三名皇上的近臣。

齊泰見了便很有同感地道,

「卓大人言之有理,燕王他僱傭那麼多的鐵匠做什麼,該不會是在暗中私造兵器吧。」

「齊大人不愧是兵部尚書,一開口便提到『兵』字上面去了。」

黃子澄笑道。

卓敬微微皺了皺眉道,

「齊大人所言、其實也正是微臣的想法,那燕王在北方勢大,若真的圖謀不軌,當是難以壓制。」

「那麼,依卓卿之見、又該當如何呢?」

朱允炆想了想、問道。

卓敬復又向上施了一禮道,

「陛下,依臣之見,不妨來個釜底抽薪,燕王的勢力均在北平府,而且在那裡頗有威望,不如將其遷往南方,改封到南昌府,這樣一來、便可削弱其勢力,令其無力與朝廷抗衡。」

「哦……」

朱允炆打心眼兒里不願意聽到、從別人的口中說出要將燕王如何如何的話來,他總覺得就算是處置四叔、也要由自己來親自做決定,沉了沉、才將目光轉向了黃子澄,

「先生您看呢?」

「依臣看來、這麼做並不穩妥,」

黃子澄看著朱允炆的臉色道,

「雖然卓大人說燕王有私造兵器之嫌,可並無實證可查,而且素日裡燕王又從無任何過錯,相反守護北疆、還立下過很多的汗馬功勞,如果就這樣無緣無故地將其自遷自南方,對朝中大臣也不好解釋,更何況北方防守也會突然地空虛出來,自然也是不好。」

「無實證可查?」

卓敬聽得氣急反笑,

「黃大人要如何查到實證?非要等他將兵器亮出來開始反了、才算是有實證麼?燕王此人一向聰明伶俐、智謀過人,要想抓住其把柄,又談何容易?」

「卓卿的意思、朕已經知道了,」

朱允炆擺了擺手道,

「但朕覺得還是黃先生所言有理,如果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便將四叔貶黜,那麼其他諸王一定會不安,所以還是暫時不要做不利於燕王的事情。」

「陛下……」

卓敬還想再說下去,卻被朱允炆的眼神給阻止了,只好道,

「好吧,臣只希望陛下再考慮一下臣所說過的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