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你這是……」

陳錯與晦朔子回過神來,立刻快步上前。

但走了兩步,二人又齊齊頓住。

在兩人的身前,仿佛有一圈一圈的無形屏障,將小小一片空間,切割成了幾十上百份。

他們兩人都是靈識過人之輩,即便沒有真箇踏足其中,亦察覺到了其中的兇險,知道一旦步入裡面,就等於是憑空落入到了幾十、上百個空間裂痕之中,便是肉身再怎麼堅韌,恐怕都會被瞬間撕裂!

陳錯雖然才種下古神氣息,血肉身軀又有蛻變,越發堅韌,但真讓他踏足此處,也一樣心中沒底。

正因如此,看著近在咫尺,卻被一道道空間分割著的道隱子,二人越發驚疑。

陳錯更是乾脆問道:「師尊可是受了何人算計?」

他這心裡,已有了幾個人選。

晦朔子眉頭緊鎖,亦盯著自家師尊。

「當前這個局面,早在許久之前便已註定,你等無需擔憂,」道隱子搖搖頭,「為師之事,是上一輩的恩怨,你等只需好生修行,不用理會這些。」

晦朔子道:「師恩如山,怎能不理?」

「唉!」

一聲嘆息從兩人背後傳來,言隱子也走了進來,臉上帶有幾分唏噓之色:「師兄,都這個時候了,你還不說?你不是要給他們囑咐嗎?不說清楚,如何囑咐?」

說罷,他看著師兄弟二人,道:「你師父之所以如此,確是被人暗算,但也是他心甘情願,這根源,實是太華秘境拖累了師兄,否則以他天縱之姿,哪會落得如此田地。」

「還請師叔明言。」陳錯拱拱手。

言隱子並未回答,而是轉身看向自家師兄。

道隱子沉吟片刻,嘆了口氣。

「也罷,那便說吧,只是你等聽了之後,還應堅定本心,好生修行,不要因此走了岔路,」他看著陳錯,「你身上多了古神氣息,想來是又有際遇,很好,得了古神之氣,還可以再入藏書洞中,當有收穫,不要為外事牽扯了精力。」

只是一眼,他就看出了陳錯的幾分虛實,但說完這些話,他卻輕聲咳嗽起來。

言隱子見狀,又嘆息起來。

修士只要性命合一,便是水火相濟,不光能長生久視,更是百病不侵,但自己老師如今這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卻越發讓他們意識到其身體狀況之惡劣。

「我來說吧,」言隱子滿臉的心疼與無奈,「你們師父這會,每句話說著都費勁,這其中的緣由,還是讓師叔我來說吧。」

說著,他對道隱子叮囑道:「師兄,你有什麼想要囑咐的,等這倆小子知道了前後緣由,再說。」

道隱子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頓時,四周那破碎的空間,像是受到了牽引,開始朝他身上匯聚。

只是變幻之間卻也如一把把尖刀,刺入身軀,看得陳錯觸目驚心。

言隱子這時看過來,道:「你在外面遊歷了幾年,定是聽過不少傳聞,那也該知道,好些個人一直說,咱太華山氣運衰敗,已到該崩之時。」

陳錯點頭道:「確有耳聞。」

言隱子冷笑一聲,道:「這其中雖有許多人云亦云,但並非胡謅,八宗之內更是不乏知曉內情的,這次外敵來襲,我等表面上是抵禦世外邪魔、海外修士,乃至那陰司小人,但真正在這背後算計的,卻是八宗之人!這也是他們會袖手旁觀的原因!」

說到這,他的話中滿是嘲諷之意:「平日裡吹什麼同氣連枝,但到了關鍵時刻,別說背後捅刀、落井下石,直接就要拿咱們去代劫!」

「難道這次山門被襲,還有道門幾宗的算計?是哪一家?」晦朔子的語氣凝重起來。

道門的算計麼?

陳錯若有所思,心中縮小了範圍,腦海中閃過了崑崙長發男子的身影。

「哪家算計,等會再言,先說關鍵,」言隱子就道:「如外人所言,太華確實是氣運衰敗了,但並不是什麼天命所定,而是因根基都近乎崩塌!」

他指了指腳下。

「宗門之根基,說來簡單,一者是人,沒師長與弟子,說什麼都是虛的;二者是傳承,功法見聞、天材地寶,有了這些方能壯大,否則與江湖把式也無甚區別。如此兩者,咱們太華山雖有缺陷,但也有獨到之處,可說動搖,但算不上崩塌,但這第三者,卻近乎要了咱們太華之命!」

陳錯聽到這裡,已有猜測,就道:「秘境?」

「不錯,根基之三,正是秘境!宗門宗門,沒個自己的地方,人再多、天材地寶再繁,也是白搭。但凡能傳承後世、有些底蘊的宗門,必有自家秘境。但你可曾想過,秘境是什麼?」

「秘境是什麼!」

陳錯莫名的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踏足太華秘境時的感受。

當時他看著天上二日,目光所致,乃是一座座懸空之山,在感慨人間仙境的同時,亦冒出一個想法,覺得與曾經驚鴻一瞥的桃源相似。

「確與桃源有些干係。」

言隱子看穿了他的想法,就道:「幾大宗門,各自皆有秘境,而每一個秘境都很是廣闊,有山有水,甚至那崆峒秘境中,還有一片海洋!而且往往各有特色,有些地方與人間景象大為不同,顯然不是從外界攝取入內,蓋因……」

頓了頓,他一字一句的道:「秘境,也是憑空而生,從無到有,化虛為實!」

化虛為實!

對這個詞,陳錯已有截然不同的感觸,踏足了長生之境,觸摸到了更高層次的鬥爭和人物,這四個字就反覆上演。

「桃源源於一人,是吾輩追道求索,到了這天地極限後,另闢蹊徑,將心中底色衍生一方,演繹心底風景,投影於外界,因此能一念真實,一念虛幻。能在身邊展開,亦可收攏心底,更能隨念而動,但並不穩定。」

「一念真實,一念虛幻……」

陳錯當然不會忘記,夢澤之中尚有桃源碎片,隨著自己的境界提升,已到了能夠參考探查的時候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去了解更高層次的玄妙,這樣日後創建自家桃源之時,亦能更有針對性,更不要說,這件事還牽扯到師門、師父,更令他格外掛心。

於是,陳錯乾脆問道:「這些又與宗門根基有何關聯?莫非這宗門秘境,是多人桃源?源於多人?是傳聞中的洞天福地?」

「你也有理解出現偏差的時候。我說桃源源於一人,說的不是秘境源自多人,而是指……」言隱子挑了挑眉毛,抬起手指了指頭上,「秘境不光源於人,亦源於道!」

陳錯順勢抬頭看去,入目的正是懸於天上的兩顆太陽。

道日!

「所謂道日,便是天道法則的顯化!」

言隱子正色道:「眾人修行,循著前人所開闢之道路,日日錘鍊,待踏足五步,能飛升世外之後,便可截取所循之道,成就自身,融入自身之桃源!」

「道日,是天道法則的顯化?」陳錯眼中閃過精芒,「便如修真道、元始道、香火道這般的天道?」

言隱子點點頭:「道路崎嶇,人各有所獲,凝聚為日,種在桃源,這桃源承載了天道法則,才能逐漸完善,循著法則變化,從此脫出藩籬,越發真實,待得法則凌空,照耀各處,便如朝日初升,穩固大地,可謂福地!」

他壓低聲音:「這就是第六步,引道闢地!」

「六步闢地!這個地,原來是如此開闢!」陳錯抬頭看天,「那咱們太華秘境的兩顆道日,意味著此處凝結了兩種天道法則?」

言隱子點點頭,道:「能引入幾種天道,其實看各自本事,融入的越多,道日自然越多,這福地也就越發穩固,更增色澤,能衍生萬物,聽說若有三日凌空,甚至能有仙靈伴生,令福地廣大,堪比外乾坤!」

「天之道,效法乾坤,本身就是對天地萬物的總結,而大日蘊法,是為人所領悟的小成之道。」

顫顫巍巍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道隱子看著兩個弟子,笑道:「但這些道,實是前人總結,後人循之,乃是拾人牙慧、東施效顰,所以福地看著花團錦簇,依舊還是靠著外力維持,難以持久。唯有明了自身,以心映月,在福地中留下心月,從此陰陽相合,性命流轉,於是萬物能滋生,乾坤能延續,方可稱洞天!」

他抬起手,指著道觀之外。

「太華秘境,本是一處洞天,乃祖師所留。但祖龍絕地天通,赤精祖師不知去向,於是太華月斜,再無蹤影,這秘境從此失了洞天根基,越發衰退,在太清之難後,終於積重難返,行將崩潰……」

道隱子深吸一口氣,笑道:「為師不忍宗門淪落,舍門外牽絆,封本命之劍,終於成就第六步,以自身之福地,續太華之洞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