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皇帝即將至永合殿之訊,禾囑了吉祥將元瑛方才所制元宵送去小廚房烹煮,便領了元恪兄妹往門口迎接聖駕。

元宏落了御輦,將跨進宮門便瞧見禾與元恪兄妹已候於正殿門前。

元宏疾步行至眾人面前,親手將禾攙扶起身,笑道:「如今你身子重,只與孩兒們於內殿候朕便好,又何必再往外迎朕?」

禾淺笑道:「孩兒們想念阿耶,聽聞元郎聖駕將至,便急著往外來迎聖駕。」

元宏聞言歡喜,一把抱起元瑛,又拉了禾,領了元恪兄弟二人一同入了內殿。

元宏將元瑛放下,待宮婢們侍奉帝妃二人坐定,元宏笑道:「方才三寶對朕言,你領了恪兒兄妹於殿內親手制元宵,可是尚膳署所做元宵不合你口味?」

禾接過宮婢所奉熱茶呈於元宏,笑著答道:「尚膳署可制天下佳肴美饌,又豈能不合妾口味?只妾思忖著上元節乃諸節之首,依民間之俗,孩兒們親手制元宵,可令彼等今歲平安。」

元宏笑道:「寶兒事事為子恪兄妹思慮,真乃慈母之心也!」

向元恪與元懷招了招手,元宏道:「這些年朕行漢革,凡漢家習俗皆重而視之,今乃遷都洛陽之後首慶上元節,故今夜朕解了宵禁之令,以令百姓可燃燈祈福,以慶佳節。」

元瑛於一旁嬌聲道:「瑛兒最喜燃燈,阿耶,只瑛兒不知緣何獨獨上元節燃燈?又為何要食以元宵?」

元宏道:「瑛兒問得好。」轉頭對元恪兄弟,元宏接著道:「瑛兒此問,爾等可能作答?」

聞元宏之言,元恪作揖道:「阿耶,年節休沐之前,少師曾來勵材苑為兒子們授學。少師言『道家講究三元,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主司上、中、下三元的乃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百姓燃燈歡慶,以令天官可歡喜賜福。』只緣何食元宵,少師並未提及,故兒子們並不知情,望阿耶告知。」

元宏微微頷首,道:「緣何食元宵史籍中並無詳載,只相傳春秋之時一年正月十五,楚昭王途經楚江,見江中漂浮一竹盒,王命人將其打撈,打開竹盒見有外白內紅甜美之食。王請教孔夫子,子曰『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王大喜,遂著宮人將此物賜於後宮與群臣。之後楚國中興,王自是感念浮萍果之功,凡正月十五日便命人制此物與群臣同食。後漸漸傳入民間,百姓爭相效仿,以求家宅興旺、平安順遂之願。」

待元宏言罷,禾笑道:「元郎博古通今,便是這民間之俗亦是瞭然於心。」

元宏道:「載舟之水,亦可覆舟,若欲江山穩固,為君者必以天下百姓為先。」

望著元恪兄弟,元宏又接著道:「你二人乃我大魏皇子,亦要懂得此間之理。」

正言語間,吉祥輕輕入了內來,道:「陛下,左昭儀,元宵快煮好,請陛下、左昭儀與皇子、公主移步殿外祭火、燃燈。」

待燃了燈,眾人又食罷元宵,已是酉正一刻。

三寶入內向眾人行了常禮,道:「陛下、左昭儀,闔宮出行花車已候於閶闔門外,大祭司所卜吉時為戊初一刻,奴請陛下示下,何時起駕往閶闔門?」

元宏本欲與禾同往,卻知宮內女眷皆候於閶闔門,又恐彼等因妒生恨於禾不利。念及此,元宏道:「現下里便為朕備輦,朕先回御書房,再往閶闔門。」

交代罷三寶,元宏又對禾道:「寶兒,朕先行一步。花車通透,夜裡寒涼,你去加件厚氅衣,莫要受了涼。」

帝妃二人同心,禾自是明白元宏此舉之意,於是點頭應下,復又攜了元恪兄妹恭送聖駕離去。

因生產在即,禾這些時日已覺行動不似往日那般輕鬆,然禾知上元節乃諸節之首,元宏領眾人出宮巡遊觀燈,一來可與臣民同樂,二來亦可令天下百姓盡知皇帝漢革之心,禾既不願元宏為己擔憂,更不願掃了元宏興致。更了衣,禾便領了元恪兄妹登輦往閶闔門而去。

馮娷今日晨起便被皇后馮氏召去了椒坤殿,此時見禾落輦,便奔了過去彼此廝見,只不片刻聖駕便至。

待眾人向元宏行罷禮,便由左尚署執事引導眾人登車安座。

皇帝與皇后同車而行,左右昭儀與二夫人領各殿所居世嬪與皇子、公主各乘一車,其餘眾世嬪、世婦則依十二人一車而坐。

花車周身飾以錦綺,四角懸琉璃宮燈,燈柱皆以金玉為質,又以錦制花,點綴於華蓋,遠遠望之簇如花樹。

宮內女眷皆按品盛裝,各個頭戴珠翠冠,身著錦羅裙,施香粉,曳錦繡,華麗至極。

上元節解宵禁夜遊觀燈並非本朝首創,百姓自漢始便有此習俗,然帝後攜後宮嬪妃同行觀燈倒是前所未有之事,百姓自是奔走相告,全城空巷而出,一時間充街塞陌,熱鬧非凡。

宮車出閶闔門沿銅駝街由北向南緩緩而行,兩側寺觀、街巷懸以萬燈,火燭通明亮如白晝。元宏又著洛州牧高墉於街道兩側造百尺高棚,張燈結彩設以燈謎,以供百姓賞玩遊戲。

宮車所經之處,百姓皆伏跪於地口呼萬歲,元宏揮手示意,頗盡君民魚水之歡。

游罷銅駝街,已是亥初之時。三寶近前對元宏道:「陛下,任城王遵陛下旨意,已於王府內開了夜宴,請陛下與皇后移駕王府。」

元宏微微頷首,道:「傳朕口諭,令太子、左右昭儀與二位夫人隨朕同往,其餘人等先行回宮。」

任城王府內珠簾玉幕,張燈結彩,元澄與嫡夫人李氏領了諸子於王府正門迎駕。

待元宏與馮氏落車,隨行眾人方才相繼落得車來。見元澄夫婦領諸子伏跪於地,元宏急忙忙近前親手將夫婦二人攙扶起身,復又由二人分別領帝後入正廳,其餘人等皆尾隨而行。

元宏與馮氏背北坐定,隨行之人亦於兩側列席。元澄又領了嫡夫人李氏與諸子近前行獻茶禮,其餘家眷則伏跪於正廳之外。

元宏呷下一口茶,對元澄道:「今宵乃良辰佳節,皇叔與夫人毋需據於朝禮,只以家宴相待便可。」

示意廳外眾人起身,元宏又接著道:「皇叔乃朕至親,不妨令家眷一同飲宴,共慶良宵。」

元澄深感君恩之隆,急忙忙謝恩,復又令嫡子元彝傳了眾人入內謝恩。

高玲如今嫁於元彝做了繼夫人,此時入內見了禾,心內自是歡喜,因了人眾二人不便廝見敘話,只彼此微笑頷首示意。

眾人坐定,席開,鼓樂齊鳴,歌隨舞起。

觥籌交錯間,賓主盡歡顏。

酒過三巡,禾忽覺腹中有緊縮之感,且隱隱作痛。禾雖無生產經驗,卻因生產在即,侍醫令已陳情囑咐,故而心知不妙。

汪氏已隨元恪兄妹回宮,禾只有吉祥貼身隨侍。禾輕聲對吉祥道:「你去知會大監,吾似要生產,著其備車,莫要擾了陛下飲宴。」

因於外臣府邸產子為大忌,三寶聞訊豈敢怠慢,又因宮車速緩,三寶忙著任城王府執事總領將馬車備下。

一切備妥,禾籍口如廁,便由吉祥相伴離王府回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