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幾十載,開平遠相從。

布衣田間告,遂建佐命功。

丈八點鋼槍,橫勇破蒼穹。

揚帆度採石,為國死盡忠。

在睡夢中,給我反饋回來的信息是,這座巨大的城市是元朝的都城,我正是三軍統帥有長勝將軍之稱的常遇春,字伯仁,現在正在帶領著部隊,進攻元朝權力的核心和集權的象徵元朝——大都。

此時,正值元朝末年,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朱元璋成為這個時代的最終勝利者,他的成功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的幫助,那就是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

這位為明王朝的開創立下赫赫戰功的常勝將軍,既不是名門之後,也沒有武學根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草根人物。

當時的我出生在安徽懷遠,貧苦農民之家,年幼時常常食不果腹,身材黃皮寡瘦,卻還得托著小小的身軀,冒著烈日到田間耕種,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苦難的日子,就仿佛和這黑暗的世道一樣,看不到盡頭。

這一日,我托著疲累的身體,從田間勞作完後剛回到家中,便看到一位道人打扮的邋遢道長,正在和我的母親說著話,這道人看我回來,便沖我呵呵的一笑,我母親這時從屋內,拿出了三個窩窩頭給了他,那道長謝過之後,留下幾句讖言「煌煌尾宿,矯矯虎臣,和中遇主,柳下歸神。」說完後,就快速的轉身離開了。

我當時並不明白他說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這道人髒兮兮的,說話沒頭沒腦,也就沒把這些話放在心上,可是當我真正明白這話的內容的時候,已經是許多年之後了。

少年時期的我無疑過的是很清苦的,好不容易我到了青年時期,身體也終於開始長得結實起來,望著永無止境的在地里彎腰耕種的鄉親們,聯想到自己將來也可能像他們一樣,拼死拼活卻連肚子都填不飽,我忽然對這種生活產生出前所未有的厭惡,我要打破這種循規蹈矩的生活習慣,於是,我決定要出門闖蕩。

但是,當我真正走出家門後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現在的我身無長物,也沒有一技之長,在社會上根本毫無立足之地的能力,只能到處賣力氣打打零工,生活比之從前更加艱辛。

社會的殘酷就給我上的第一課,可是這並沒有擊垮我,我深知世道險惡,唯有自保才能存活下去,於是,我萌生了學武的念頭,靠著打零工掙來的錢,到處拜師學藝。

這個時候的我不僅身強體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對習武好像擁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對於武學上的知識一點即通,短短几年,就從一個毫無根基的新手,成長為精通騎射和百家兵器的武林高手。

我十六歲那年,聽人說小楊莊有一位好漢叫胡大海,練得一套八極拳,是獨家本領。那時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好漢萬萬千,難抵回回八極拳。」

為了學會八極拳,我便背上油香簍子來到小楊莊,直奔村東頭的胡大海家。

此時,胡大海正在門外散步,見到我就招手,說道:「喂!賣油香的,油香咋樣?來兩個。」

我打量著眼前這位壯漢,心想:此人可能是胡大海,我忙把背簍放下,拿著一個油香,在胡大海面前晃了晃,說道:「吃著不軟和,分文不取,大人若是不嫌棄,就都給你放下吧。」說著話,便跟胡大海進了院內。

胡大海上下打量了一下我,向我問道:「小後生,你是哪裡人氏,咋從前不曾見過你?」

我忙抱拳作揖,回道:「小生滄州人,已經在這裡做小買賣多年了。」

胡大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那你就放下幾個吧,多了拿不出現錢來。」我笑了笑,把油香簍子放在石桌上,說道:「都給你放下吧,眼下沒錢沒關係,多會兒有,多會兒給。」說著,便坐在旁邊的石凳子上。

胡大海把我從頭到腳又打量了一番,說道:「小後生夠意思,不嫌棄的話你就常來。」

胡大海一鬆口,我馬上說道:「聽說你拳打得好,能不能讓俺見識見識?「

胡大海仰天大笑,說道:「那咋不行!今天天俺就讓你見識見識!」胡大海端了個架式,打了一趟八極拳。但見他舉臂如展翅,側身如貓閃……我仔細觀看著他的一舉一動,暗暗記下了八極拳的路數。

胡大海練罷,我便起身告辭,走到了一個小樹林,看四下無人,我就照著剛才記下的八極拳的路數練將起來。

打那兒以後,我十天送一簍油香,每次來都讓胡大海練一套拳,一送就是一百零八簍,卻分文不取。

這一天,「爾德節」快到了,我又來到胡大海家,卻沒背著油香簍子,胡大海招呼我坐下後便對我,說道:「爾德節快到了,明天再給送一簍油香吧?」

我沖胡大海嘿嘿一笑,說道:「大人,這油香簍子的帳該還了吧!」胡大海猛然一怔,稍思一會,說道:「吃了你的油香,錢差不了你的,不過眼下沒現錢。」

我說道:「那可不行,你吃了我一百零八簍油香,再不還我錢那我豈不是血本無歸了?」

胡大海賠著笑臉對我,說道:「錢是硬頭貨,一時上哪兒拿去!」頓了頓又說:「這樣吧,十天還你一次,分期還清。」

我臉一沉說道:「一次還清,差一個子兒不行。」

胡大海一聽,心想:給你時,你不要,現在沒錢,你卻硬逼著我還債,他一急,橫眉倒豎插著腰,說道:「今天就不還你,看你咋樣!」

我一腳把石桌踢翻,說道「不還,我這拳不讓你!」

這一下可惹怒了胡大梅,但見他伸拳撲向我,我哪敢怠慢,舉架相還,就這樣我們兩個人你來我往,約有四十回合,胡大海十分本事用去了九分,我們還未分出個高低。

胡大海暗想:不用絕技,難以取勝。小伙子,別怪我手下無情了!只見他大喝一聲,左掌向我推去,說時遲那時快,我見事不好,閃身就躲,誰知掌是虛的,右拳似閃電向我胸口打來,我躲閃不及,「哎喲」一聲,滾在地上。

胡大海這是輕推,重推我早沒命了。胡大海厲聲喝道:「今天我心情好,就饒了你吧!」我急忙爬起來,連磕三個響頭,說道:「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這三年師傅把拳術教給我,惟有這最後一招,今天算是領教到了。」

胡大海驚訝的看著我,這時他才恍然大悟,翹起大拇指,說道:「以誠學藝,功到自然成。不過,你拿命學藝,我還是第一次領教。最後一招,你已學到手,那我們就拜為兄弟吧!」

從此以後,我們一同習武,拳術越來越高強。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身手不凡,終於,可以在社會上一展宏圖,然而,我生活的時代正是社會動盪不安的元末,蒙古人黑暗腐敗的統治,讓這個社會毫無太平可言,到處都是戰火硝煙。

一時間別說能有所作為了,連保住性命都十分困難。縱使是像我這樣身手矯健的人,都無法正常生活,常常挨餓受凍。

終於,我無法再忍受身體的折磨,一時糊塗誤入歧途。

亂世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的人,趁著動亂的時候,一個叫劉聚的盜賊集結了批狐朋狗友藏於綠林當中,到處打家劫舍,以此為業,勢力不斷拓展,漸漸成為一顆難除的毒瘤。

我一開始的確打算老實過日子,但是既然這日子已經沒法過了,為求自保,一番內心掙扎後,我決定投奔劉聚,落草為寇。

縱使只是一派小小的地方黑暗勢力,我也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勇猛,成為劉聚最為器重的手下。

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填不飽肚子的時候,但是每次幫劉聚搶劫完之後,看著受害者恐懼的表情,我總是覺得渾身不自在,分得再多得銀兩都無法掩蓋我內心的空虛。

我所追求的,難道就是用這種骯髒的手段來牟利嗎?這樣做,與置民於水火的元朝廷有何不同?我開始自省,慢慢的,越來越厭惡這種雞鳴狗盜的生活。

我本來還指望著劉聚能趁著時機做點兒大事,像當年的漢高祖劉邦一樣,雖然一開始被迫為盜,卻因此蓄積力量,最後一爭天下。

但是,我發現劉聚此人,明顯沒有這種大志向,只是想欺凌弱小,以此牟利,就是個小人而已,跟著他,只能越來越墮落,於是,我開始萌生出棄他而去的想法。

當時,元末有一隻義軍叫紅巾軍,他的領導人叫郭子興,郭子興的手下有一員猛將叫朱元璋,他在紅巾軍內部處處受到排擠打壓,但是,從來沒有沒有動搖過自己的忠義之心。

雖然朱元璋給郭子興打工,成果也都被他奪走,但是在到處征戰的過程中,朱元璋也靠自己的德行意外贏得了美名。

在鎮守和州時,朱元璋看到了城中哭喊著尋找父母的孩子,意識到了散兵游勇給百姓生活帶來的痛苦,從此申明軍紀,不許軍隊滋擾百姓,此事流傳頗廣,使他深得民心,為將來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此時,我正好隨著劉聚來到了和州搶奪財物,我也早已聽聞朱元璋在起義軍中的威名,此時正好來到了他所管理的和州,心中開始有些動搖,有了投奔之意。

我喬裝成一個街頭百姓,到處跟隨朱元璋的隊伍,暗中觀察他的所作所為,接連幾日,發現他卻是如同傳聞中的那般體恤愛民,果敢有為,再回首看看劉聚,簡直就是混帳小人,越看越不順眼。

我發現朱元璋就是我一直要找的那個人,只有跟著他才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

但是當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來到朱元璋的軍營里應聘的時候,卻遭到了朱元璋的懷疑與嘲諷。

此時和州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井井有條,也並不缺人手,朱元璋看到我膀大腰圓,行為粗獷,覺得我就是想來軍隊里混口飯吃,因此,對我的態度十分冷淡。

我沒有等來想像中的滿面熱情,不禁怒爭一通,我對朱元璋怒斥著,說道:「我在劉聚那裡從未有一日為飯食煩惱過,只是看你朱元璋是個有作為的人,才放棄以前的好日子來陪你受苦打江山的,你竟然懷疑我,不信任我?」

朱元璋被我這番話說的楞了一下,隨後笑著問我,道:「那你能和我一起,過江打仗嗎?」

我聽到這,立馬拱手,堅定地說道:「渡江之日,願為先鋒,將軍指哪便打哪。」

其實,這是朱元璋對我的一次試探,但從結果上看,朱元璋的眼光果然沒錯。

至正十五年,我剛跟隨朱元璋不久,隊伍準備渡江南下,在采石磯與元軍展開了激烈的水戰。

我划著一條小船,一路勢如破竹,勇猛非常,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朱元璋從未見過如此驍勇善戰的人,從此,將我拜為上將軍,隨行左右,我能夠徹底取得朱元璋信任,就是在這場采石磯戰役中。

我為朱元璋創下的第一件大功,是在至正十九年的時候攻取了衢州城。

這一戰異常慘烈,我作為先鋒部隊,率領騎、步、水三軍兵臨衢州城下,善戰的元兵,將城池修建的固若金湯,自古以來,打仗都是易守難攻,攻取這樣一座城池更是難上加難。

幾乎沒有戰場經驗的我,天生就是做將軍的料,竟然對攻城兵器了如指掌,命人先將衢州城僅有的六座城門團團圍住,然後建造呂公車、登雲梯、龍爪等攻城工具,準備一舉進發。

然而這些看似已經極為完備的準備只是表象,與此同時,我還命另一支部隊在西城門下悄悄開挖地道,當元軍將注意力全放在城牆上時,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地基已經被人鑿空了。

就這樣,我突出奇兵,將元軍一舉擊潰。

接管了衢州城之後,我又展現了出色的政治能力,為了徹底消除元朝在衢州的勢力,我又設置了帥府和樞密分院判官等高級職能機構,代替原本的行政機構。

朱元璋時常告誡我三國時期關羽兵敗被殺之事,關羽一生戎馬,驍勇善戰,又頗通筆墨,就是不善於在作戰中運用謀略,才最終兵敗呂蒙之手,我一直記在心中,不斷的學習提升。

從此後我追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之功,成為了明初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但是我本人性格中卻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嗜殺成性。

我有一日,在睡夢中回憶起小時候受到的屈辱,於是在朦朧間,命令屬下進行屠城。當我醒來時,發現士兵都不在軍營里,向侍者打聽時,這才知道自己在睡夢中頒布了屠城的將令。

我被嚇出一身冷汗,連忙鳴金收兵,可此時大軍已屠盡二十里內的所有生靈,整座城池屍橫遍野……

至正二十四年,我率兵進攻贛州,由於城池久攻不下,所以,我便發誓在破城之日屠殺城中民眾百萬。

不過,因為陳友諒在六年以前已屠過一次贛州,所以在攻陷城池盤點百姓數量時,整個城池都找不出一百萬人。為了應誓,我便吩咐手下找了個名字裡帶「百萬」的倒霉蛋殺掉了事。

又有一年,我帶領的軍隊打到潭州,在攻破城池後進行了血腥屠城。這番屠殺之後,倖存者僅剩「潭民七戶」,其餘潭州原住民均成了屠刀下的冤魂。

朱元璋的軍隊,固然是為了推翻腐敗王朝創建新秩序的正義之師,但我的所作所為卻是實打實的不義之舉。

或許正是因為我生平嗜殺成性的緣故,所以,冥冥之中亦有天理報應應驗在我的身上。

這年我四十歲,也就是洪武二年六月,我率軍追擊大敗元軍後,於七月從開平開拔,領軍南歸,在歸途中,我接到了一封信,據送信的人說是一個叫張三丰的道人轉交給我的,我打開信件一看,頓時大驚,上書:煌煌尾宿,矯矯虎臣,和中遇主,柳下歸神。

我手拿信件,雙手都有些顫抖了,這個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想起來在我年少之時,去我家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不過我也並沒有把這信件的內容放在心上,認為一個道士滿嘴胡言亂語,不可輕信。

第二日,我率軍駐紮在了柳河川,下命令全軍休整,在我下馬時突然覺得渾身燥熱,於是便找了個靠近風口的地方,脫下衣甲躺下休息。一陣涼風吹來,我覺得渾身涼爽舒泰。

誰知沒過多久,這陣涼風竟讓我的身體腫痛異常,我暗叫不好,連忙呼喚隨軍的大夫為我診治。隨軍的郎中水平有限,不知我所患的是怎樣的惡疾。

我的脾氣暴躁,郎中生怕我情急之下把自己砍死,於是,便只能臨時編出一套病名——卸甲風,多半是取自卸甲之後中風之意。

雖說,大夫急中生智編出了此病的名堂,但卻沒有辦法為我開方子,一是我的中風不同尋常,醫書上沒有相應的治療方式;二是此時軍隊正在開拔,物資里沒有能治病的良藥。

郎中無藥可施,我便只能回到營帳休息。誰知,在營帳中躺了半晌,我的風邪之症非但沒有半點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早年我在戰場上曾中箭,原本這箭傷已隨時間痊癒,誰知,在我中了「卸甲風」的這一當口,早已癒合的箭疤竟又潰裂開來,膿血竟不能止住。

醫生沒有法子診治我的怪病,但我卻自知這怪病不會痊癒。我躺在床上回想起,這輩子製造了無數殺戮,手上早已沾滿了鮮血,故當有此報。

當我再次拿起,張三丰給我寫的信件之時,我突然明白了一切,尾宿,是指二十八星宿之一,說明我是星宿下凡,將來會成為一員虎將,會在和陽遇到明主朱元璋,這柳河川就是我的最後的歸宿。

我明白自己時日無多,便傳喚李文忠來到營帳里,向這位副將託付了自己的身後事。

這日正是七月七乞巧節,也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良辰吉日,可我卻偏偏暴斃於荒郊。

時人皆傳,我為一代將才,卻因殺業過重只活了四十歲。殊不知,這四十歲是民間「虛歲」的算法,其實,我僅活了三十九年,我的生命止步於不惑以前,令人唏噓不已。

朱元璋聽聞此事後,不敢相信一向體態康健的我竟猝然離世,他呆楞的坐在皇位之上久久不語。

我可謂朱元璋事業中的貴人,亦是他奪取天下的絕佳助力,想著這位老兄弟為大明王朝奠基的不世功勳,朱元璋潸然淚下,賜了一塊鐘山之下的地皮厚葬了我,並追諡我為「開平王」。

我的軍事天賦自是相當出眾,這一生經歷百戰,從未遭逢敗北,堪稱元末明初的常勝將軍。

我生前常常對旁人說,自己只需十萬兵馬,就能橫行天下,所以,在軍隊中大家都稱我為「常十萬」。然而,即便是戰場上常勝不敗的將軍,亦無法逃過這天道的仲裁。

當我悠悠的從睡夢中甦醒過來之時,已經天光大亮,自己的部分思緒還沉浸在大明王朝的風風雨雨之中,我也沒想到,那一世我的殺戮居然如此之重,也難怪我今生修煉會有如此之多的坎坷,看來這天道循環,報應果然不爽啊。

今天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辦,就是去曹老師的藥房那裡將剩餘的那幾味藥材找齊,開始煉製這個駐顏丹。

我做為一名中醫者,可以說對於病症的診療,現在是手到擒來,基本上沒有什麼病症可以難住我的,但是,對於丹藥的配製卻是第一次,還沒有任何的經驗。

上午,我在藥房準備好了煉製丹藥的其餘幾味藥材,就將自己關進了藥房的一處單間,這裡是專門用來製作各種藥物的房間。於是,我一門心思的開始了煉製,藥房這裡的工具很齊全,我按照這丹藥的製作方法,我先將不同的藥物用工具,研碎製作成了粉末,然後按照不同的藥物配比,進行了第一次的配製。

我沒有把所有的人參須莖全部用上,而是只選了其中的二、三根,把其它的須莖收藏了起來,這些人參的須莖可是保命的東西,不能全都用在這個駐顏丹上面。

將這二、三要須莖也是研細成了粉末後,將它們和其餘的幾種藥物按照不同的配比,進行了混合,將這些粉末一共混合了五小堆,我將這些混合好的藥物,小心的裝進了不同的塑料袋裡面,以免被風吹散。

之後,就是到藥房的煎藥室那裡用銅鍋蒸黍米2500克,至米如稀泥狀後,將它們分成了五等份,分別與那五小堆的藥面混合攪拌均勻,然後用專門製作藥丸的工具,將這些製作成了一個個的小藥丸,每一小堆都製作了差不多有60丸,總共差不多有300丸左右。

剩下的工作就是曬乾了,我將這些小藥丸放入了一個托盤內,拿到了專門的地方進行曬乾,看著這些有小拇指大小的小藥丸,內心多少也是有些小激動的。

這些小藥丸靜靜的躺在托盤裡面,從藥丸之中散發出來一股清香的味道,只是聞一聞,就有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感覺,不管它的藥效如何,單單它的氣味本身就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如果將它服用的話,效果一定不一般。

曬乾這些小藥丸是需要時間的,明天白天就知道最終的結果了,因為,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所以曹老師授權我將那間製藥室的門反鎖上,等明天白天我再打開,將裡面的藥物取出,一是曹老師為了保護我的那些藥丸不被外人拿走,二是曹老師對於我第一次製作的藥丸心裏面還是沒底,怕被不相關的人拿走誤食那就麻煩了,我拿著這製藥室的鑰匙,滿心期待著明天的結果。

第二天,我很早就來到了診室,曹老師看見我,說道:「小泫,一晚上的時間你的藥丸應該曬乾就可以了,一會兒你打開製藥室的房門,看看怎麼樣了。」

我答應一聲,手裡抓著鑰匙,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製藥室的房門,當我打開的瞬間,滿屋子的香氣傳進了我的鼻孔,讓我的精神為之一震,在我身旁不遠處忙碌的曹老師也聞到了這個香氣,快步走了過來。

他吸了吸鼻子,驚訝的說道:「好香啊!這是什麼藥丸,這香氣入腦,怎麼還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我端起那一盤子的丹藥,發現昨天原本是暗紅色的丹藥,一晚上的時間居然變成了紫紅色?這個顏色和當初簫史前輩送給我的駐顏丹顏色也不一樣啊,我也不知道這丹藥成功沒有,於是,走到曹老師跟前說道:「老師,這是我配製的駐顏丹,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成沒成功?」

曹老師拿過一個丹藥仔細的看了一看,說道:「從藥丸本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和剛才我的體會來判斷,這藥丸是成功的,不過從這藥丸顏色上來判斷,就不好說了,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顏色的藥丸。」

曹老師將藥丸放下,說道:「不管怎麼樣,畢竟這是你第一次製作的藥物,一會兒你用瓶子把它們都裝起來吧,等有時間了再研究它。」

我答應一聲,找了五個小瓶子將它們全部裝好,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進行試藥了,這個試藥可不能什麼人都行,如果藥本身有問題,試藥的人會有很大的風險,我想了又想,決定還是我自己親自來試驗,畢竟我本身是修行中人,如果有危險的話,我還可以進行自保。

我想,現在診室這裡也沒有病人,閒著也是無聊,不如我就試一下藥,說做就做,我從懷中拿出盛藥的小藥瓶,從中倒出了一粒丹藥,放在手中觀察了起來。之後,將它緩緩的放入了口中,這丹藥入口即化,隨即我瞪大了眼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