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高中江浙鄉試第一名,很多人前來祝賀,甚至過來攀關係,翌日,在參加了簪花宴後,江浩直接帶著荔枝幾女登船回返金華。

兩岸景色優美,行船安穩,幾日後回到蘭溪,船靠岸後胡家的車隊已經在此等候,小狐狸親自來接,看到夫君喜笑顏開。

「可有想郎君。」

車廂里,江浩捏著小狐狸小臉問道。

「郎君一去三四月,妾身每日思念。」小狐狸俏生生說道。

「那晚上郎君好好疼你。」

江浩湊到小狐狸耳邊小聲道。

又在胡家山莊住了幾日,收拾停當後,告別老狐狸再次行船,很快到了金華別院,剛一回來,諸葛臥龍就找上來,手裡拿著厚厚幾本登記簿。

「這幾月各地城隍上報情況,有大批可以召入城隍府之人,為城隍、判官、陰司將軍、土地,也有一些修煉有成的妖怪投誠,可為山神、河神,我這裡都有詳細登記,就等你回來定奪。」諸葛老頭道。

拿過幾本簿子,江浩一一翻看,幾乎囊括全國各府,數量達到四五千人,這些人如果全部收納,可以大大緩解現在人手短缺情況。

不過在收人這件事上,江浩不會馬虎,一個好官是當地百姓之福,可一個壞官就是百姓的災難。

「好,等過些日子,我會親自巡視各州各府,以城隍神威探查這些人的情況,合適之人賜予神位。」江浩道。

......

京城。

護國寺。

一名黃袍男子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大殿,大殿正中供奉如來佛像,這佛像足有五米高,寶相莊嚴,通體金色,黃袍男子看看佛像,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聽說這尊佛像身上貼的金箔,就足有百萬兩黃金。

這哪裡是金箔啊,簡直就是用金板打造。

而在金佛下方,一個老和尚坐在蒲團上,身穿法袍,脖子裡掛著一串粗大念珠,頭上戴著僧帽,兩根飄帶擺在兩肩,寶相莊嚴。

就在黃袍男子對著大金佛露出貪婪神色時,老和尚猛地睜開眼睛,眼中閃過金光,眼神中帶著一抹銳利。

「南無阿彌陀佛,你對金佛起了貪念!」老和尚道。

黃袍男子一驚,立即收斂心神,對蒲團上的和尚微微躬身,笑著說道:「見過國師,我只是感覺如來佛像威武莊嚴,所以多看了兩眼。」

國師自然知道這傢伙的想法,也不與他計較,沉聲道:「河南巡撫薛驥,不尊佛理不聽調令,甚至還上表皇帝,讓皇帝遠離我這個國師,以免誤國誤事,哼,真是不知死活。」

「現在你去河南,掀起蝗災,我要讓河南境內顆粒無收,民生凋敝,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收拾薛驥,讓他罷官丟命!」

「我為蝗神,製造蝗災是我的拿手好戲,正好飽餐一頓!」黃袍男子笑著,對國師躬身行禮後,一抖披風,嘩啦一下整個身子變成一堆蝗蟲,這些蝗蟲展開翅膀,很快飛出大殿,飛出京城,向著河南方向飛去。

國師看著消失的蝗蟲群,臉上露出笑意,「河南蝗災,災民遍地,皇帝問責薛驥,或貶或殺,隨後我自可出手,解了蝗災,必然能收穫無數信徒,願力大增。」

「人心不足,一味給與是不行的,只有苦難,才能讓他們知道幸福的可貴,才懂得感恩,阿彌陀佛。」

......

蝗神到了河南,此時正值盛夏十分,草木繁茂,看看天空此時月亮皎潔,蝗神笑了笑,

「時間正好,等那些人醒來,看到光禿禿的田地,不知道要哭成什麼樣子。」

說完猛地抖動披風,瞬間無數蝗蟲從他的披風裡衝出來,蝗神看著衝出來的蝗蟲,感覺還是不夠,把披風接下來,刷的一下丟到天空,披風瞬間變大,足有幾十丈長。

「嗡嗡嗡~~!」

天空中的披風就好像開閘的大壩,蝗蟲像洪水一樣蜂擁而出,時間不長就變得遮天蔽日,只怕足有上億隻。

蝗神哈哈大笑,「兒郎們,到處是可口的飯菜,正好去吃個飽,你們越吃我實力越強,去吧,哈哈哈哈!」

半空中的蝗蟲大軍自動分成十幾團,向著四面八方飛去。

此時還是夏季,田中種著麥子、穀子、稻子,豆類作物等等,這些蝗蟲撲到莊稼上,立刻大口啃食起來,周圍全都是咔嚓咔嚓啃食莊稼的聲音,田裡的莊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蝗神在半空飛了兩圈,滿意的點點頭,「鬧了蝗災,恐怕這些傢伙又會給我上香,既養了兒郎,又得了香火,哈哈哈哈。」

蝗神大笑三聲,一抖斗篷身子刷的消失。

......

開封府下轄某杜家村,整個村幾乎都姓杜,天色還沒有全白,勤勞的百姓就起床,簡單收拾一下準備下地,可當他們扛著鋤頭走到地頭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眼前的莊稼地里,莊稼全都變成光禿禿一片,老百姓們傻了眼,這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人們瘋了是的跑上前,發現僅剩的莖稈上,全都是啃咬痕跡,杜老漢活了五六十年,一看這種情況立刻臉色發白,聲音顫抖著說道。

「是蝗蟲,是蝗蟲!」

其他人看著被啃食乾淨的莊稼,很多人跪地哇哇大哭起來,「收成全完了,這可怎麼活啊!」

他們就指著打上些糧食,可以過一個不至於太寒冷飢餓的冬天,可現在情況,絕對是顆粒無收,他們的佃租,他們的口糧,一切的一切全都完了。

沒人阻止,所有人都在嚎哭。

蝗災之後緊接著就是饑荒,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每個人都為在今後的命運哭泣。

這件事情以極快速度上報,里長上報鎮長,鎮長發現原來不止杜家村,整個鎮子全都遭了災。

鎮長趕緊上報縣令,縣令發現情況更加嚴重,整個縣大部分鎮子都遭了蝗災,立即上報知府。

知府又發現,原來不止一個縣,整個開封府很多縣都遭了災,趕緊上報巡撫衙門。

河南巡撫薛驥看著案頭上一份份奏報,自從發現蝗蟲,只是短短兩天時間,蝗蟲就席捲了開封府,然後蝗群分散,現在河南府、歸德府、汝寧府、南陽府、懷慶府、衛輝府也都發現了蝗蟲群,蝗蟲群正在這裡肆虐。

薛驥立刻書寫奏摺,以五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奏摺快馬飛抵京城,送進內閣。

早朝,

紫禁城,

皇帝坐在正位,一身黃金龍袍,年約三旬,留著唏噓鬍子,眼神略顯疲憊。

在皇座下首不遠處,一身僧袍的普渡慈航國師,臉色平靜無波的站在那裡。

而在下面是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

在文武百官跪地磕頭的時候,會自然而然散發出一股氣運,可這股氣運在飄向皇帝時,卻被站在皇帝前面的普渡慈航截留,吸入自己體內。

這些官員不知道,他們拜的其實已經不是皇帝,而是在拜國師,國師就以此種方式,吸收著國家氣運。

眾大臣起身後,首輔程國祥率先出列,拿出一本奏摺快速說道:「啟稟陛下,河南巡撫薛驥發來五百里急報,河南境內發生蝗災,蝗蟲鋪天蓋地,肆虐了開封府,開封十幾縣受災嚴重,在吃光開封府的莊稼後,已經侵入汝寧府、歸德府、南陽府等河南七府。」

大殿中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人心裡就是一驚,鬧蝗災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這是要鬧大災啊。

一旦出現大災,百姓流竄,朝廷社稷可能都會不穩。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聽後,眉頭微微皺起,「河南蝗災,按說去年河南也沒有大旱啊,為何今年會鬧蝗災,還如此兇猛。」

「蝗災之事,沒人能真正搞清楚來龍去脈,或許~~」首輔程國祥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國師。

皇帝也把視線看向國師,問道:「國師,你可能算出河南為何鬧蝗災?」

普渡慈航轉身,對著皇帝起手微微一禮,隨後念誦起經文,整個朝堂上的人,全都盯著國師念經,大殿內只剩念經之音,過了約莫一盞茶時間,國師睜開眼睛。

「陛下,此乃天罰,必然是有人犯了過錯,所以降下天災懲罰。」普渡慈航道。

「天罰,誰犯了錯誤。」皇帝追問道。

普渡慈航對著皇帝微微施禮,「河南遭災,想必是河南境內有人觸怒上天。」

皇帝想了想,「大聲道,薛驥巡撫河南一年有餘,卻毫無建樹,今次蝗災必是因為他辦事不利,下旨召其回京。」

皇帝剛說完,下面一人趕緊站出來,卻是次府陳彥,對皇帝躬身道:「陛下,鬼神之事誰能說得清楚,還請陛下暫時收回呈命,此時河南境內蝗災肆虐,正是抗災關鍵時刻,薛驥巡撫河南一年半,熟悉河南情況,臨時換人怕要延誤戰機。」

皇帝想了想,覺得剛剛自己確實有些草率了,想了想說道:「下旨,申斥薛驥牧守不力,著他全力處理蝗災之事,如若處理不好,幾項罪名一起處罰!」

「陛下,救災之事要如何安排?」首輔程國祥問道。

皇帝臉上有些不耐煩,說道:「如今國庫空虛,救災之事,讓薛驥自己想辦法,算他戴罪立功,如果處理的好,此事就此接過,如果處理不好,朕必治他行事不力之罪!」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