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六個月,吳升都在燕落山井底下的龍門壇方池邊觀察崇信之力的變化,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池中崇信之力增加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說明索老六和張小坑的傳道事業非常順利。

兩位道長時不時會向吳升發來書信,向他稟告傳道進展,隨著兩人不斷傳道,業務也越來越熟練,哪些故事最有感染力、哪些口號最能打動人心、什麼布道順序最有效果,他們都逐步摸索出了一條捷徑,布道的進程也越來越快。

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授予十二人高功稱號,代表著在十二個野人村打下了釘子。

冬雪雕制的禹王神像越來越粗糙了,一來她失去了新鮮感,二來前方催貨催得緊,所以也就不再精雕細琢,完成了就拉倒。到了後來,她乾脆帶起了徒弟,從虎大一家開始,虎頭村多戶人家成了專門雕刻神像的工坊。

方池中的崇信力積攢速度已經增長了一倍,意味著揚州附近大約有五千左右的野人被發展成了信眾,總信眾過萬。

而高功制度的存在,也能保證傳道影響力不因為他們的離開而受到削弱,甚至能起到很好的輻射效應,頗有幾分燎原之意。

因此,索老六和張小坑現在每到一村,只發展核心信眾,通常是十到十五人,再從其中選拔一名高功,由高功帶領核心信眾發展剩下的村民,如此一來,效率就大幅度提高了。

他們計劃年底前將揚州的野人村走遍,然後轉戰壽春,到明年年中時,將信眾總人數提高到三萬。

禹王神道在揚州附近的野人村蔓延,信眾越來越多,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廷寺的注意,眾多的舉報被揚州廷寺的門丁和成甲截流,送到鍾離英處,再由鍾離英報給吳升。

鍾離英是吳升的好助手,學舍事務上的心腹,卻暫時沒有接觸吳升的核心機密,畢竟吳升認為,如果讓鍾離英在學宮和自己之間做一個選擇,鍾離英多半會選擇學宮,所以建禹王神道之事沒有告訴他。

鍾離英在向吳升稟告「野人村邪道」事件時,提議立刻由廷寺配合,對邪道予以打擊。

他的提議被吳升採納了,揚州學舍雷厲風行,立刻成立了「打擊邪道專務組」,專務組就設在燕落山莊,組長由庸直出任,副組長為盧夋,抽調戴罪立功的微叔芒等五人為行動隊員,吸收廷寺的門丁和成甲為聯絡員、仲神眼為暗線,專司搜尋和打擊邪魔外道。

……

盧夋再次看了一眼吳升,在吳升揮手催促下,終於邁入了禹王廟,小心翼翼繞到了神像後。閉關了將近一年,他還是頭一回進入禹王殿,神龕上那座威嚴的神像,令他多多少少心存畏懼。

掀開神龕下的帘子,果然見到一個木製鍋蓋,他挪開鍋蓋,下方出現了黑漆漆的井口,深不見底。

按照剛才吳升的指點,盧夋下到井底,潛過井水,進入巨大的地下岩洞,順著幽邃的石洞前行,終於見到了那座巨大的鐵門。

原來是真的,行走沒有騙人!

呆立良久,他才從目眩神迷中清醒過來,來到了趺坐於門前的庸直身邊。

庸直問:「出關了?向你道賀。」

盧夋笑了笑,道:「遲了很久,終於追上了你一步,可卻發現,離你越來越遠了。」

庸直道:「從煉神而分神,其實不難,等你修為到了,就來這裡多坐坐,對分神有好處。」

盧夋問:「為什麼不將這裡報給學宮?」

庸直道:「好不容易發現的仙神洞府,還沒有想出開門的辦法,交給學宮?誰捨得?你不想進去看看嗎?」

盧夋望著鐵門,不由點頭:「說得也是……所以,我們要盡力保護好這裡,直到行走找到開門的法子。」

庸直道:「行走已經找到法子了,所以你要保護好的,是這條開門的法子。」

盧夋問:「直大郎,你不去嗎?」

庸直道:「行走就是給我掛個名而已,你如今已是煉神,又有微叔芒他們相助,沒什麼應付不來的,我還要在這裡悟道修行,懶得出去。」

盧夋受命,返回揚州,邁入煉神境後,頗有些意氣風發,見了好友微叔芒等人,各自一番唏噓不提。

在暗線仲神眼的引路下,專務組當夜就來到了揚州城南三十里外的一座山中的野人村,見到了索老六和張小坑。

索老六介紹:「我們是七天前過來的,原想著和別處一樣,順順利利布道完畢,再去下一處,誰知卻沒那麼容易,忙活了多日,也只發展了三個信徒。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裡早就被人盯上了,有個太一道的傢伙,在這裡傳布山鬼道。」

山鬼是學宮確認的上古仙神之一,為群山之主,有不少山中村落的村民都崇信山鬼,屬於正道。

聽說是山鬼道的,盧夋當即就明白了:「所以他們向揚州舉報你們?」

索老六道:「就是這麼回事,傳道的太一巫師是個靈巫,我兄弟非其敵手,只好隱忍不發。怎麼樣?行走什麼吩咐?」

盧夋告知他專務組成立一事,兩個道士都雀躍不已:「還得說行走有魄力,那廝既敢舉報,就應該狠狠打擊才是,讓他知道揚州是誰的天下!」

微叔芒在旁問:「打掉那靈巫不難,關鍵是打掉以後怎麼辦?那幫信眾已經信了山鬼,如何讓他們改信?」

索老六道:「愚夫愚婦而已,這一點我兄弟還是有把握的,其實行走說過,只有狂信徒才會只信一神,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連學宮都確認了那麼多仙神,普羅大眾多信奉一個,不是什麼難事。」

微叔芒又道:「最後一個問題,太一道的人,拿下之後怎麼辦?若是他將來告到學宮去,如何解釋?我聽說大奉行季咸可是太一道的衛護者,就怕他追究啊。」

盧夋道:「這一點,來之前行走交代過了,咱們不解釋,行走說,天下各道份雜繁亂,就算學宮,也沒人說得清楚究竟有多少道士,咱們要確保的是,沒人向學宮舉報就好。」

專務組人人瞭然,於是將村東頭密林中的一座竹樓圍了起來。

------題外話------

感謝隨風withwind、斷章取義、新西塘、舒遲不言、20190310的打賞,多謝道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