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高翔的『失戀』並沒有影響到沈旭東的日常生活…

好吧,甚至沒有影響到他自己的日常!

第二天廖高翔已經換了目標——大二的學姐李艷冰…

不過中戲大二已經忙著跑組、拍戲了,估計沒什麼時間搭理他…

無所謂了,男人嘛,舔誰不是舔呢…

只要不耽誤工作,大家也不會說什麼的。

《天龍八部》劇本創作給了半個月時間,四個人還是堅持接龍寫作的方式…

畢竟大綱是既定的!

事實上,張繼忠版本的金庸劇,編劇都是輪流寫,比方說《射鵰》,史航和蘭曉龍負責從郭靖黃蓉遇見七公開始直到丐幫君山大會…

當然,創作之前,沈旭東特意打電話問了史航師兄注意事項,史航師兄直說了:「千萬不要多寫,要言簡意賅,一集只要一萬五千字左右…」

「我從初中開始就是金庸迷,所以格外看重這次創作,但最後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當時我們一集會交上去兩萬八千字,最後就被砍了很多劇情!對了,你們拿到多少集?」

「十集…」

「那就按十集算,不要多寫,更不要創新…」

「謝謝師兄…」

「另外,心態一定要好!很多時候,你覺得你已經盡力了,但很多金迷卻偏偏不買帳。這可以用《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句話來說明: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人家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別想著強行改變人家的看法!」

沈旭東趕緊點頭:「謝謝師兄…」

「行了,有空我回中戲,咱們一起聚一下!」

「嗯…」

掛斷電話,沈旭東又給戴明宇師兄撥了通電話…

戴明宇師兄的說法跟史航差不多,都是叮囑沈旭東一定要控制字數(劇情),千萬不要寫多了,而且他還囑咐了一句:「一定要帶著第一次看《天龍》的心態編劇,太爛熟於心的話,最大的危害就是經常不覺得哪裡緊張了…」

「嗯,我記住了!」

這倒是…

一部電視劇最要緊的就是戲劇的矛盾和高潮,如果對原著過於熟悉,你就會下意識地不知道緊張、刺激的點在哪了!

因為所有劇情你都了解了,你把這些當成理所當然,下意識的就忽略了…

把這些注意事項跟哥三個說了一下,然後幾個人把第十章道第二十一章之間的內容,就是段譽被鳩摩智點了穴道帶離大理到喬峰與阿朱雁門關定親十集的高潮點記下來…

老大幹脆在西祠胡同發帖詢問了大家對記憶點…

西祠胡同,算是現如今大學生比較常用的論壇…

有點像後來的天涯、貼吧。

趙林海在西祠胡同很活躍,也是一名版主,每次發文都有幾十條回復的!

這會問到《天龍八部》,大部分人回復『少室山之戰』、『杏子林丐幫大會』…

「你說一下,就是第十章道第二十章的內容…」

「好的!」

趙海林於是重新發文…

「杏子林丐幫大會」、『聚賢莊絞肉機』…

然後看到了一個比較神奇的回覆『凡是有喬峰出場的地方,都是高潮戲!』

這…

說了等於沒說!

沈旭東乾脆主動道:「大哥,我不喜歡王語嫣,有涉及到王語嫣的戲我就不寫了,我就寫最後三集吧!」

「你不喜歡王語嫣?為什麼?」

「…這姑娘好賴不分,段譽論才智、相貌、家世、人品、武功都比慕容復強十倍,她卻一味跪舔慕容復…說實在的,王語嫣在《天龍》裡面屁用也沒有,既沒有什麼功能性任務,也無法用她的性格取悅讀者。」

「…你這麼討厭她?」

「對呀…」

其實,王語嫣本身的設定就是為了凸顯段譽在入魔之後的種種荒唐之舉…

段譽從小通讀佛經,心思澄明,卓爾不群,與眾生格格不入,但他性情溫潤,從不冷眼冷語,總是面帶笑容,絕不會過於鋒利,但在追求王語嫣的過程中,確確實實地表現了跟游坦之相似的那種不問是非,畸形的為奴做狗全無尊嚴的感情…

至情至性至真至靈的真寶玉,卻成了渾渾噩噩了跟屁蟲;心智高潔的濁世佳公子,竟成了丟棄尊嚴的可憐蟲。

你讀武俠,代入的當然是主角,討厭她很正常!

趙林海看了看趙新,後者也不好說什麼,很乾脆的分配任務:「那你寫最後三集吧,我喜歡王語嫣,我寫前三集,老大寫杏子林,二哥寫杏子林之後到聚賢莊之前?」

「我沒意見!」

「那幹活吧!」

……

正常來講,劇本創作應該是主題的策劃→劇本故事大綱→人物→分集大綱→劇本台詞…

這是正常的原創劇本環節。

但不符合沈旭東他們的現狀,首先《天龍八部》的主題、故事大綱、人物都是已經做完了…

《天龍八部》共有五十回,每十回的回目串聯起來,就是一首宋詞。

以詩詞作為小說的回目,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五個詞牌分別為《少年游》、《蘇幕遮》、《破陣子》、《洞仙歌》和《水龍吟》,且每個詞牌名對應了書中不同的主角人物。

第一階段《少年游》: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縠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第二階段《蘇幕遮》:

向來痴,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

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萬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沈旭東他們負責就是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的主角是段譽,第二階段就是段譽、喬峰雙人戲,其中喬峰是主角。

四個人確定好開始結尾,然後開始寫!

幾個人越是寫,越是感覺金庸的厲害…

比方說現在,趙林海嘆了口氣:「感覺金庸還是牛逼啊!」

「廢話,人家是一流的武俠寫手!」

「關鍵,十七年多的時間裡,金庸的十五部作品幾乎沒有間斷過。」

「我聽說他是《書劍》寫到一半同時連載《碧血劍》,《碧血劍》完結後第二天馬上連載《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沒寫完,《雪山飛狐》又開始了…」

「不止呢,《射鵰》寫完第二天,創立《明報》,馬上連載《神鵰俠侶》。」

「《神鵰》還沒完,同時連載《倚天屠龍記》,《倚天》結束後第二天,《天龍》又開始了。而這期間,金庸還得寫《飛狐外傳》、《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

「他不止要寫小說,同時還得寫社論、策劃、審稿、辦副刊、讀書看報,創立《明報》之前,還要寫劇本,寫雜文專欄…」

「對比一下古龍,古龍也寫了二十四年,作品更多,但到後來對白都時常重複,而且棄坑爛尾代筆的現象,也是始終如一屢見不鮮…」

「老四,你怎麼不說話?」

沈旭東抬頭,想了想道:「我在想,日報這種恐怖的節奏,金庸常常通宵撰稿,但還是熬下來了——還這麼長壽…真想知道他的養生秘訣!」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