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歐陽嬤嬤的秘密(二合一)

如意宮住著很多人,嬤嬤在這裡住得比較久,所以她一個人得了半間房,用木板隔起來。

平時出門她都掛著鎖。

嬤嬤的房間很悶熱,她繞到床內側,打開床頭的柜子,從裡面捧出一個牌位。

她用白色的帕子,虔誠地擦著並沒有灰塵的牌位,口中念念有詞。

「瑾王您知道的吧?臨江王爺的獨子,生得一表人才。若是您見到也定當是歡喜的很。」

「瑾王爺今兒去景和軒了,不知道在查什麼,奴婢想去聽聽,卻被他耳尖的發現了。」嬤嬤輕笑一下,「年輕又習武,耳力就是好。」

「娘娘,您要是活著就好了,如今這光景,正是您揚眉吐氣的時候!」

嬤嬤說著,又拿出個破舊的帕子,擦著眼淚,跪著縮在牆角,掉著眼淚:「您活著的時候,就說人從生下來,就都是命中注定。」

「如果這些虛頭巴腦的事真的准,那奴婢日日夜夜的詛咒,怎麼還沒有靈驗呢?她怎麼還沒有腸穿肚爛而死?!可見,不是這些事不准,就是老天爺偏心,不公平。」

她想著,又苦笑,縮在牆角抱著靈位,眼淚還掛在面頰上,便迷迷糊糊地開始打盹兒。

頭像小雞啄米顛簸了一下,她想醒,可人老了腦子血液不活就容易困頓,不受控制的。她眯了一下眼睛,愣了一下,門口好像有三個人,可她下一刻又眯著了。

不知眯了多久,她再醒過來,人居然躺在床上,她一驚先去找牌位,這才發現,床邊真的有三個人。

「你、你們……」嬤嬤驚慌,更加努力地去找牌位,沈翼將東西遞給她,「找這個嗎?」

有光,能看到牌位上刻著:泰宗晉尊為皇考靜妃之位。

嬤嬤抱緊了牌位。

「歐陽嬤嬤,我們在阮婕妤的鐘翠宮見過的。」葉文初道,「阮婕妤去世後,我在仁壽宮外的御花園也見過你!」

歐陽嬤嬤點了點頭,將牌位鄭重放好,下床來給沈翼三人行禮。

「不必了。」沈翼道,「嬤嬤坐吧!」

歐陽嬤嬤坐下來,嘆了口氣:「奴婢日盼夜盼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整整四十六年了。」

葉文初三個人,對這個時間都很驚訝。

「從先帝繼位第二年就盼?」葉文初揚眉道,「您盼什麼?」

歐陽嬤嬤將牌位又抱出來,俸給沈翼,一邊掉眼淚一邊道:「瑾王爺捧一捧,她泉下有知,知道她最喜歡的親孫子,來看她了,一定很高興很高興!」

沈翼很錯愕,他和葉文初對視著,腦中都在理這件事,聞玉代他們問道:「親孫子?臨江王是靜妃生的嗎?」

歐陽嬤嬤點了點頭:「不只是臨江王。大皇子、臨江王和當今的聖上,三兄弟都是靜妃所出。」

「什麼?」這太出乎葉文初的意料了,她還和臨江王聊過,問臨江王會不會不是太后生的,臨江王當時說他也想過,可惜他就是太后親生,還開玩笑說讓葉文初失望了。

現在是什麼?不單臨江王,聖上三兄弟都是靜妃生的。

「是匪夷所思,奴婢都覺得可笑、可悲、可怕!」歐陽嬤嬤道,「沒有人會想到有這樣的荒唐的事情。」

連沈翼都要沉吟思索。

「太后沒有生養?」他問道。

「是的!」歐陽嬤嬤道,「太后沒有生養。當年,老韓國公送她來宮裡,就讓她不能有孕,盤算好讓給她靜妃養孩子。」

「這樣,生母有情無子,養母有子卻無情。」

葉文初驚心駭目。老韓國公讓靜妃把孩子給太后養,太后權欲心重,得了名位一步步登頂,可她心裡沒有母子情就不念沈氏江山,永遠一心為娘家謀算。

而靜妃柔美,能籠帝心,姐妹相反相成,權、寵不衰,韓國公府就會一直興盛。

有這樣的姐妹,還那麼幸運的連生三個兒子,葉文初都要指著老天,說他偏心,要幫姚家權傾天下。

房間裡,沉默寂靜了很久,

「這也就是太后對三個孩子冷漠的原因所在。」歐陽嬤嬤哀嘆著,「三位皇子小的時候,就喜歡跟著靜妃娘娘。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可是卻知道,誰是真心對他好的。」

「只有大人迷了心竅,什麼都不知道。」

歐陽嬤嬤苦笑著。

許多事,在葉文初的腦子串起來,很多不能理解的事情,現在就變得很好理解了。

「我有事不明,」她問道,「孩子是誰生的太醫院能不知道?」

「聖上不知道?」

歐陽嬤嬤道:「生大皇子的時候,靜妃就說害羞不見人,自也不見太醫,拉著帘子伸著手,太醫根本不知誰的手。至於先帝,他那時剛登基,前朝、後宮一堆事,他常數月不來,來一次也能糊弄,這些事男人都不懂的。」

生完大皇子後,後宮的事就好辦了,因為韓國公有了權力,太后在後宮也有了能力。

再隱瞞,易如反掌。

「太后知道她無法生育嗎?」葉文初問道,歐陽嬤嬤點了點頭,「當時,老韓國公定的大小姐和姚四小姐。」

這事,葉文初聽臨江王說過的。

臨江王說是太后用了手段,讓大小姐當眾失儀,她才得以搶占了機會進宮。

歐陽嬤嬤繼續道:「其實,是太后和老韓國公談妥了交易,她願意一生不孕,入宮為妃,老韓國公這才同意了她!」

原來如此!

「她是不是也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韓國公的藥,沒有用?」葉文初問道。

歐陽嬤嬤不清楚太后心裡所想,但是補充道:「但奴婢覺得您的猜測有可能,因為太后曾悄悄託人尋醫問藥過。」

葉文初頷首。

每個人的心思都是明晰的,太后賭了一把,聽憑老韓國公的安排,換來了她想要的一切。

沒有親生的孩子,但有了權位,太后應該是滿意的吧?

如果太后是滿意的,那就太讓人不滿意了!

葉文初看向沈翼,示意他說話。

「這件事,還有誰知道?」沈翼問道。

歐陽嬤嬤搖頭,說沒有人知道。

「大皇子也不知道?」聞玉問道。

歐陽嬤嬤有些意外:「應該不知道,否則他這麼多年不該不回來。」

聞玉沒再問。

大家都沉默著,想著心思整理思路。

「來的初衷忘記了。」葉文初問歐陽嬤嬤,「靜妃,是誰害死的?真的是柔妃嗎?」

歐陽嬤嬤說她認為不是,但她沒有證據。

「柔妃為人溫和,因為想家她對誰都很疏離。」歐陽嬤嬤道,「所以奴婢一直猜測,毒死靜妃的人,是太后。」

太后一開始雖說不眷寵、不要親生的孩子,可是後來,她還是爭寵的。

先帝來景和軒找靜妃,太后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讓先帝注意她,愛她。

靜妃都讓著忍著她,怕太后對孩子們不好。但太后一直得寸進尺,也可能因嫉妒而害死靜妃,所以嫌疑非常大。

「嬤嬤還知道什麼?」葉文初問她,歐陽嬤嬤搖頭,「別的事,奴婢不知道了。」

葉文初提醒她:「當年陳王中毒,先帝說是大皇子開錯藥,您可記得?」

歐陽嬤嬤說她記得,但是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她已經在這裡住著了,確實不知道。

「奴婢能活著,不被太后想起來,已是不易了。」她道。

「那阮婕妤死呢,您可知道?您常在她宮裡走動。」葉文初問她。

歐陽嬤嬤搖頭,她也查了,但是沒有查到。

「她死得蹊蹺,但奴婢沒查到。一定是這個宮裡的某個人將她殺了!」

宮外的人進不來,更何況,一點動靜沒有。

她認為還得是熟悉的人。

歐陽嬤嬤還說了很多別的事,但他們不能一直留在這裡,容易引人起疑,逗留了兩刻鐘,約了後天再來找歐陽嬤嬤的話,就起身告辭。

歐陽嬤嬤送他們出來,葉文初看到那位聾啞的老太監正蹣跚著從他們這裡路過,她打了招呼揮了揮手。

老太監垂著頭點了點頭,回了自己房裡。

「您自己保重。」葉文初道。

歐陽嬤嬤說她沒牽掛了,一切都是無所謂。

三個人的心情很複雜,葉文初打量著沈翼,問他還好嗎?

「我沒事。」沈翼很平靜,「畢竟與我而言,傷害不深。」

傷害深的,是他父親!

他剛才甚至在想,讓會寧侯下毒害臨江王的人,會不會是太后。

太后逼走大皇子,讓二皇子死,最後送最聽話的聖上登上皇位,成為傀儡。

三位皇子,也只有聖上心甘情願娶姚氏女為妻。

但他覺得,還是有事沒有理順。

「你可以和老王爺商量,要不要將這件事告訴聖上!」葉文初道,「還可以結伴去探望太后娘娘,商討怎麼給靜妃娘娘追封個什麼封號。」

沈翼回了瑾王府。

葉文初和聞玉找了地方吃飯,要了飯菜兩人對面坐下。

聞玉和葉文初道:「我覺得,害死靜妃的是太后。」

「對比後,嫌疑確實最大。」葉文初頷首,靜妃當時是狀態是沒有孩子的,柔妃如果要殺,也應該殺最受寵的淑妃,殺「生」了三個孩子的太后,為什麼殺存在感最低的靜妃?

這不合理。現在知道靜妃是三位皇子的生母,一切就都通順了。

最大受益者是太后。

「菜來了。」夥計上菜來,笑著給葉文初倒茶,「葉大人,您和聞大夫的醫館不開了嗎?」

葉文初問他生病了嗎?

「不是,小人就隨便問問,您二位不在這條街人都少了。」

聞玉笑著道:「開!月底我就回來了。」

夥計高興不已。

葉文初看著聞玉。

「我留在宮裡,本也是為了查我的身世,如今已經知道了,我再留著也沒什麼意義了。繼續做大夫,為大家盡薄之力才有意思。」

對於他來說,現在只有兩個疑問。

第一,等待沈翼和太后聊過後,確認太后當年殺了靜妃,還柔妃清白。

其次,等師父來京城後,他要問師父,他出生時的細節。師父為什麼要不打招呼就將他帶離聞府。

葉文初喝著湯,想到一件事:「你說,白通會不會是師父的兒子?」

聞玉嗆著了,抬頭看著她:「胡說八道!」

「我的直覺。我甚至直覺你也是師父的兒子。」葉文初低聲道,「你可記得,白通出生前師父離開過有小半年,那半年只有我們三個人在山裡,那以後他又常常去,直到某天他抱著白通回來。

「那段時間,他每次回來,身上的衣服、腳上的鞋襪都是新的。」

聞玉讓她吃飯,不要胡思亂想。

「你記得嗎?我以前老做夢,說自己是遺落民間的公主?」

聞玉點頭:「你不是還自封茉莉公主?」

「嗯!」葉文初忍著笑,賊賊的樣子,「就在剛才,我在想我們三個人,會不會只有我的正經灰姑娘!」

聞玉知道灰姑娘是什麼,早聽她說了千百遍。

「吃飯吧,灰姑娘!」聞玉道。

葉文初很遺憾。

……

臨江王去宮中,和聖上一起去了仁壽宮。

這一天,聖上將整個仁壽宮砸了,甚至還點燃了太后的帳子。

第二天早上,聖上讓人將老韓國公墳扒了,將骨頭燒焦磨成碎粉,當著太后的面,灑在御花園的池子裡,喂魚。

太后罵他是畜生。

「朕就是再畜生,也不如你們一家人畜生!」聖上指著太后,咬牙切齒地罵著。

滿朝文武不知細節,但都在猜測,聖上為什麼又重新說姚氏,說太后。

聖上還要廢掉皇后,他當著太子和沈弘鈺以及後宮妃嬪的的面,扇了皇后一巴掌。

皇后站在屋子的中間,捂著臉垂著頭,衝著聖上施禮道:「中元將至,臣妾願手抄百遍經文,為聖上祈福。」

「抄吧。」聖上掃過一眼,又盯著沈弘鈺,「不好好讀書,你就一起陪著你娘抄吧。」

他說著拂袖而去。

屋子裡妃嬪們送行,跪地不敢起來看皇后,皇后和眾人道:「不早了,都各自回去吧。」

眾人應是,紛紛走了。

沈弘鈺抱著皇后的腰,皇后也抱著他,母子兩人都沉默著。

太子站在一側,垂著手。

「太子去做事吧。」皇后和太子道,「我沒事。」

太子頭也不會地走了。

皇后牽著沈弘鈺坐下,用帕子給他擦眼淚。

「我們去找聞大夫好不好?」

沈弘鈺點頭。

母子兩人頂著烈日,在御花園裡快步走著,很快就到了太醫院。

聞玉正在藥櫃前整理他留存的病案,在離開以前,他要將手裡的事情交代清楚。

他回頭,發現了母子兩人。

皇后衝著他笑。

聞玉衝著沈弘鈺招手:「怎麼現在來了?」

「想你,就來了。」沈弘鈺笑著回道,「聞大夫在幹什麼?」

皇后並不進去,院子裡大家都跪下來行禮。

聞玉說他在整理病案,又問皇后有什麼事,皇后正要說話,後面來了一位小女官,笑著道:「聞大夫,我們娘娘說再要些山楂。條。」

小女官是儲秀宮裡懷孕的蔡昭儀的。

她說完才發現了皇后,這才趕緊行禮,皇后盯著她看了幾眼,讓她起來。

「哪裡來的山楂?我記得不曾開這個方子。」聞玉搖頭道,「若想開胃食酸,吃兩顆蜜餞,但也不可多食。但山楂萬不可!」

小女管應是,笑嘻嘻走了。

皇后又回頭看了一眼小女官,眉頭簇了簇。

她和沈弘鈺在這裡待了一會兒,回了坤寧宮,路上兩人眉眼都是笑意。

聞玉坐在門口,垂眸拂著沈弘鈺沾在自己衣擺上糕點碎末……徐院正在他對面坐下來,拍了拍他肩膀。

「聞大夫,」徐院正低聲道,「你說你要走,我不留你了。」

聞玉應是:「往後您有需要我的地方,儘管來找我。」

「肯定的。」徐太醫笑著道,「太醫院沒有您,我也不知道以後要怎麼辦,但……但不管怎麼艱難,都還是活著的。」

聞玉頷首,繼續去整理他的病案。

「徐院正。」高岡進太醫院,奇怪地看了一眼皇后的背影,奇怪皇后怎麼親自來太醫院開藥。

徐院正請他進去:「瘡還沒有好嗎?」

「好得差不多了,您幫我將藥換了,我今晚當值就不來了。」

「確實好一些了。您不要太辛苦了。」徐院正道,「該休息還是要休息的。」

高岡含笑:「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晚上巡視,您有什麼活讓我們做的,儘管說。」

徐院正應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